·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正文 今天是:
凝练雅致 精彩灵动
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用语艺术浅谈
作者:沈仕勇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9/16 19:33:00

凝练雅致  精彩灵动

——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用语艺术浅谈

 

石首市团山中学  沈仕勇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是一位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上颇有研究、造诣很深的优秀教师。他的课,像一个万花筒,精美绝伦,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不必说他别具匠心的教学思路,也不必说他新颖别致的课型设计,更不必说他丰厚渊深的个人学养,单是他凝练雅致、精彩灵动的课堂教学用语就十分值得咀嚼,十分值得借鉴。

笔者通过回忆听老师示范课的情景,以及研读由他执教的课堂教学实录和他的相关论文,发现老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十分精美、非常讲究,总的说来是凝练雅致,精彩灵动,富有文气,充满智慧。具体地讲,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导入语  简洁明了,直入情境。

请看下面的导入

“今天咱们学习一首抒情小诗《纸船——寄母亲》,这是冰心思念母亲的一首诗。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多媒体展示):1、深情地朗读;2、细腻的感受;3、诗意的仿写。”

——执教《纸船》一课的导入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情感涟漪……我们的阅读活动是: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散步》一课的导入语设计

“这节课学习《马说》,《马说》的学习要求是四个字:‘诵读、积累’。我想让同学们先把课文读给我听一下,让我来感受感受同学们是怎么样读课文的,开始。”

——执教《马说》一课的导入语

以上三课的导入语简洁、洗炼,它们都一开始就明确的告诉学生,今天学习什么,学习任务(阅读活动)是什么,即告诉学生将怎样学习课文。如《散步》的导入语,不足100字,简洁动听,情意盎然。层次分明,自然得体。这样导入一方面给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品读课文积累语言的时间,一方面给教师提供了诗意设计艺术思考的机会。这样的导入语,使语文的情味浓郁,并且给了我们有益的启迪:语文课开始的第一秒钟就应该是在学习语文。

二、过渡语  自然得体,丝丝入扣。

上课如作文,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结构严谨,要使文章浑然一体,严整有序,就必须注意巧妙过渡。否则,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杂然无序。同样,课堂教学也应十分重视过渡语的设计。

老师执教《七颗钻石》教学,分为三个板块:1、走进录音棚;2、畅游智慧泉;3、来到创作室。第一个教学板块结束后,老师说:“看,你们都在录音棚里生活,刚才摄像师已把你们的精彩表现录下来了。好,咱们再开始第二个活动(屏幕显示:活动二:畅游智慧泉),请同学们一起说。同学们,要开动脑筋啦!在智慧泉里尽情的畅游吧!”进入第三个板块,老师是这样过渡的“很好,同学们畅游着智慧泉,大家的智慧就像泉水在奔涌,下面我们进行第三个活动。(屏幕显示,同老师请同学们一起说:来到创作室:1、想一想,轻轻地描述一个好梦。2、试一试,快乐的描述一个场景。)描述什么好梦,描述什么场景,老师都不讲,你们自己决定。”

又如,老师执教《纪念白求恩》,仍然是三个教学板块:感知一篇,精读一段,背诵一节。第一个板块任务完成后,老师说:“好,我们通过感知全篇课文,知道了两个重要内容,一个方面是……一个方面是……我们第一个层次的学习,是通过一种方法:概括内容要点,来对全篇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二个层次的学习——精读一段。”过渡到第三个教学板块,老师说:“这一段通过精读,我们就理解了词语的含义……我们完成了第二个层次的学习,下面来背诵一段。”

这两课的过渡语,将教学的板块巧妙地串联起来,既使课堂结构紧凑严密,又使教学思路清晰明朗。语言准确、精炼、朴实,使过渡显得自然得体,丝丝入扣。

三、评点语,极为精妙,颇有分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常会引导学生就文本里的某一话题或某一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往往相机评点,或肯定,或赞许,或鼓励,或委婉指出不足……但目前很多语文教师在点评学生发言时,往往是“好,好,好”,答的正确是“好”,答的欠佳也是“好”,常常廉价地表扬全体学生或某某学生是多么地聪明,这样的评点语,千篇一律,既显得单调,又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方面,老师更显得成熟、老练,技高一筹。

请看《七颗钻石》教学实录片断:

师:下面大家还要完成一个问题,我们来用一句话描述一下小姑娘。(屏幕显示:噢,你能用一句话描绘一下小姑娘吗?)

