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诗圃文苑 >> 正文 今天是: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作者:沈凌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3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读余映潮老师两文有感

南京四中     

范仲淹在《江上渔者》这首诗中写到:“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味美肉鲜的鲈鱼,是渔人驾着一叶扁舟,搏风斗浪,“出没风波里”捕捞得来。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同鲈鱼一样,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大至巍巍宫殿,小至一针一线,哪一样不凝结着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而越美好的东西,越要付出更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是余映潮老师在小结2008年学术成果的文章中写下的题记,代表着他多年来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之路的艰辛历程。我以此为题是想表达对余老师的无比崇敬之意。

20098月余映潮老师在语文潮上发表了自己的两篇文章,《我的“苦做”8法》与《我的“巧做”8法》。看完之后,我深深为之震撼。许多感人至深的细节萦绕在脑海中久久不能褪去,一时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我读到了余老师投身语文教学研究的顽强的毅力、巧妙的方法和乐观的精神。

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雨果说过:“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都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那个勇敢地在语文教学殿堂上昂首前行的人正是充满了斗志的余映潮老师。

我们常常在想,余老师究竟是怎样取得这些教学上的累累硕果?我看到了余老师写下的一份《200611月,我做了些什么》的工作记录,其中包括有25项工作内容。主持荆州市语文说课会所有的相关事宜,又去沙市中学、公安一中听课、评课,还赴上饶市、深圳市讲课做讲座;同时完成约稿,写作文章多篇,近5万字,并参与大量的审稿修订工作。仅仅完成其中一项任务都是相当不易的,可余老师却马不停蹄地努力着,优秀地完美地做好了方方面面的工作。我注意到余老师在文中这样写到:“将来,在我很老的时候看到这份工作记载,我也许会责备自己……”在已经取得如此叹为观止的成绩后,余老师对自己却仍然有更高的要求,这份执着的精神怎不令人动容。

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支持着余映潮老师,让他在几十年的独立支持下,将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呢?那就是顽强的意志力,坚忍不拔的精神。我想到了他在《西边那间房》中写的那段话,在最热的日子里,我会像候鸟一样进行‘迁徙’,来一次电脑搬家,从书房里搬到客厅里。这是因为我的书房里并没有安装空调,在酷热的夏天,因为长时间的西晒,它就成了可怕的蒸笼,任何有坚强毅力的人都不敢呆在里面。寒冬的深夜,我是最浪漫的人。因为靠西朝北,这间房里的温度最低。于是大棉鞋、老头帽、羽绒服、白手套一起上,将我武装成一‘堆’人,这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里飞扬着神思。一行一行的字从键盘里流泻出来,铺洒到电脑的桌面上,在那里组合成美丽的乐章。时光流淌,一年又一年过去,指头处打出破洞的几双手套无声地记载了我的辛劳。”经历了暑假中“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的情境,感受了寒夜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寂寞,余老师以自己多年来全身心的投入,把这份平凡的事情做得辉煌起来。每每读到此处,就让吾等坐在空调房间里浪费着大好时光的年轻后辈汗颜。

不禁想到朱自清《匆匆》里的一段话,“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当我们在徒然慨叹之时,余老师却在休息日、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创造出了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年过六旬,在家中的工作时间仍然在每天10小时以上。苏轼有言,“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用来比喻余老师实在是再恰切不过了。

二、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有人说,余映潮老师在我们的眼中是丰碑一样的人物,他的成就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余老师在20096月已经写出了60篇语文教学细节设计艺术的心得体会。每一篇的题目都由两个四字词语构成,如“习点精粹,氛围浓郁;创新活动,话语纷纭”等。有位老师戏称,“不要说是60篇文章了,就是这60个题目我也是一辈子都想不出来的。”这表达的意思是要让我来学可以,但是老师的高度却是遥不可及的。

任何的学习和研究都是有法可循的。其实余老师写作这两篇文章的用意就是想给我们这些在语文研究之路上默默踯躅的人们指引一条正确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就是,“余老师长期在黑暗里面摸索,给大家带来一点光明,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这份苦心孤诣让人感动。

顾敏老师推荐我们阅读余老师的两篇文章,其初衷也是以余老师的精神力量感召我们不断前行,用余老师研究的巧妙方法指导我们继续努力。在这一点上,余老师和顾老师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

余老师在文中给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自己从事研究的方法。包括:“充分利用时间可以利用的时间;视学习方法为第一;有极好的做目录索引的习惯;及时地将一切需要记下来的东西变成文字;保持目标比较集中的方向;乐于从新的视角研究问题;让细节出彩;创意在先”等。

这些方法对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研究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比如:学会利用零散的时间,每一天的一点时间集合在一起就是一笔丰厚的财富。那些会利用不起眼的时间的人,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鲁迅先生说:“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余老师以他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很好地践行了这句话,也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表率。

作为具体进行研究的方法,余老师曾经用了两年的时间,写了20篇共10万多字的“语文教师实用研究技法”,提出了“目录索引法、资料摘抄法、文本拆分法、横向联系法、纵深探究法”等20种方法,帮助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会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让我们在做学问上成为一个很理性的很清醒的人。

在这次写作潮水之家的论文过程中,我感到顾敏老师也在不遗余力地做着同样的努力。顾老师不仅仔细地阅读了每一位老师上交的论文,做了记录,还对我们进行悉心地指导。一遍修改不行,就第二遍、第三遍,电话交流或是当面点拨。我想在我知道的教研员中没有一位会像顾老师那样,对我们做出如此细致地帮助。我的论文在一遍又一遍的修改中切实地得以提高。作为一名普通的年轻教师,我对顾老师给予的帮助十分感动。

三、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牛虻》的结尾是这样的一句话:“无论我活着,或者我死去,我都是一只快乐的牛虻。”这说的就是乐观。

有人也许会说,像这样一辈子苦行僧一样的生活,又有谁能做得到呢?实际上,余老师从未觉得过苦与累,他在语文研究的旅途上是快乐的、幸福的。就像他在一首小诗中写到:“我愿做一只蝉,在黑土中积蓄力量,然后在高树上歌唱;我愿做一支笋,在酷冬里孕育生命,然后在春天里张扬;我愿做一支莲,在淤泥下寻求方向,然后在阳光与绿叶中绽放;我更愿做一头沙漠中的大象,我不相信沙漠里就没有水源,我要用我那长鼻嗅到那滋养生命的芳香。

年年岁岁,波澜起伏,生活复杂而又艰难,我们不能离开乐观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用从容、平静、乐观、潇洒来滋润我们的生活。

看到余映潮老师,我总会想起这样一句话“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的这话用在余老师的身上真是极为合适的。我作为“潮水之家”的一员,会始终用余老师的勤勉乐观的精神鼓舞自己,在语文研究的过程中践行老师教导的方法,“每天做一点,走一步,再走一步”。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