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 今天是: |
|
|
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 |
作者:蔡红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3/14 | |
探寻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南京 29中学 蔡红霞 语文课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学生通过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去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而学生如何才能走进作品,如何去捕捉文章的重要信息和突出美点,如何去感受文章深邃的哲理、高尚的情操,这就需要一个切入点或者说是突破口。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就要做好一个引导者,教会学生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其内容的复杂性。每篇课文都涵盖很多信息,教师能否根据当堂教学的目标、文本的特征和学生的实际,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对实现阅读教学效果的优化起着决定作用。本文试图从课堂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入手,探究一条提高课堂阅读教学质量的途径。 在我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找寻文章的切入口,一直是我非常重视的问题。在具体教学中,也品尝过成功的喜悦,好的切入口让我在课堂上如鱼得水,一气呵成。同时也体会过失败的苦恼,有时一个不合适的切入让整堂课味同嚼蜡,师生都感觉到课堂气氛是那么的沉闷。 怎样才能找到最佳的切入法呢?我带着疑问认真阅读了 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从关键字入手 1、第五节诗中说“恍惚之中听见一声石破天惊的咆哮”,诗人真的听见老虎的咆哮声了吗?“恍惚”是什么意思? 讨论后明确:没有听见。“恍惚”一词有两个义项:神志不清,精神不集中;看得、听得、记得不真切。 2、华南虎没有发出咆哮,华南虎处于怎样的状态呢?你从这里读到了华南虎的什么? 受到凌辱,但是:背对着观众、安详地卧着、一概不理、尾巴悠悠地在拂动 表现了华南虎的高贵,不屈服。也表现了观众的庸俗、浅薄、无聊 3、 诗人为什么用“恍惚”一词呢?你从“恍惚”一词还读出了什么? 表现了诗人理解了华南虎的内在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希望。因为诗人由眼前所见的老虎滴着鲜血的趾爪、墙壁上血淋淋的沟壑等来判断:这只华南虎并没有屈服,它还在抗争,还在向往自由,它有一颗不羁的灵魂,它还有老虎本来的威猛。 还可以从“恍惚”这一词读出:诗人自己也就是这一只失去了自由、遭受屈辱、内心不平、要挣脱束缚、向往自由、张扬个性的华南虎。这就是诗人自己的心声呀 二、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展开课堂比赛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就无法使人得到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在文本解读时,要把对文章涵义的理解,放在一种学生感兴趣的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活动中完成。让他们在一种非常愉快的过程里面自然而然的把一切问题都解决掉。 具体的操作是这样的: 教读这一节课,共分四个环节。 (一)、学生提问比赛。(10分钟) 鼓励成绩差的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进行质疑问难。鼓励成绩好的学生踊跃解答问题。解答欠周全的,由教师补充。 若学生已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如“意暇甚”与“意将隧人”的两个“意”的词义是否相同等等。 (二)、学生分析比赛。(15分钟) 学生中有好、中、差三个层次。设计三个问题供分析: 1、《狼》故事情节 (差等生) 2、狼之黠 (中等生) 3、《狼》的主人公是狼还是人,为什么 ? (优等生) 同学们自由选择,先笔写五分钟发言提纲,再讨论、发言、教师小结。要鼓励、表扬勇于向难度大的问题“进攻”的差学生。 (三)、学生背诵比赛。(10分钟) 要求最多10分钟背完全文。成绩差而背诵快的,得表扬。 (四)、学生做练习比赛。(10分钟) 练习形式:投影。 这个最佳切入口就是让学生能有一种争强好胜的意识,让学生在获得自信的同时也得到了锻炼,掌握了这篇文章应该掌握的重要内容。 三、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探求因果,一线串珠 在学习说明文,科普小品文这样的文章时,因为文章重在介绍知识,这样的文章很难让学生象学习散文诗歌一样徜徉在美妙的文字海洋中,所以就需要另外去发掘一种合适的突破口。而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文章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科学性,有时我们就可以这个特点入手,层层剥茧,非常顺畅的完成课文的阅读教学。 教师开讲语:《死海不死》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科学小品。从课文的构思布局看,作者使用了三处妙笔:开头写死海的奇特现象,这叫“悬一笔”,中间穿插传说和神话故事,这叫“插一笔”,末尾处再附带说说死海的现在和将来,这叫“补一笔”。这三笔决定了文章的趣味性。如果我们来探讨课文的严密性,可以交给你们一把钥匙:课文中处处有因果关系。请大家阅读、讨论。 学生圈点勾画,互相讨论。 教师组织第一次讨论:从全文的脉络看,课文内有怎样的因果关系? (课文开头的“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的“死”,与“人在水中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的“不死”,是“果”,海水的咸度高、浮力大是“因”。) (死海的咸度高浮力大是“果”,死海在特殊地理环境中的形成是“因”。) 教师组织第二次讨论:从说明的重点语段看,段内有否因果关系? (第四段的内部层次中,先是由果及因的解释:浮力大是因为咸度高,咸度高是因为死海里含有多种矿物质;后是由因及果的解释:由于咸度高,海水比重大于人,由于人的比重小,所以浮在海面上。) (第六段也是因果说明,咸水湖的形成是“果”,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因”。) 教师组织第三次讨论:文章中更小的层次内也是否含有因果关系? (第七段中,游客多是“果”,海水环境好是“因”;由于有人类活动这个“因”,便有了死海“不死”这个“果”。) (第八段中,由于“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水量”的“因”,便会有“死海真的要死 ”这个“果”。) 教师收束语:课文内部隐含着如此严密的因果关系,作者为什么不如此写来,又偏要去“悬一笔”、“插一笔”、“补一笔”呢?请同学们思考,咱们再进行探究品味。 有了 老师选择好了文章的切入点, 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使教和学两方面都心中有数,目标明确,教学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