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日记 >> 正文 | 今天是: |
|
|
余映潮:我的西部行 |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25 19:56:53 | |
我的西部行 余映潮 20090825 8月14日 我的“西部行”之旅即将开始。 “西部行”是全国中语会的的义务支教活动。支教对象就是祖国西部的省和自治区。此行是第五次西部行活动,将到甘肃的天水市、定西市和酒泉市三个地区进行中学语文讲学和教师培训活动。此前的活动曾经到过宁夏、青海、新疆、贵州等地。 整个行程10天左右,15号到达天水市,24号晚上从酒泉的敦煌市返回。 我将带两个课《记承天寺夜游》《说“屏”》(新方案)和一个讲座《说“炼课”》前往。三个地方的讲学内容基本相同。 后来又告诉我只能上一节课,于是一路上三次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三次教学各有不同,甚至方案迥异。 这是一次艰苦之旅。 人生应该经历的一课。 参加活动的专家阵容强大,主要成员有: 全国中语会理事长、著名教育专家苏立康, 全国中语会秘书长、人教社中学语文教材主编顾之川, 全国中语会副秘书长、中央教科所研究员张鹏举, 全国中语会副秘书长、《中学语文教学》主编张蕾, 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特级教师余映潮, 吉林省教育学院教授、著名特级教师张玉新, 清华附中著名特级教师赵谦翔, 北京市教育学院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李卫东, 还有《新课程报 语文导刊》编辑部主任张黎明。 这里面,除了苏立康老师之外,我的年龄是最大的了。 一路上,如果有参观游览的话,我可以享受“半票”的优惠。 这让我心生感慨。
8月15日 “西部行”活动开始之前,我得到四川大学李华平先生的邀请。 教育部将要在四川组织灾区骨干教师培训活动,其中200名初中语文的教师由四川师大负责培训。 培训的全称为:2009年教育部援助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8月16日开班,时间与到甘肃的时间重合了。 且16号,开班的第一天,考虑到甘肃的活动,他们就让我先讲。 因此我必须先到四川,然后于16日晚上坐火车到陕西的宝鸡,17日再转乘火车到甘肃的天水。 15日下午2点半,前往机场。 准备乘厦门航空公司的8447次航班于17点20分飞成都。15点50分就到了机场,但班机长时间延误,等了3个小时后。飞机才于20点15分起飞。 成都到武汉约1000公里,飞行时间约一个半小时,夜间飞行高度约5000米。 晚上10点飞机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李华平老师亲往迎接。 11点住进成都百花乡酒店。这是四川师大精心选择的一个让灾区教师能够放松心情的成都郊区的四星级宾馆。 教育部一位宋司长已经到达。据说他前不久亲自来到成都,审查培训方案以及敲定所请专家。 灾区的200名语文教师已于今天在里报到。 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深夜12点就寝。 8月16日 上午8点半,2009年教育部援助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班(初中语文)举行开班典礼。国家教育部师范司宋永刚副司长到会讲话。 此次共200名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参加培训,都是来自重灾区的年轻的初中语文教师。 我的讲座《例谈教学创意》是专门为此次培训准备的。上午10点准时开讲,讲到12点还没有讲完。 下午两点我上示范课《记承天寺夜游》。 