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日记 >> 正文 | 今天是: |
|
|
●2010年我的工作之“最”(12) |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25 | |
最有感触的东台之行 ——2010年我的工作之最(12) 记得大约在五年前,王君写过一篇关于我的文章。 她说:【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知道余映潮老师,是从他的一个个杰出弟子开始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默默无闻的荆州突然成了产生青年新秀的基地。诧异之后,慢慢知道,荆州语文的这条船上,有一个高人在掌舵。 小小的寂寞的荆州走出了余映潮老师。这让我想起了叶圣陶老前辈的一句话,语文不像工业,而更像农业。安安静静慈眉善目的余老师真就像语文的农田中的一个勤奋的农民,日出而作日落不休,安安静静地播种耕耘,安安静静地施肥浇水,安安静静地剪枝修叶。余老师的语文农田,沃野千里,硕果累累。 余老师用他的和风细雨,创造了一个语文的奇迹。 其实,像王君一样,我也知道不少的创造着语文教研工作奇迹的人。 如: 河北沧州市的语文教研员陈树元老师, 南宁市教科院的语文教研员庞荣飞老师, 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室教研员孙和平、顾敏老师, 洛阳市教研室的小语教研员刘津萍老师, 大连市开发区教研员秦大力老师, 江苏东台市教研室教研员程韶荣老师, …… 他们的语文教研工作的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认真地有效地带队伍,在专题的专项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培养大量优秀的青年语文教师。 2010年10月中旬,在江苏盐城市参加教学活动之后,我到了盐城市的东台市,实地感受东台市语文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程韶荣老师所组织、开展的卓有成效的中学语文教研工作。《语文教学通讯》的资深编辑张水鱼老师也同时到了东台。 10月17日,我们在东台市的浓郁的语文教研氛围中活动了一天。 这里的教研工作让我有三个方面的感慨。 感慨之一,这里有长期坚持的内容别具一格的专题研究:东台市“余映潮成才路径与其教学成果应用研究”,这里有很成熟的课题组,有大量能干的课题组的组员,有能够对课题组进行深入指导的导师,更有能够显现教师水平的专项研究成果。 我之所以感慨,倒不是东台市的课题研究中有“余映潮”三个字。这个课题的优美之处是“成才研究”,是“教学成果应用研究”,这就是着眼于教师成长的专题研究,这就是着眼于提升教师教学素养的专题研究。从这一点来看,不能不让我赞叹主持人程韶荣先生的胸怀与眼界。 所以我非常关注、十分支持程老师带领着老师们所进行的研究活动。 2010年6月,当得知程韶荣老师组织的第二次活动已经顺利结束时,我给程老师发去了这样一封邮件: 谢谢韶荣。 《走进余映潮》第二辑已读。 真实,踏实;实在,实用。 表现了东台的语文老师们脚踏实地的研究精神。 凡课题研究,都是研究者选定的一个“抓手”,其目的就是要求自己去研究,从而提升自己。 言在彼而意在此。 所以,凡是把事业的阳光洒向自己的做法都是聪明的对社会有用的做法。 作教学研究,培养队伍,是语文教研员最基础最本质的工作。 讲究“慢中求快,简中求丰”。 所以你的做法是正确的。 祝贺你们的活动进行到了第二次! 当活动进行到第四次时,我给东台市的语文老师们发去了如下“寄语”: 赠东台市语文界同仁: 我们都要做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 为此要有经久的“历练”。在语文教学的艰苦环境中饱经风霜,形成自己高妙的学术素养,练就一身过硬的教学技术。 为此要有恒久的“修练”。在语文教学的事业中提升眼界,开阔胸怀,养成境界高尚的职业操守,保持真心热爱的道德情怀。 让我们用坚守来创造这样的境界。 余映潮 20100818 我相信,这样的活动一定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好处。 中语界同时也有有识之士关注到这里的教学研究活动,同样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特级教师丁卫军老师在他的《东台之行》中写到: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东台市“余映潮成长路径与其教学成果应用课题组”第二次活动。短短的两个半天的东台之行,让我收获多多,感动多多。 让人震撼的东台市中学生日记馆——如不亲历,你很难体味东台日记研究之深入,东台孩子写作日记热情之高,成果之丰。程韶荣先生近30年的苦心经营,是东台教育之幸,东台孩子之幸。 让人感动的“余映潮成长研究”——如不参与其中,你很难感受东台语文人的成长渴求,东台教育“草根”中洋溢着的智慧芬芳。 由程韶荣老师主持的“东台市余映潮成长路径与其教学成果应用研究课题”,吸引了全市近乎所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响应面之广与参与度之高,实属罕见。就是在中考刚结束,又临近期末大考之际的第二次活动,依然有一百多人冒着酷暑参会。 感慨之二,这里有全国中语界少见的甚至是罕见的长期坚持进行的中学生日记写作研究活动,有让人开眼界的“中学生日记馆”。我以为这是程韶荣老师在学生文学社团工作和学生作文训练方面的创造性的工作。 