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教艺 >> 阅读教学 >> 正文 今天是:
06.人教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教学简案
作者:XHZ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30

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XHZ

 

动物──以鲜活生命的形式跻身于地球村,以生存伙伴的角色与人类并存,有了它,天地便多了平衡与和谐,自然便多了生机与色彩,世界便多了生动与趣味。本单元收集的一组叙写动物的诗文,有温情的爱心故事,有悲壮的生死抉择;有讴歌,有鞭挞;有启迪,有警示;有人性的多棱折射,也有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写照。学习本单元,要求:⒈激发情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⒉理解内容,结合体验,发表见解;⒊收集资料,发散思维,积累知识。

 

                        《珍珠鸟》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wenchao.com

教学角度:美点赏读──深层品味,赏析美点,揣摩妙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⒈配乐朗读,营造氛围,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美读课文。⒉用一个词概括对“珍珠鸟”的印象(美丽、可爱、有趣、生动等),用一句话多角度评说课文。⒊赏析指导,教师示例。⒋学生寻读课文,任选角度,表述自己发现的美点、妙处:⑴环境美 ⑵色彩美 ⑶画面美 ⑷外形美 ⑸声音美 ⑹神态美 ⑺细节美 ⑻情趣美 ⑼情感美 ⑽意境美 ⑾哲理美 ⑿构思美 ⒀结构美 ⒁比喻美 ⒂句式美  ⒌仔细揣摩,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个人整理,任选一、二点写成一段赏析文,择优选编成资料。

 

方案二

教学角度:比较阅读──选取课外阅读材料,两相比照,区分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综

         合阅读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⒈放录音,听读课文,简要描述印象最深的画面或细节。⒉自读课文,说说本文的感情基调和主题。⒊印发或投影展示老舍的《小麻雀》,快速阅读,比较异同——相同点:①都有人对小鸟的爱心付出;②都有对小鸟的外形、动作、神态及心理描写;③都有小鸟在桌上的情景;④行文都融注了作者浓郁的情感。不同点:①小鸟的来历不同;②小鸟的生存环境不同;③小鸟的心态不同;④小鸟的遭遇和结局不同;⑤“我”对小鸟倾注的感情不同;⑥两文营造的氛围不同;⑦表达的主题不同。⒋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整理笔记,教师小结。

 

                          《斑羚飞渡》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wenchao.com

教学角度:说读——理解课文,多角度进行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主要教学步骤:

放录音,或教师激情朗读,整体感知课文。任选片段,自由复述课文。引导学生分层读课文,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多角度思考,发表见解:对动物说我的感受——对镰刀头羊说(卓越的领袖 辉煌的拯救);对纵身崖底的老年斑羚说(永恒的瞬间 崇高的奉献);对飞渡成功的年轻斑羚说(幸运的宠儿 生命的奇迹)。对狩猎队说我的希望——唤醒良知,保护关爱动物。对作者说我的发现——意境创设、形象塑造、点面结合、细节描写、悬念设置、景物烘托、抒情议论等。齐读“伤心崖上的飞渡”部分,教师小结。

 

(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wenchao.com

方案二

教学角度:写读——多角度改写,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写作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听录音,了解故事,一句话表述自己的感受。自读课文,自由复述。划出你认为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熟读,竞背,积累。划出抒情议论的句子,领会作者流露的感情。齐读伤心崖上“斑羚飞渡”部分,体会生死抉择的悲壮及不同斑羚的心境。⒍细心揣摩,发挥想像,变化角度改写课文:①模拟两队斑羚的对话“伤心崖上诉衷情”;②模拟对接失败的斑羚的对白“坠落的叹息”;③模拟“镰刀头羊”的语气写微型演说辞“最后的讲演”;④模拟第一只飞渡成功的斑羚的语气写歌词“是你给我生命”或独白“生命的呼唤”;⑤模拟一群斑羚写给狩猎队的抗议书“相煎何太急”;⑥续写故事——一群斑羚“凭吊伤心崖”;⑦将课文缩写为五百字左右的短文。⒎讨论,写作,交流,总结。

 

                           《华南虎》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诵读——反复吟诵,学习朗读技巧,感受诗的形象,体会诗的感情。

主要教学步骤:

⒈出示挂图或播放下载画面,要求学生说出虎的类别、名称、特征及对虎的印象。⒉放录音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激情朗读中酝酿感情。⒊学生齐读,教师点评,指导朗读,以第三节为例:①标出诗的韵脚,读出诗的音韵美。②划分诗的节拍,读出诗的节奏美。③标出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如“抽搐、鞭打、屈辱、胆怯、绝望、安详”等,品析深层含义,读出逻辑重音。④概括诗的大意(身陷囹圄或屈辱的遭际),读出诗的感情,再现诗的形象和意境。⒋学生学读诗的第四、五节,交流,点拨。⒌自读布莱克的诗《老虎》,要求抑扬顿挫,读出节奏、语气、重音、情感。交流,评点。⒍竞背,任选一首或一节,组织诗歌朗诵比赛。