由于暑期不能派出学生到会议现场,李华平老师建议就由50余位参会的年轻老师组成一个“班”,由他们当“学生”,我和他们一起来上课。 这是一次非常特殊的课。 我的“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坐在我的面前。 李老师作了激情的鼓励。 我说,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 于是,《记承天寺夜游》就在这一班大“学生”的配合下拉开了序幕。 课件打开,我请“同学们”开始朗读: 苏轼(1037~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 大家真的齐声朗读起来,那样的认真,那样的投入,真像可爱的学生。 这节课一共上了50分钟。 所有的人都很高兴。 下午3点20,我的讲座继续进行,接着上午的内容讲,讲完之后又讲了《浅谈阅读教学的评课》。这是我的一个最新的讲稿。也是专门为这次讲学活动准备的。 然后匆忙进餐。 成都七中的周老师和司机送我赶往成都火车站,我将乘19点13分的K452次列车到宝鸡。 今天,全国中语会的“西部行”的专家们已经在天水市开始工作。 于是,天水市语文教师的课,我没有能够参与听与评。 8月17日 16日晚,一夜的火车,睡眠不宁。 车票紧张。只买到了硬卧车票,且不是特快。 车上人满为患。 早上起来,稍迟一点,洗脸、上卫生间就得等候好长的时间。 列车奔驰在宝成铁路上,在群山中穿行,在无数的隧道中穿行,这是我第一次在这条路线上经过。 上午8点45分,火车准时到达宝鸡站。 下车后立即奔向宝鸡火车站售票厅,站队20分钟,顺利买到T117次列车9点半到天水的车票。 可惜火车晚点1个半小时,于10点50到,11点离开宝鸡往天水。 12点半到达天水市,张鹏举先生接我。 住天水的迎宾馆。 这一趟与火车有关的艰苦历程,时间长达约17个小时。第一次尝到了一下火车就再火转车的滋味。 因为下午还有点时间,没有来得及休息,1点40分就与苏立康老师、张蕾一起去游览李广墓和麦积山石窟。 麦积山石窟雄伟壮观,给人的感觉真好。 晚上重新写讲稿,因为参加此次天水市活动的既有初中语文老师,也有高中语老师。给我讲座的时间又只有50分钟,所以我得写出“炼课”的新讲稿,做出新的课件。 8月18日 上午有一个单位的时间由我主讲。 这是甘肃之行的第一站。天水市的活动为:陇东四市(平凉、庆阳、陇南、天水)中学语文新课程研修活动。参加活动的中学语文教师约500名。 给我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一节课,一个讲座。 由于事先曾说过我要上两节课,《记承天寺夜游》和《说“屏”》,于是这里的学生都作了学习准备。但给我的教学时间只有一节课,于是我就使用了非常特别的教学方案:先用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讲《说“屏”》的阅读方法,然后再开始讲《记承天寺夜游》。 这是一次别有创意的非常机智的教学处理。 这是让我颇为自觉得意的教学处理。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中所请的学生是天水市逸夫中学七年级的学生。感觉到学生语文能力很不错。 我的讲座一共进行了50分钟。 我之后是苏立康老师的《谈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的讲座,这里面有丰富的学科教学研究的前沿信息。 然后是顾之川老师关于新课改的讲座,视野开阔,论说充分。 天水市的支教工作顺利结束。 下午两点半,大家乘汽车离开天水市,前往定西市的临洮县。 3个小时以后,车到定西市,没有停留,直接往临洮县开。 路非常不好走,不少地方颠簸厉害;更多的地方是山路蜿蜒,上下起伏。 这里地貌奇特,远远望去,一座座山峦之上都有层层叠叠的梯田,显得妖娆壮美。 一直到晚上8点半,6个小时的颠簸之后才到达临洮县,早有教育局的领导在进城之处迎接。 住县里的迎宾馆。晚餐结束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 8月19日 今天老师们报到,没有教学活动,教育局安排我们游览。 