其高明之处是,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方面同样有生动活泼的“抓手”,创造了别有特色、小中求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形式。“中学生日记馆”这六个字,就是教研工作中的高层次创意,能够让人久久回味,深深感悟。 程韶荣老师有一篇《东台市日记教学二十年》的文章,洋洋数千言,其中不乏激动人心的精彩片段: 十多年来,我市每年都组织优秀日记册的评比,随后都要将最好的日记编成小册子发至全市各所学校。 十多年来教研室编出了30多位同学的优秀日记选,每一册前面都有我写的日记少年推介文字。 同时,还推出日记名校日记选,又有几十册。 近年来东台市学生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的日记专版有40多个,日记超千篇。 创办了中学生日记馆的馆刊《中学生日记》。 教育局领导对打造日记名市充满信心,他们希望我们能开辟更多渠道鼓动中小学生写日记。于是又已经成功开设“中学生日记”网页,设在“苏教版语文网”上,栏目有:日记论坛、日记精品、名人日记、日记教学等。这个网页的开通,将更加快捷地发表师生的日记作品。 …… 17日的傍晚,在程老师的他的助手戴贤泽、杨晓蓉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东台市的“中学生日记馆”。 此馆设在东台市城南中学。进入城南中学,即可看见操场旁边的一排高高的灯柱,每根灯柱的两边都悬挂着有灯光照明的名人日记,一眼望过去,蔚为壮观。 日记馆在学校教学楼的三楼,很大的一间教室。 走进日记馆,就看到程韶荣老师为开馆而写的激情满怀的《东台市中学生日记馆宣言》: 东台市中学生日记馆宣言 程韶荣 我们创意已久,我们筹备已久,我们期待已久的东台市中学生日记馆呱呱落地,她与安丰中学之文学馆坐落东西,成东台中学语文之“双璧”。文学馆沾范公堤和王艮、吴嘉纪之灵气,日记馆沾海春轩和戈公振、戈宝权之灵气。人杰地灵,馆生东亭。 日记馆为活动之馆,师生在此博览群书、聚会广益、演说交流; 日记馆为开放之馆,欢迎我市师生切磋日记、恭候海内外宾朋指点日记; 日记之馆为收藏之馆,接纳中学生、老师以及社会各界爱好者的日记原稿、日记珍品; 日记馆为研究之馆,日记指导、日记课题、日记论文论著汲源于此,其流奔腾。 日记青睐东台,日记之作如潮涌,日记少年遍校园。 东台青睐日记,靠她打造特色,靠她雕塑个性,靠她提升品位。 让日记造福东台,嘉惠语文,嘉惠人生,嘉惠教育,嘉惠子孙…… 2010年6月24日正式开馆。 馆内汇集了东台市十多年来日记教学的丰硕成果,有日记课题研究的宝贵资料,有师生精美的优秀日记作品选,有日记名师指导学生写作的论文汇编,有各校中学生文学社的社报和社刊,资料翔实,内容丰富,让人感慨。 我给日记馆写了留言:写真,写美;真写,美写。 张水鱼老师的留言是:文章是一天一天地写成的。 我想,在东台市,在语文教师的成长方面,有那么好的课题研究,在学生的成长方面,有那么好的“日记”活动。程韶荣老师和他教研室的同仁的“两手抓”,真正是抓在关键上了。 【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感慨之三,是程老师带领老师们所做的极有意义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都是得到了本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的。 我所说的这种支持,是具体的支持,是有行政管理力量的支持,是知人善用的支持。这种支持的力量与深度,远远大于“领导出席并讲话”的那种支持(当然,这种支持也是很必要的。) 程韶荣老师在这个方面的幸福指数,大大地高于很多地方的教研员。 因为他的领导们是这样地真正支持他的工作。 在东台市中学生日记馆,可以看见馆内有东台市教育局下发的与中学生日记活动有关文件的照片。 程韶荣老师比较细致地给我们讲了这方面的情况: 东台市是从1996年起由教育局发文评选优秀日记册的,前7届都是只评日记册,从第8届起列入读写大赛之中评,前后共评比11届,长达15年从未中断。 除了评日记册之外,还增加了日记教学论文的评比和日记园丁的评比。每一届都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人,发奖品,每一届都要编选出最优秀的单个学生日记选,发至全市各学校。 这就让人震撼!大概很少有地方教育局如此坚持多年地发文支持一项语文的活动的。 再看一则通知: 关于评选“学习余映潮感言”的通知 各镇中学、市直各中学、各民办学校: 为及时总结、交流10月17日在东台市实验中学举行的“东台市余映潮成才路径与其教学成果应用研究”课题第6次活动的感悟,现向各校中学语文教师征集“学习余映潮感言”文章,具体要求如下: 1内容要求:就余映潮课题研究第6次活动选取一个角度谈体会、感想,要有一定深度。篇幅在2000字左右。 2.交稿时间:请各校语文教研组长收齐,于10月底前以电子稿的形式统一打包发给杨晓蓉老师信箱。 课题组将组织评选、发奖,并择优汇编成册,发至各校交流,上传至苏教版语文网。 东台市教育局教研室 2010年10月22日 这也让人震撼!很少有地方教研室,能够在一个活动结束之后的第五天就发出与教师文章评选有关的文件的。 我想,东台市的语文人,一定为有这样的重视、关注、支持而感到欣慰。 【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东台的活动结束之后,我看到了如下报道: 2010年10月17日,东台市“余映潮成才路径与其教学成果应用研究”课题组第六次活动在东台市实验中学隆重举行。 