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才能研读
——浅谈教材研读的底蕴问题
南京二十九致远中学 徐苏阳
内容提要:
语文教学中,研读教材十分重要,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研读”,做好“研读”呢?笔者认为,首先,广泛的阅读是研读教材的前提,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开拓老师的眼界,丰厚老师的教学底蕴;其次,专业阅读是研读好教材的关键,只有精细的、长期的、科学的专业阅读,才能为老师们的研读提供充分的资料,使老师们的教学底蕴更为扎实;第三,研读教材要为教学有效性服务,这样,才能让教学底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关键词:
广泛阅读 专业阅读 有效阅读
(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yingchao.com)
研读教材是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只有深入地研读教材,才能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准确地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才能有高水平的教学设计,有高质量的语文课堂。对此,特级教师余映潮有过精辟的论述:
语文教师要学会把玩教材,要别出心裁读课文。
语文教师研读教材的境界是: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
的确如此,走进余老师教学研究的艺术殿堂,品读那些出神入化、精美绝伦的教学设计,老师们常常会感慨于他对教学理论的前沿研究,感叹于他对新理念新方法的独特思考,赞叹于他胸中有丘壑的大家气度,尤其惊叹于他对教材处理运用的独辟蹊径、高屋建瓴。于此同时,笔者也在不断思考,为什么余老师能想得那么深,品得那么美,设计的那么巧妙,而自己却做不到呢?这还是和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全面有关。
研读教材的前提是广泛的阅读。
余老师说,语文教师钻研教材,应运用如下一些方法,力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辨误以求真,考查以求准,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对比以求博,类联以求趣,系统以求全,探幽以求奇,创新以求异。挖掘、辨误、考查、发散、对比、类联、系统、控幽、创新,这些都不是对着一本教科书就可以办得到的。挖掘,要有文学欣赏的功力,辨误考查,要有一点考据的本事;没有灵活的思维无以谈发散变角,没有充分的资料积累无以谈对比类联,至于系统、探幽、创新,要求就更高了,岂是对着一本教科书就能完成的任务?因此,要想做好研读教材的工作,首先就要在提升教师素质,丰厚教学底蕴上下功夫。简单地说,就是要读书。
读哪些书呢?
叶圣陶老先生在《读些什么书》里做了非常完备的回答:
“关于各科的参考书是可以选读的。……关于当前种种问题的书是可以选读的。…………关于修养的书是可以选读的。……关于文学的书是可以选读的。”
叶老指出,参考书并不单指老师的参考用书,而就是专讲某一项知识的书籍,比如,诗词歌赋,园林建筑,历史风俗等,在语文教材当中,经常会遇到这些知识,读一读相关的专业的参考书,可以让老师们了解得更加详细而透彻,对研读教材是很有帮助的。读时政方面的书,可以让老师们对当前的形势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够认识时代;认识了时代,自身才能够参加进去,担负推动时代的任务,尽到一名教师言传身教的使命。读修养方面的书,才能身正为师,读文学方面的书,则可以对人生有更深广的认识,总而言之,广泛的阅读,是教材研读的基石。
比如,同样教一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的老师读读背背就算完成任务,讲讲重点句就算研读了教材,可是余老师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他将全课教学过程分为一个“序曲”和三部乐章,学完第一乐章课文后,余老师又隆重推出在内容上与课文有着“血肉相连”的课外两首哲理短诗——诗人宫玺的《假如你欺骗了生活》和邵燕祥的《假如生活重新开头》,这三首诗,结构相似,主题层进,学生在这堂课上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对于人生有了深入的思考,令人拍案叫绝。其中课外两首诗看似妙手偶得,其实是余老师勤奋积累、深刻思考的产物。试想,如果没有丰厚的储备,没有独特的思考,怎能将教材读得如此奇美,怎会上出如此美妙的课呢?