第一站是“松鸣岩”,离临洮约百公里的路程,那里的植被很好,就像原始森林。 爬山,很累。 下午到传说老子升天的地方看了一下,这个地方叫“凤台”,不远处有一座“笔峰塔”。 然后到一位艺术家的个人办的马家窑彩陶文化博物馆去参观,让人叹为观止。 临洮是个好地方。四面环山,城边有洮河流过,可谓有山有水。 有深厚的文化渊源,是著名的彩陶文化的发源地。 从清代起就有人办学,重视教育,学风不错。 物产丰富。是土豆最著名的产地;是药都,产270多种药材;产花卉,甚至出产连洛阳都不曾有的牡丹花。 走到路上,竟然看到了路边的古迹“哥舒翰纪功碑”。 给我的老爸发了短信,老爸回复: 关于临洮的诗: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今天一路步行,大约走了15公里的路。 8月20日 上午8点,定西市临洮县的讲学活动在临洮中学开始。 甘肃中部的五个市的教师代表参加活动,由于人数众多,活动的方式便与天水的不同,初、高中分开。 上午听初中四节课。下午再听一节。五节课的选手分别来自定西、兰州、甘南、临夏、白银五个地市。 再听李卫东老师的一节《背影》。 《背影》一文,学生已经上过。李卫东老师上课的这个班,上午又有一位老师上了《背影》,所以李卫东从写作的角度进行教学,非常成功。 然后是我评点今天五节课的教学,用了22分钟。可惜没有带录音笔,没有能够录下这次评课资料。 评课之中对四节课都用开头听歌、结尾听歌的作法进行了反复的指正。 我的评课之后,张鹏举先生进行了精彩的讲座。 明天将是我的讲课活动。 晚上重新备课《记承天寺夜游》。从早上的情况看,学生的状况不怎么好。 老爸给我发来了短信: 辛苦了,又要因材施教。 苏立康老师与张蕾来找我,说赵谦翔老师因事要回去,不能前往敦煌,高中缺少一节课,问我能不能讲一节高中的课,我说行,没有问题。苏老师很高兴。 查了一下,我所讲过的课学生都已经学过。我决定冒险讲高中语文第三册的《故都的秋》。 这确实将是很大的考验。 8月21日 今天上午我讲课、讲座。 当我宣布上课时,学生竟然没有课文。他们带着七年级下册的课本,但是不知道上什么课。 马上变换程序,先讲座,后上课。让他们趁我讲座时去给学生复印课文。 讲座进行了一个小时。 30几个学生无法退场,也津津有味地听了我的《说“炼课”》的教学讲座。 然后是《记承天寺夜游》新方案的教学。 来的是临洮二中七年级的学生,上课开始才下发了课文复印件。对学生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学习内容。 对我而言,是极大的教学压力。 事实证明我昨天晚上的重新备课是完全正确的。 学生被引导、激发得非常好。 课堂教学达到了背读、欣赏课文的艺术境界。 我想,也许是学生们听了我的讲座之后明白了“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的道理吧。 此课得到了苏立康老师的赞扬,她说:这个课无懈可击。 苏老师讲座之后,临洮的活动结束。 午饭后,1点40分,一行9人乘车离开临洮,前往兰州,在兰州分别转乘火车、飞机前往敦煌。 沿路多是童山秃岭,一片苍莽荒凉的景象。 两个小时之后到达兰州火车站。 找到一个地方,9个人吃了9碗真正在兰州的牛肉拉面,点了不少凉菜,还喝了啤酒,花费不到90元。 晚上7点,登上K591次列车,前往敦煌。这是此次西部行的最后一站,越走越向西边。 9人之中,苏立康老师等3人今晚乘飞机走,其余6人坐火车。 火车上同样是人满为患,而且给我们买的票等级很差,全是硬卧,六张票只有一张是下铺,就照顾了我。 李卫东是上铺,连上去都很难。 晚上,大家谈天,很晚才休息。 我很久没有这样的生活了。 8月22日 早上6点15分,在火车的隆隆声中醒来,开始整理在临洮的讲座、讲课的录音文件。 火车飞驰,窗外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荒原。广袤的灰色土地上,零星地点缀着一些丛草。 9点10分到达敦煌火车站。 