1:小姑娘的心如七颗钻石一样纯洁美丽。

师:嗯,她有像七颗钻石一样晶莹的心。

2:小姑娘的心灵像那股清泉一样清澈。

3:小姑娘的行为就像大熊星座一样为人们指示方向。

师:小姑娘的行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4:小姑娘的心地可以感动上天,给人们免除疾苦。

师:她是善良的化身。

5:小姑娘的品质是纯洁的、善良的。

师:闪光的!

6:小姑娘的心灵如钻石那样璀璨;小姑娘的心灵如大熊星座那样熠熠生辉。

师:啊,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美。

7:小姑娘的品格像梦一般的美、一般的神奇。

师:对,梦幻般的神奇、美好。

8:小姑娘的心灵是如此美好。她那善良的心将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师:啊,这是一句——大话。

(老师笑了,同学们也笑了)

上面的片断,老师的评点语极为精妙:语言灵动、精彩,评点角度准确、丰富。对生1、生2、生3、生4的评点,是从学生发言内容的角度再表述;对生5的评点,角度虽然没有变,但换了一种形式,紧接着学生的话补了一个词语;对生6、生7的评点,老师很机智地用了和学生一样的句式或关键词,信手拈来,自然贴切,“相映成趣”;对生8的评点,老师既幽默的指出了其不足,又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老师的评点语,没有套话,不重复原话,不过分表扬,不回避问题,语言凝炼雅致,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分寸感。

四、讲析语  准确精炼,细腻深刻。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尽管人们反对“一讲到底”、“满堂灌”,但“讲析”有时仍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客串”课堂。老师也曾说过,讲析太多是不好,但当讲的时候还是要讲,比如某个概念、某种句式、某种方法,你不讲,学生怎么会懂呢。

请看老师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总结课中的讲析:

师:什么叫雅词呢?雅词就是美词,就是书面语汇,比如说:酝酿、肃穆、吞噬、谄媚等等……有人说过,看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化程度的高底,就看他掌握的书面语汇的多少……

讲析雅词,先解释,再举例,后说掌握雅词的意义,语言通俗、精炼,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并会积极主动的去识记雅词。

师:从这个学习点开始,我就要介绍学习方法了。品味词语,一般的来讲,作为我们初一的学生,可以用两种办法:一种是直接谈自己的体会——我觉得这个词用得好,它写出了……;更难一点的就是转一个弯——我觉得这个词是不可替换的,无论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替换它,都没有这个词的意境好,这就是替换式的品读。第一种简单一点,第二种难一点,同学们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表达,来品析某一个词。

讲授品味词语的方法,娓娓道来,一一介绍,具体详细,学生容易学用。

师:下面咱们学习一种巧妙的构思。大家翻开《秋魂》。《秋魂》的七篇短文都几乎用了同一种构思模式,老师把它概括为“三层式结构”。第一层,引出事物;第二层,描述事物;第三层就重要了,托物寄意。——把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放在最后,好像是描写,实际上是谈人、谈人生、谈哲理。它的构思层次很清楚。

细致的讲解“三层式结构”,特别对第三层,不厌其烦,因为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讲得越清楚,后面的“迁移”就越成功。

五、收束语  首尾圆合,遥相呼应。

一般地说,一堂课收束时,教者往往针对课堂上师生的活动说一些总结性的话,这从余老师的很多课堂收束语也能表现出来。

如《说“屏”》一课的收束语:这节课我们做了三个重要练习,其实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通过精选词语,我们增加了积累;通过精选句子,我们提取了文章的重要信息;通过精段赏析,我们能够提高品读欣赏课文的能力。同学们在这节课上都非常的努力,谢谢大家。

这样收束,照应了上课初提出的主要学习任务:选一组词儿读一读;选几个句子说一说;选一个美段品一品,呈现出一种“首尾圆会”的美。

如《七颗钻石》的收束语:这一次课,咱们在一种创设的环境里生活,当我们进入录音棚的时候,我们读起来,读起来——让我们的心情激荡。当我们畅游智慧泉的时候,我们说起来,说起来——让我们的发现闪光;当我们来到创作室的时候,我们想起来,想起来——让我们的思绪飞扬。我希望同学们的每一节课都这么快乐!下课!

这一堂课的收束语,老师用一组很整齐、很优美的句子诗意的概括了课堂的主要“教学板块”,或者说师生的主要活动,一方面让同学们仍然沉浸在童话优美的意境中,另一方面它使课堂结构完整,呈现出一种“遥相呼应”的美。

总之,老师简洁明了、直入情境的导入语,自然得体、丝丝入扣的过渡语,颇为精妙、极有分寸的评点语,准确精炼、细腻深刻的讲析语;首尾圆会、遥相呼应的收束语,表现出他一种深厚的语言功底和精湛的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我们可以说,老师讲究、精美的课堂用语也正是他的课堂“充满美感”、“散发恒久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