上午,来自全市的400多名中学语文教师早早地聚集在会议室,先后观摩了3节课,实验中学樊智涛老师上了一节《明天不封阳台》的汇报课,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连续上了两节课,分别是阅读课《济南的冬天》和写作指导课《“游记”的几种基本构思技巧》,大师的示范课不断博得阵阵掌声。 下午的活动由教研室金礼辉主任主持,侯书圣副局长致欢迎词,并向余老师赠送了“余风远布”的锦旗。接着,余老师又做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题为《磨炼的深度决定你的高度》的讲座。语文报社首席编辑张水鱼又做了《我的论文我作主》的专题讲座。他们的讲座对老师们启发很大。 最后,两位名师还兴致勃勃地去城南中学参观了东台市中学生日记馆,并欣然题词。 这份报道让我回忆起在东台市的美好的一天。 学术氛围是那样的浓郁,语文界的同仁们是那样的友好,我的感受是那样的深刻。 我亲眼看到了、亲身感受到了在中学语文教研工作中创造奇迹的人。 附:东台市语文同仁们在《走进余映潮》电子刊物上选编的“余映潮教学语录” 余映潮的教学语录 1.走一步,再走一步;一直向前走。 2.耐力是一种智慧,韧性就是激情。 3.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走向成功的基本前提是占有时间,勤奋积累;发展自己的基本要求是钻研教学,突破专题。 4.一个人有了毅力,就能勤奋,就能自信,就能坚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就能在喧闹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积累人生的美丽。 5.做人,要有丰富的历练。人生丰富的经历以及在世事风云中留下的深浅足迹,会显示出一种沧桑风味,像峰回路转的奇景,让咀嚼回味。 6.注重积累能让一位教师的个人水平“升值”。越有是丰富的积累,越是容易看到事物的空白,越是容易触发研究与写作的思绪;没人积累就进行拓展,于生活与学问都是一句空话。 7.研究,能让我做得更好,为了做得更好,我们应该有优秀的研究方法。当我们的提炼能力上升到“发现规律”的层次,我们在语文教学方面就会拥有很高的洞察力。 8.多储备一些知识,多增长一些学问,多培养一些能力。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作为一名优秀的力求上进的语文教师,坚持研究是提升自己的真正坦途。 9.热爱心中的语文教育事业,扎扎实实地做一点学问,练一点本领。细水长流,深刻思考,勤奋探究,一定能让每一位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化蛹为蝶”“脱颖而出”。 10.作为年轻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研究的入门处如果能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用于积累资料、提炼经验,可能于一生的教学研究都有好处。那种笔墨写的文字固然能够长久地保存,然而更重要的是那种刻骨铭心的咬牙坚持的历练,是那种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与行动,是那种在教学研究中朝迎彩霞夜送星星日有收获的幸福与愉悦。 11.中学语文教材,从语言教学的角度,是美丽而博大的知识海洋,沉淀着丰富的知识板块,蕴藏着精粹的知识宝藏。中学语文教材,从语言教学的角度讲,是精选的语言现象;语文教学研究要做的最基础最细腻的工作,是科学的教材分析。 12.从研读教材的角度,教师的任务,就是把教材读“厚”,把教材教“薄”。教学中要尽可能“实”地运用教材,尽可能“活”地运用教材,尽可能“巧”地运用教材。 13.钻研教材,求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挖掘以求深,辩误以求真,发散以求活,变角以求新,连类以求趣,探幽以求奇。 14.别出心裁读课文。课文欣赏有两个直接目的:优化教学方案,写作赏析论文。就教师而言,“写作”是一种一石多鸟的研究方法。 15.称职的教师应有理读课文的习惯,随时注意有条理地整理课文知识;应有品读课文的功力,把落实知识的眼光深入到课文的深处;应的类读课文的耐性,注重挖掘带规律性的读写知识;应有巧读课文的机智,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方法把课文读精、读透;应有助读课文的资料,要善于用别人的智慧帮自己读书。 16.“整体阅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核心思想之一;“小步轻迈”是教学细节化之“形”,“细腻品读”是教学细节化之“神”。 17.在教学艺术上孜孜探求这样的境界:强化课型创新,优化教材处理,简化教学思路,细化课中活动,诗化教学语言,美化教学手段。 18.语文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是:诵读,品析,积累。 19.与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美地读,美美地品,美美地说;要让学生生活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求知,求智,求趣,求美。 20.教学细节的设计要讲究组合之美、层次之美、层进之美;要让学生真正地活动起来, 需要分板块,设话题,作示范,给抓手。【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