在火车上呆的时间长达近15个小时。 10点住进敦煌市鑫龙宾馆。条件不好,到后想洗澡但没有热水,而且那冷水非常的冰凉。 后来才知道,这次酒泉、敦煌方面的接待颇让人寻思。他们将我们交给了旅行社,由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与宾馆的服务员来安排我们的生活。 活动将于明天开始,这样又有了大半天可以游览的时间。 于是上午11点至下午两点到鸣沙山、月牙泉,下午三点前往莫高窟,直到6点开始返回。 游览之中我戴着遮阳帽,但竟然听到有人喊我“余老师”,一问,原来竟是远离敦煌800多公里的金昌市的老师们,大家说看过我的照片,读过我的书。 高兴地合影。
8月23日 到了敦煌之后,我被告知,由于时间关系,我准备的《故都的秋》不用上了。 有点遗憾,又有点轻松。 23日上午,敦煌的活动在敦煌中学开始。 开幕式中,介绍专家时没有我的名字,把李卫东的名字写成了李玉东。 之后,初、高中分开活动。 我与张鹏举老师、张黎明老师一起听初中的三节课。讲课选手分别来自金昌、嘉峪关和敦煌。讲的课分别是《登高》、《小石潭记》和《敕勒歌》。 三节课由我进行评点。用了半个小时。 苏老师嘱我下午在宾馆休息,对明天的《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进行思考,防止可能发生的意料不到的情况。 而且这里的初中用的是北师大版的语文教材,加上还有高中老师要一起听我的课和讲座,所以我的讲稿又得进行大幅度的修改。 只是可惜因此而没有听到张玉新教授精彩的文言诗词《雨霖铃》和《赤壁怀古》的教学,一节课上两首词,水平一定是很高的。 晚餐是顾之川老师的学生请客。很热闹。 回宾馆后。整个晚上都在修改教学方案与讲座文稿。 8月24日 上午是我的讲学活动的最后一场。 地点:敦煌中学 学生:敦煌二中八年级 课文:记承天寺夜游(北师大版九上) 课上得非常好。 这一课的朗读训练堪称“经典”。 讲座《说“炼课”》因为内容调整到北师大版与高中内容,非常受人欢迎。65分钟的讲座,会场极为安静。 讲完后金昌市的老师们围着合影。 有学生请我签名。 苏立康、顾之川、张鹏举、李卫东老师一起听了我的课和我的讲座。 苏老师年近七十,领导着这次支教活动,坚持听课、讲座,没有离开过一场活动,可以说是最累的人。 10点05分我的讲座结束,立即回到宾馆。10点半,我与张玉新、张蕾、李卫东一起前往敦煌飞机场。我们将乘CA1288次航班从敦煌飞北京,然后我从北京转乘飞机到武汉。 敦煌市的两边不远处,大约各有几十公里,就分别是玉门关和阳关,可惜没有时间去看一看。 还有那神奇的雅丹地貌,也只能停留在画面的回忆之中。 那据说能够肉眼可见的远处的闪闪冰峰,也没有映入我的眼帘。 但是我在这10天的活动之中得到所有同行专家的关照:从开始到结束,只有我一个人住的是单间。 感激,温暖。 而且,就像人们常说的一样,世界太小了;一路同行的甘肃省教科院的中学语文教研员刘老师竟是武昌人,与我说话时,一口流利的武汉话。 离开敦煌之前,他给了我发了短信: 赠余映潮老师 神交若许年,今日睹真颜。 一见倾如故,乡音话楚天。 治学最勤勉,潜心务教研。 俯身诲学子,援笔有佳篇。 笔耕几十载,心血注其间。 君亦我师友,惠我益匪浅。 何当共剪烛,再话渭水边。 …… 劳累而又丰富的支教生活就要结束了。 敦煌到北京的飞行距离约2000公里。 飞机于12点10分从敦煌起飞,下午3点到达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 然后乘过渡车,行驶大约10公里路程之后到达二号航站楼。 我要在这里乘19:05的CZ3140次航班回汉。北京到武汉的飞行距离是约1100公里。 飞机于19:30起飞,21:15分到达武汉天河机场。 今天,上午在敦煌讲课,白天有将近10个小时与“飞机”联系在一起。 夜10点半回到了家中。 武汉晚上的气温竟高达32度。 又进入到了“火炉”之中。 小外孙女川川还没有睡觉,我给她带回了一匹敦煌的“骆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