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今天是:
与名师零距离
听余映潮《行路难》有感
作者:王晓庆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21

与名师零距离

——听余映潮《行路难》有感

金陵汇文学校 王晓庆

余老师《行路难》的授课魅力四射,听后感慨良多,激情难抑,提笔匆成。一、这是一堂“天然去雕饰”的语文课

没有激情澎湃的导入,也没有诗情画意的讲述,没有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更没有花样层出的教学手段。一堂课下来,总共只用到七张幻灯片,但每一张幻灯片都充分发挥了功用。相比网上的《行路难》的精美课件,余老师的课件技术只能是“丑小鸭”。

一节课下来,留在听课老师脑中的只有“读”和“说”。然而从介绍写作背景,到引领鉴赏,到指导背诵,引人入胜,不着痕迹,水到渠成。

教师语言干净简练,语速缓慢,一字一顿,清晰明白,句句有指向性、针对性。从课后整理的笔录来看,我也找不出一句或一个多余的字样。指导了五遍朗读,每次抓一个点,落到实处,一步步引导学生读出了味道。每一次实时评价即包含赏识和尊重,又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而学生的回答也似受了老师的语言熏陶,清晰精到。整堂课感到就是真正的语文课,“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爽素美。

二、这是一堂“铁棒磨成针”的语文课

余老师的教学思路精当清晰,精心安排了两个板块学习活动。活动一——朗读:感受诗中的美句活动二——话题:说说你对诗中难句的理解。

老师在开始安排了“感受诗中的美句”这一活动,比起我们平时挂在嘴边的“鉴赏”要来得朴实得多,轻松得多。少去了高深莫测的专业要求,学生倒能尽自己的体验畅快地谈论。然而又不是放羊式地泛泛而谈,在提出问题的题干中老师又巧妙地告诉了学生怎么谈一点之美,即“鉴赏的角度和方法”,真是举重若轻。当然,结尾教师用简练的语言总结“长风破浪”这句的“美点”:①乘风破浪,沧海扬帆②意境开阔,壮思飞扬③千古雄句,激荡人心精妙而深刻,这既是对学生发言的补充,也是对学生发言的优化细化和条理化。

由此可以看出,余老师对这篇课文的研读是极为全面和深刻的。不仅如此,他有意识地将文言知识和语文术语穿插在主要环节里,通过课中微型讲座的形式,体现了老到而富有创意的课堂艺术。如“警句”和“用典”两个语文术语的讲解,余老师用课中微型讲座的形式呈现,并综合课文联读,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新习得的知识加以体会,实在高明之极。

这就是我欣赏的语文课!没有深厚的语文素养,没有扎实的经验磨炼,没有执著的教学艺术追求,是无法达到这种境界的。

要领略一条河流的跌宕起伏,不需要从上到下的沿岸跋涉,听余老师的朗诵就够了。

要观赏缤纷色彩、万千气象,不需要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进入余老师的课堂就够了。

要理解“大气”和“儒雅”,不需要查词典,走近余老师的身边就够了。

当与名师零距离,我们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遥远!(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wenchao.com)

2009.4.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