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今天是:
浅文趣教      趣味良多
作者:朱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2/21

浅文趣教      趣味良多

       ——学习《余映潮老师教学艺术50讲》心得

      南京金陵汇文学校        朱娜

一节语文课上得有趣,方能吸引学生。反之,语文课堂平淡无味,学生昏昏欲睡。

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比较浅显的文章,比如《第一次真好》、《蚊子和狮子》、《月亮上的足迹》等,我们总认为它们浅显易懂,因此在处理教材的时候可能一带而过,并没有去细细推敲它们,忽视了研究一种有效又有趣的教学方法。因此,有时候在处理浅文的时候课堂不够精彩。

其实,把教材中的这些文章集合起来看,它们都是带有明显文体特征的“群体”。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抓住突破口,让课堂变得趣味盎然显得至关重要。余映潮老师就此提出了浅文趣教的方法,让人受益匪浅,收获了许多灵感。

余映潮老师认为,浅文趣教是一种教材处理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的设计。

浅文趣教,是为了化平淡为神奇,变无味为有味,从而充分地开发利用课文的价值;是为了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之中进行教学,让同学们身心愉悦地进行学习,让同学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妙处及学习语文的乐处。

确实,在我所有的课文处理之中,我对“浅文趣教”的研究是最为淡薄、最为稀少的。研究浅文趣教,我们可以适应教材变化带来的挑战。研究这些文章的教学,既是文体教学方面的突破,又是浅文趣交教方面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的升华。

因此,我们可以在研究课文和教学的过程中寻找趣点。这种趣点可以从教学处理方式或教学设计手段上获得。余映潮老师有很多的教学创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翔实而有效的指导。研究他的浅文趣教的教学设计,方法多样,手段多变,趣味良多。

一、   朗读活动,“文趣”充盈。

教师如果能别出心裁地分析文章,或将课文材料进行变形,或将课文材料进行组合,或将课文材料进行浓缩,设计能让学生集体参与的充满文趣的表演式朗读,课堂语文味既足,乐趣也足。

请看余映潮《刘胡兰慷慨就义》的教学片断:
 
首先,各小组分组活动,说说朗读《刘胡兰慷慨就义》应如何处理语气语调(播音员的话,刘胡兰的话,阎军的话)。分角色朗读并推选代表,进行小组竞读,看哪一个小组读得最好。然后,教师出示如下练习,请同学们体会,每一句用怎样的语调和情感来读,将自己的体会用带“地”的短语(如“愤怒地”)表示,填写在文中的括号中。
  同学们讨论、比较,最后形成如下共识:
 
阎:“是不是共产党?(凶狠地)
 
刘:“是!(坦然地)
 
阎:“为什么参加共产党?(凶恶地)
 
刘:“共产党为老百姓做事。”(干脆有力地)
 
阎:“今后你还要给共产党办事?(威胁地)
 
刘:“只要有一口气活着,就要为人民干到底。”(坚定地)
 
阎:“只要今后不给八路军办事,就不杀你。”(狡猾地)
 
刘:“那是办不到的事!(坚强有力地)
 
阎:“你真的愿意死?(不解地)
 
刘:“死有什么可怕!要杀就由你们吧,我再活17岁,也是这个样子。”(大义凛然地)
   如此简短的自读浅文上得充满激情,表现出一种美观、实用,让学生兴趣得到极大激发的教学线条。其点在于对文中10句对话的朗读语调及情感把握的讨论,这无疑能把所有的学生引入课文。
   深刻理解课文之后的学生,他们朗读课文的境界,与常规讲析法的效果相比,是何等的不同,而课堂又是何等的有趣。

二、设计独特,“美趣萦绕。

针对有些课文短小、精美、易懂的特点,用反复的手法,设计分层推进、逐层深入的美读教学步骤,课堂阅读活动就会充满美趣

 余映潮老师在《谁是最可爱的人》有这样一种朗读设计:
他们的品质

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
  他们的意志

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
  他们的气质

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
  他们的胸怀

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课文中的一段文字,但在这里了。这就是把一般的文句为诗行来阅读。这种变形将美的语言显示得更美,是一种高质量的阅读实践活动,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牵动着同学们深层次地进入课文,让他们从心中来聆听、来感受课文中的语言美、情感美、音韵美。

三、   神思飞越、“情趣“盎然。

利用课文内容,学习电视趣味性栏目的表现手法,设计一次富有情趣的能让学生神采飞扬的课堂学习活动,学生学习热情自然高涨。

  余映潮老师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在神思飞越的想象活动:

