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教艺 >> 映潮说课 >> 正文 今天是:
余映潮教学答问录(三三)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0

                     余映潮教学答问录(三三)

    

请余老师讲解:课堂语言得体探究,要求结合课例。

 2010-9-4 

答:

好,“课堂语言得体研究”这个话题需要完善。

是不是说,“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得体研究”?

这确实是不好谈的一个问题。

我想的话,可主要从两个方面谈。

一个方面是教师教学语言中的“文体”特点的表达。

即小说教学有小说教学的语言表达特点,说明文教学有说明文教学的语言表达特点,等等。

一个方面是教教学语言中的评价语言的表达要得体。这里可以谈得更加细一点。

我的教学实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好。

可参考。                       2010-9-4

余老师好。

专家名师是如何定位文言文经典课文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

很想请您简单说一下:.您认为初中语文文言文经典篇目教学,教师们从整体上应重点把握些什么,或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程应是怎样的从您的角度和高度给老师们一个指引好吗?                           2010-9-10

答:

专家名师是不会给文言文经典课文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定位的。

教无定法。没有办法去定位。

大致的教材处理方式还是有的。

一般而言:几乎所有的文言课文或经典课文在教学中都离不开朗读、品读、积累这样的环节或者教学内容。

特殊而言,有的课文重在品析欣赏,如《三峡》;有的课文重在理解与积累,如《鱼我所欲也》。

特殊而言,七八年级的文言课文朗读的成分大一些,九年级的小一些。

特殊而言,精短的文章可全文欣赏,长文可选点欣赏。

大约如此。                                   2010-9-13

                                           

余老师:

您好!中考学生主要写记叙文和议论文,写有关说明文的论文,好像不太适合吧,您认为呢?                          2010-9-24

 答:

好。

初中说明文的写作训练是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重点,只不过是被人们忽视了而已。

这就是人们研究比较薄弱的地方。

写论文,需要关注薄弱的地方。这样,成功的机率会大于人们常常论说的那些内容。                                   2010-9-24

尊敬的余老师:您好!

今有一事向您求教:

语文课标在阶段目标中(5—6年级)指出:5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语文课标在7-9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6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的方式。

同在课标中出现的两个概念,应该是不同的。那么“表达方法”与“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在网络中,解释的内容都是“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这五种。权威解释是什么?

祝秋安!                                 2010-9-25

答:

对“表达方法”、“表现手法”等术语,人们在认识上一直各有说法。

但“表达方法”与“表达方式”的含义基本上一样。查国内“写作学”权威刘锡庆先生的《基础写作学》,他在此书中写道:

常用的“表达手法”或“表现手段”有四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他在这里没有将“说明”写进去,这可能也是一种局限。)

您说:语文课标在阶段目标中(56年级)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语文课标在7-9年级阶段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的方式。

我觉得课标里的这种说法多少有些问题。好像有些颠倒。小学高年段应该是“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的方式”,初中学段应该是“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前者浅一点,后者深一点。

也许,课标中写这话的人并没有认为“表达方法”就是“表达方式”,他可能觉得“表达方法”就是诸如“夹叙夹议”之类的手法,这从其运用的“领悟”一词可以看出来。

所以这是很麻烦的事。为了教学的简单,我们还是可以这样认为:表达方法就是表达方式。

2010-9-26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