 

方案二

教学角度:联读——联系相同题材、相同体裁的内容,诵读、比较、品析、积累。

主要教学步骤:

由谜语导入,激发兴趣。放录音,引导学生激情诵读,酝酿感情。学生自读,齐读,思考:诗人笔下的“华南虎”是一只怎样的虎?作者写的仅仅是一只虎吗?查阅资料,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谈谈见解(屈辱的遭遇——英勇的抗争——不屈的灵魂——有象征意义)联读布莱克的诗老虎》,诵读,品析,比较,归纳:寄予的感情不同;塑造虎的形象不同;③选取的角度不同;④整体构思不同;⑤表现手法不同。⒌学生讨论,交流,背诵。⒍自选其中一首诗,改写为寓言或童话。(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wenchao.com

 

《马》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举要解读——从课文中搜索信息,列举要点,解说阐释,培养学生分析整合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⒈由“马”的成语或典故导入。⒉点读课文,说说你喜欢哪种马,阐明理由。⒊浏览课文,划出各段的中心句。⒋自备查找的图片,自选喜欢的语段,熟读,揣摩语气,解说“动物世界的贵族——马”。⒌小组合作,寻读课文,列举要点,从课文中搜索信息,举例说明,解答印证:①马是豪迈而剽悍的动物;②动物世界里,马的身材是最匀称最优美的;③家马拥有的只是技巧与妍媚;④野马的高贵精神;⑤野马的群居之乐;⑥最高贵的征服;⑦家马与野马的不同命运;⑧本文分类法的使用;⑨本文作比较的效果;⑩本文语言华美。⒍学生讨论,全班交流,整理笔记,评点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积累扩读——以课文为基础,辐射迁移,拓宽延伸,形成知识板块积累。

主要教学步骤:

播放资料片“动物世界——马”,让学生较全面地获得直观印象,激发兴趣。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有何好处?讨论,交流,小结。寻读课文,划出雅词、美句,熟记,竞背,积累。选读描述马的外形的语段,小组复述。拓展迁移,展示课外收集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交流,制作卡片,分类积累:有关“马”的种类及名称;有关“马”的成语;描写“马”的诗句;下载的“马”的图片;典故、神话、民间传说中的“马”的故事;文学作品中的写“马”的篇名及片段。⒍交流卡片,教师评点小结。

 

                          《狼》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分类辨读——对文言实词、虚词进行分类、比较、辨析。

主要教学步骤:

⒈听读课文,用词语概括文中两狼的特点。⒉齐读课文,辨析表时间的词,“少时”、“久之”、“顷刻”等,简要复述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⒊译读课文,边读边译,辨析“途中麦场”屠夫与两狼战术的运用及变化,谈谈受到的启发。⒋寻读课文,分类辨析,积累:①归纳通假字 。②辨析词类活用 ,如“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③省略量词,即数词直接修饰名词。④将单音节词扩展为双音节,如“劈”“毙”“弛”。⑤找出同义词,如“顾视”、“复又”。⑥辨析一词多义,如两个“敌”、三个“止”、三个“前”、四个“后”、四个“之”、四个“以”、六个“其”等。⑦辨析词义,找出含有此词义的成语,迁移印证,如“积薪其中杯水车薪”、“一屠晚归归心似箭”。⒌学生活动,讨论,交流。

 

方案二(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wenchao.com

教学角度:话题研读——以“狼”为话题,收集资料,辩证思考。

主要教学步骤:

⒈简介作者及《聊斋志异》。⒉教师范读,学生译读,复述故事。⒊话题研讨:①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交流收集的寓言、故事,如“狼和小羊”、“中山狼传”、“梦狼”、“狼崽黑子”、“旷野的呼唤”等。②文中两狼表现出怎样的本性?举例说明其贪婪、狡诈、凶狠。③狼还有哪些社会特性及生活习性?从收集的资料中举例说明(如狼的无所畏惧、狼的群体意识、狼的敏捷、智慧、韧性等)。④动物世界里,狼有怎样的优势?又有怎样的生存危机?狼种群是否该消失?⑤人类社会中,你若是屠夫,你还能想出哪些对付狼的办法?遇到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你又该怎样应对?⑥收集文学作品及现实生活中被喻为狼的人物。⑦交流含有“狼”的成语。⑧播放歌曲《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⒋讨论,小结,竞背。

(本文原载于语文潮网站www.yuwenchao.com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