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中有真意,辨之方得味
宁海中学分校 达海宁
“但是,如果我们在分析这堂课的时候,仅被余老师的这几‘步’吸引住,那是非常表面化的。就以这堂课来说,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和美美地说,只不过是对这堂课师生行为方式的描述,并不能揭示出这堂课内在的设计线索,更不能揭示出这堂课内在的设计思想。” ——李海林《评余映潮的<我愿意是急流>》
听余老师讲学,我努力地要求自己接近内在的思想,听出其中的“味道”
“周老师的《小石潭记》教学文言的味道不浓……”
“张老师的《泥人张》一课弱点在于文学的味道不浓……”
“……《泥人张》的教学讲究文学味道、小说味道。”
“语文教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课文的味道……”
提取这四句话便自然地梳理出余老师此次讲学的主线——语文教学要有味。
语文教学其味不正,其味不浓已成通病。教出语文的味道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而要教出语文的味道首先要求教师读出课文的味道。
文字、文学、文章、文化……对课文“味道”的理解,各家之言,莫衷一是。那么,余老师所谓的课文的味道是什么呢?通过对余老师课例的学习,我以为其在“语言味”和“文学味”上用力最甚。
“《云南的歌会》片段描写的精致,《故乡》中有3次“飞”,4处“然”,5个“大约”……”仅以余老师讲座中的例子就足见他对课文“语言味”的重视。
《小石潭记》的说课中,余老师从山水游记这一角度提炼出描写游踪的笔法;在《泥人张》说课中,他以“节奏、详略、穿插、交织”诠释本篇小说的叙事风格,又以“人物的描写手法”、“人物的出场艺术”欣赏人物形象,这样的研读显然突破了小说阅读的常规模式,注入了更为浓厚的文学风味。
读出课文的味道,读出其中的“语言味”和“文学味”,不断地读出愈加浓厚的“语言味”和“文学味”需要炼就内功,内功越实在越浑厚越好。其次,教出语文的味道还需要用心琢磨教学设计,这是习得招式,其目的是将内功最好的表现和发挥。下面对余老师《行路难》一课“吟诵感受诗中的美句”板块做拆分式阅读,看看余老师是如何设计以教出课文的味道。
先来分析“吟诵感受诗中的美句”是在干什么?
首先,在余老师引导下学生将诗歌读了三遍,第一遍,要求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这是从整体上感受全诗鲜明的节奏感;第二遍,要求学生语调要有抑扬,这是感受诗歌中不同部分所传达的情感变化;第三遍,要求学生读出明显的停顿,这是让学生感受诗歌某一细处情感的张力。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感受是诗歌学习的重要一环,朗读是学习的外显方式;感受是学习的初始阶段,通过节奏、抑扬和停顿的朗读技巧训练来最大地激发感受。感受地目的是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中,进入诗人的情感视野中。
然后,余老师让学生大声的读注释。这是从词句层面完成对诗意的基本理解,目的是让学生大致地读懂诗歌,为下面推进对诗歌的感受做铺垫。
第三步,余老师要求学生沉思默想,感受诗中的美句,哪一句最美?为什么美呢?接下来,学生发言,表达对美句的感受。发言告一段落之后,余老师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句让学生记下三句话的评价:1.乘风破浪,沧海扬帆。2.意境开阔,壮思飞扬。3.千古雄句,激荡人心。进而顺势推出“警句”的微型讲座。教学中的这一环节如果细细品来,我们会发现这三句话评价分别着眼于想象画面——感受意境——欣赏警句(若从诗歌鉴赏的角度,我们还可以将其归纳为:意象——意境——意蕴)。因此,余老师的教学意图就非常明显:通过感受《行路难》中的美句,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画面美、意境美和思想美。当然,余老师教学更侧重于思想美。
从上述教学片段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要教出课文的“味道”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细致充分地感受、体味文章中重要的语言点。2.教出课文的“味道”显性、可操作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有:①朗读;②静思;③听记。
写到这里,我不禁疑惑:诗歌教学中感受、体味不是我们经常提及的吗?语文教学重视朗读不是我们反复强调的吗?一样的招式,相同的动作为什么经余老师使来就不同寻常,巧妙绝伦呢?我们究竟应该向余老师学习什么呢?
余老师课前朗读课文一百遍,而我能读个四、五遍已实属不易;余老师可以一气呵成地写50句人生格言的体会,而我要突破10句就倍感困难。坚持地勤奋,坚持地刻苦,坚持地殚精竭虑,坚持地披肝沥胆,坚持地坐冷板凳,坚持地每天做一点……
语文教学研究勤奋是必须的,但仅有勤奋远远不够。为什么余老师会有这样绝妙的设计?为什么就是“亏他想的出”?我们还要努力地摸索余老师研究教学的思考路径和思维方式,学习通过“样本”去观察、归类、分析、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没有捷径可走。
李海林先生《评余映潮的<我愿意是急流>》一文试图纠正学习余老师浅表化倾向,但怎样的学习才能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之后还能“知其何以然”并“善其何以然”呢?余老师和他的语文教学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用心发现,反复涵咏,细细品味。(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wench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