让我们带着美好的想象,从许多方面来展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所表现出来的画面。

同学们进行“奇想放飞”:
   朝阳照耀,粉红色的荷花在碧绿的莲叶的映衬之下显得格外娇艳。
   莲叶的清香沁人心脾,荷花的幽香令人陶醉。
   触一触莲叶,莲叶给人一种充满生命力的感觉。
   摸一摸荷花,荷花瓣就像小姑娘的手那样的柔嫩。
   莲叶与荷花上面,不时有白色水鸟掠过。
   层层的莲叶中间,绽放着水草的小小白花。
   青蛙卧在水面的莲叶上,享受着花影下的清静。
   辽阔的西湖上,莲叶无边,延伸到远方,与天相接。
   几片碧绿的莲叶高低错落,簇拥着一枝嫩嫩的尖尖的就要开放的花蕾。
   夏日里,太阳升起,人们划着轻舟在莲叶与荷花的海洋里缓行。  ……
   想象带来了美丽的画面,美丽的画面印在了同学们的心中。语文课的情趣自然也留在了学生的心中。

四、学生创作、“乐趣无限。

在浅文的教学设计中,可由本课的某点内容发散开去,牵连出其他课文中的内容,以形成一个知识的板块;或利用本篇课文本身的语言表达技巧,设计有趣的读写活动,以使学生享受到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乐趣
   
这是余映潮老师是《秋魂》的教学片断:
   
请同学们朗读下面的片断,用相同的句式给第二段文字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在这个句子中表达出一定的“人生哲理”。
  
如果你种下的是莠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杂草;如果你种下的是秕子,秋天收获的定是一把糟糠;如果你什么也不种,秋天收获的则是一片空白。
  
如果你种下的是葵花,秋天收获的是一片金黄;如果你种下的是甘蔗,秋天收获的定是蜜糖。
   同学们的“续写”美不胜收:
   如果你种下的是毅力,秋天收获的定是满仓的知识。
   如果你种下的是珍惜,秋天收获的定是坚实的足迹。
   如果你种下的是爱心,秋天收获的定是片片的绿阴。
   如果你种下的是坚强,秋天收获的定是征程上的一往无前。
   如果你种下的是希望,秋天收获的定是一片光明的远景。
   如果你种下的是勤奋,秋天收获的定是收获的甜蜜。
   如果你种下的是友谊,秋天收获的定是真诚的信任。
   如果你种下的是清贫,秋天收获的定是艰苦奋斗的美德。
   如果你种下的是正直,秋天收获的定是宁折不弯的骨气。
   如果你种下的是勇气,秋天收获的定是克服困难之后的喜悦。
   这样的课堂创作活动在教学上有三个方面的作用:一能训练语感,锻炼思维;二能牵动每一位同学的思绪,形成活泼生动的课堂活动;三有助于形成课堂教学的高潮。学生体会到了创作的乐趣,体会到了语文的魅力,体会到了课堂的精彩,何乐而不为呢?
    
五、竞赛活动,“兴趣”大增。

我们在浅显文章的教学中,可以针对课文内容,从发现问题的角度,从编拟练习的角度,从积聚精华的角度,设计能让学生觉得饶有兴趣的课堂竞赛活动。

余映潮老师在《狼》一篇的教学中,设计了智能练习,让学生来比一比。在《爱莲说》一篇的教学中,设计了赛读、赛背环节,让学生来赛一赛。

通过这些课堂竞赛活动,有效的落实语文知识的灌输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关键最大好处是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也让浅显的文章变得更有深度和研读价值。

余映潮老师指出,浅文趣教,不是说一节课自始至终都要讲究“趣”,如果刻意求“趣”,也许课堂上就失去了“趣”。也不是说老师开讲有趣、老师收束有趣、老师讲的故事有趣等等,那只是课堂上的一种有益的点缀,更不是说要用“滑稽”的手段让学生开心、让课堂上热闹。

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实践浅文趣教的过程中要落实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落实在“教学”二字上。我们应注重自己的角色定位,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否则,教学的趣、学习的趣就有可能流于形式,沦为炫耀。本人认为,凡是有碍于学生自我发展的内容,凡是表面热闹、学生实则学不到知识、提高不了能力的“有趣”的环节要减少或删除。

教学就是设计。教学设计不仅体现着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思路,而且还关系到教学的行为和效率。思想和内容浅显的文章更能考验我们研读的深度,更能给我们的教学设计提供蓝本。教师在上课前是教学的设计者,教师只有成为一个好的设计者,才可能把浅显的课文上得生动,上得有文趣,有情趣,有美趣,有雅趣,有乐趣,有兴趣。

学习余映潮老师的浅文趣教的理论和案例,心中顿觉豁然开朗。原先以为简单的文章就按照传统的方式上上,也能让学生沉着考试。现在对比余映潮老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片段,觉得自己在的课堂缺了很多的“趣”,少了很多的语文味,更少的是一份对语文教学研究的勤奋和创新。

低头学习大师方法,回头总结教训不足,更要埋头研究教材文本,抬头看清大师之路。我知道自己对待浅显文章显得过于粗浅和草率,过于相信了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趣”的激发。

学习余映潮老师的浅文趣教,学习他的研究态度,学习他的教学创意,学习他的教学片段,收获丰厚,趣味良多。余映潮老师虽然给我们指了路,但要“化平淡为神奇,变无味为有味”,让学生在每一堂语文课都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还有待我们语文教师潜心研究文本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