反观自己,心态越来越浮躁,已经很少能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一点书了,这样一来,教学底蕴越来越薄弱,一届一届的学生教过去,自己就像一个摆渡的船夫,将别人渡过了河,自己却不知道彼岸的风景,工作中缺少了惊喜和挑战,只有对过去的重复,细想真是有点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学生。我们要像余老师那样,深掘课文,努力寻求、开发和利用与课文有关的教学资源,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底蕴,让学生从更广阔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高效地学习。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教学教研方面的书,要科学地读、长期地读。
余映潮老师说过,厚重与深刻,表现于读书的数量与方法。在余映潮老师的语文实用研究技法当中,笔者最叹服的是这样两条,摘录如下:
实用研究技法之一:目录索引法
名师,是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或者是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出来的.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就要立意高远,就要首先关注到"研究"二字.----余映潮 (一)定义:就是将专业杂志上或者其他媒体中与研究内容相关资料的标题、作者、期号、页面等信息准确地、有序地、分类地进行记载排列以供日后我们快速查询。 (二)条件:(1)坚持不懈;(2)长期订阅几本专业杂志;(3)有自制的笔记本. (三)分类:1.课文分析目录;2.阅读教学设计目录;3.优秀课例目录;4.专题研究目录;5.试题研究目录;6.作文写作目录;7.教学艺术目录;8.名师研究目录;9.知识性文章目录;10.论文写作研究目录等.普通教师最重要是要建立:课文阅读教学参考资料目录和作文教学设计参考资料目录两种类别. (四)举例:<<背影>>资料索引的分类排列:1.课文背景材料(6处);2.课文赏析材料(14处);3.课文教学设计资料(12处);4.课文扩读资料(3处) (五)作用:1.积累丰厚的资料,增强底气;2.知道对某课文的最新研究成功和方向;3.运用资料解决教学教研上的难题;4.增强应用资料、优化组合、提高研究水平的意识。 特级教师余映潮语文实用研究技法之二:资料摘抄法
(一)定义:它是一种细化的,有选择性的资料性阅读的技法,它也是根据个人爱好或者教学研究的需要,将精美的难得的资料摘抄下来并分类加以保存的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积累方法。
(二)摘抄的内容: 1.教育、教学、教艺理论;2.课文赏析、背景资料、课文释疑资料;3.课文教例、专题课文研究等。 (三)"视点"摘抄法: 1.精辟的观点;2.深刻的分析;3.奇妙的见解;4.精美的赏析;5.精彩的教例;6.精深的诠释;7.精妙的论据; 8.多篇文章的综合论述;9.教学材料;10.对著名作者的精要评述;11.与专题有关的事例等. (四)操作角度: 1.索引式摘抄:内容的高度概括;最关键内容的作用;2.语录式摘抄:颇有韵味的语言;3.选点式摘抄:新颖的评说精彩的,分析到位的句段;4.浓缩式摘抄:首括句和关键句的摘抄;5.组合式摘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学术资料;6.评说式摘抄:评说,感悟,感受,启迪等句段.
这两条当中,有几个词特别引人注目,“准确地、分类地、长期的、细化的、有选择性的、精美的、难得的”,这几个词让人深思。“准确”要求在资料积累中秉着一种客观的态度,求真求实,不可歪曲,态度严谨,工程浩大;“长期”则可以让我们学到不畏辛苦、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有选择性”则告诉我们,搜集材料并不是简单的剪剪贴贴,而是要学会阅读、分析、提炼的科学方法,否则就会陷入浩如烟海的资料而不能自拔,怎么会有精美的难得的成果。通过这样不畏艰辛的阅读搜集,可以为老师们的研读提供充分的资料,使老师们的教学底蕴更为扎实。如果说,广泛阅读是研读好教材的基石,那么像余老师这样科学的研读教学资料则是台阶,夯实基础、造好台阶,才能走进研读教材这座殿堂,才能把玩教材于掌上,才能读出细腻、深刻、奇美的境界。
另外,教材研读要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多下功夫。
年级越高,教材中的长文、难文越多,而课时越少,要求越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教材研读,一定要重视提高教学效率。在教材研读中,要做到精炼、高效、有用,要善于选“点”,善于发现规律,善于用精炼的语言提炼概括,做到课堂效率的最优化。
比如,余映潮老师在教授《羚羊木雕》时,巧妙地突出了一个“语言训练点”——“千姿百态表现‘说’”,这不仅是一种知识,让学生知道一种语言表达的模式,同时也是一把钥匙,启发学生想到“千姿百态表现‘喜’”,“千姿百态表现‘怒’” ,“千姿百态表现‘哀’” ,“千姿百态表现‘乐’”等等,朴实而艺术,与一般的把《羚羊木雕》上成思想品德课有天壤之别。这就是善于选“点”。
余映潮老师还很善于发现和提炼规律。
如运用“数字”来归纳提炼课文精美之处:《故乡》的一个场景之妙,两个孩子之妙,三处长烟管之妙,四处“老爷”之妙,五次无言之妙,第六个孩子之妙,七个苦因之妙,八个单音节动词之妙;《卖油翁》中许多的“两”,两个故事、两个人物、两次波澜、两处照应……。
如运用“定义”的方式解说课文某种语言模式:《故宫博物院》中对宫城、三大殿、三大殿的台基、广场进行的“分解说明”;《春》中有一组“含情反复句”……
如运用“一句话概括”的方式归纳课文构思写法特点:《白杨礼赞》中“主题句反复”,《核舟记》“写左必写右”,《狼》“写人必写狼”,《春》中“画面展现构思法”,《醉翁亭记》中“镜头剪辑构思法”,《死海不死》中“悬一笔、插一笔、补一笔”,《口技》中“‘善’字一字立骨”……
余老师想方设法将课文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提炼归纳出来,又想方设法用最有效的方法将提炼归纳的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之效。如果语文老师们都能像余老师这样悉心把玩教材,精心提炼教材,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是多么优美、生动而富有趣味啊!
综上所述,没有广泛阅读,教材研读就没有了“出发点”,没有专业阅读,教材研读就没有了“着力点”,没有有效阅读,教材研读就没有了“落实点”,广泛阅读和专业阅读让老师们的教学底蕴更丰厚,更扎实;有效阅读则更有利于让老师们的教学底蕴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说,阅读才能研读。(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yingch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