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今天是:
厚积·薄发
作者:裴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25 8:22:44

厚积·薄发

宁海分校 裴娟

我这次听完余老师的评课和上课后,更进一步地深切理解了“厚积薄发”的含义。这个具有厚重分量的词在余老师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厚实的积累——老师就像一座语文教学的知识宝库。暂不说他上的《行路难》,且看他那四五十分钟后的即性评课。不是一位有着厚实积累的老师,评的课哪能如此让人赞叹。我边记着笔记,心中边充满着对老师的崇敬。老师对周曼华老师上的《小石潭记》进行评课时,先自己解读了文本,他先提到“若隐若现”的心境。我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当时心中的感情。“若隐若现”四个字极为精妙,全文并不是一直表现凄凉的,首段“心乐之”第二段“似与游者相乐”等等,都让这游记充满了喜悦与活力。可是这喜悦与活力是那么的短暂,稍纵即逝,这就像作者的心情,不用说,柳宗元心中的凄苦怎能轻易忘记。于是,他游览时那“若隐若现”的心境就使文章充满了韵味。老师又说,可以从课题那四个字“小”“石”“潭”“记”各个角度来分析课文,独到的见解让听者心中豁然开朗,似乎这文就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接着,第三个解读是从文章表达上入手。俊美的结构、丰美的线条、秀美的文笔、凄美的心境。文“美”就是这游记的魂灵,扣“美”更是赏析此文的关健。最后余老师还从写作手法上进行解读。老师一口气概括了文章写作时的虚与实、光与影、景与情、石与水、远与近、曲与直、明与暗的结合。你不得不惊叹老师的学识,他对文本的解读如此到位,他的评课自然精彩而实在。没有假大空的话,只有发自内心的赞美与提醒。相信每一位听他评课的老师都受益匪浅。

我相信,老师之所以评课如此,全在于他平时对教学的研究,全在于他厚实的积累。老师自己说,他长年不懈、持之以恒地坚持做读书笔记、资料卡片,编写了成千上万条资料目录索引,比如他编的教材目录索引,以每一课为单位,按拼音字母的自然顺序排列课目,每课中收集的有关参考目录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构成了厚厚的一大部资料。他这样做已经坚持了一二十年,形成了极为丰美、覆盖面极大的资料库。这是他的一笔宝贵的教研财富,也是他的一种专项的科技情报,所以他写文章、出试卷要查阅资料能够信手拈来,为我所用。积累得多,思想更新得快,视野不断开阔,教学研究便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他从工作到现在,一直有着资料积累的习惯,做资料索引一直是他平时的工作习惯。所以,不必无端地惊叹,只有潜心地学习,才能使自己的教学前时一大步。

实在的讲课——让我们离他的教学研究不遥远。余老师不像那些高深莫测的所谓大学问家,满嘴的专业术语,似乎唯有这样,才能显现自己的才学。余老师在语文教科研上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都像他的为人一样“平易近人”。他的评课也好,上的课也好,总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耳目一新”并非一味地追求“新”“奇”,而是新鲜而充满活力。这是余老师思维的火花,常常让你不得不惊叹于他的丰富想法和表达。也许这就是薄发吧,把深奥的研究成果转为浅显易懂的知识加以传授,这需要多强的能力!所以,我们每人案头上都摆着有关余老师教学的书籍。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我们开始努力向余老师看齐,审视自己的教学,转换思路,设计教学,一切都是那样的顺理成章。这样,余老师不再高不可攀,他就像我们身边慈祥的智者,指导着我们前进。

“薄发”需要厚实的积累,厚实的积累更需要“薄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老师是一位厚重的学者,在他的身上常常感受到人性那美好的光辉、人格那灿烂的魅力。“面对大海,春暖花开”,我想说,“面对老师,我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明确方向、努力成长”。(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wenchao.com)

2009-4-14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