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讲座报告 >> 正文 | 今天是: |
|
|
018.余映潮的工作足迹:余映潮老师在南京 |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7/14 | |
有一种教研叫“弄潮” ——“潮水之家”第19次专题研讨活动综述 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室 2012年11月29日,南京“潮水之家”第19次专题研讨活动在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召开,这次活动以“小说教学,精彩无限”为主题,展开了小说教学的专题研讨。在“潮水们”的热烈期盼中,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潮水之家的导师余映潮老师第四次来到潮水之家研讨活动的现场传经送宝,《语文教学通讯》的资深编辑张水鱼老师也亲临现场并做指导 。 “潮水之家”成立于2008年10月。为了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打造优秀语文教师团队,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顾敏老师决定成立一支语文骨干教师专业发展团队——“潮水之家”。“潮水之家”以余映潮等名师理论和教学为范例进行研究学习,因为是从余映潮老师的教学艺术入手进行语文教学研究学习,故把学习研究视为“弄潮”,把这一研究团队取名为“潮水之家”。“潮水之家”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意在引领教师站在以余映潮为代表的名师的肩膀上前行,研究借鉴名师成功的经验,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成为优秀的、高水平的语文教师。 “潮水之家”成立以来,每一个月开展一次专题研讨活动,严格按照潮水之家成立之初制订的五年研究计划有序地开展活动。在余老师的指点下,“潮水之家”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文本研读研究”、“教材处理研究”、“教学创意研究”、“文学作品教学研究”、“文本语言教学研究”、“教学细节研究”等8个研究专题,“潮水之家”从2008年第一个专题做起,迄今已成功地进行了四个专题的研究。“潮水之家”的每一次活动都紧紧围绕一个专题进行研讨,每一次研讨活动都努力让老师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希望老师们通过学习取得看得见的进步。在四年的研究学习中,顾敏老师引导老师广泛地读书学习,除了研读余老师的《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余映潮讲语文》、《余映潮中学语文教学主张》、《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著作外,也研读其他名家名师的论著,以开阔眼界。比如读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黄厚江老师的《语文的原点》、《课堂教学诊断》以及冯为民老师的《 在坚守中成长 》等等。通过四年的研究学习,“潮水之家”先后汇编了四本研究学习文集,取名为《潮水文澜》。这四本《潮水文澜》记录了潮水人学习探索的足迹,记录了潮水人站在名家前辈的肩上扎实前行的脚印。 “潮水之家”每年邀请余映潮老师来“潮水”做一次讲学,余老师来“潮水”就是“潮水之家”的隆重的语文节,其时研讨大厅总是济济一堂,潮水涌动。在这样的语文节日里,“潮水之家”的老师以及鼓楼区的全体语文同仁都赶来聆听余老师的授课和报告。“潮水们”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余老师汇报学习研究的收获,和余老师零距离地对话。每次余老师的到来都让老师们感到灵动的春风扑面而来,他的课常听常新,他的教学的深邃性、新颖性、独特性、创造性总让老师们享受着语文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快乐。 在三年的研究活动中,潮水之家已顺利完成了“文本研读研究”、“教材处理研究”、“教学创意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次潮水活动围绕“文学作品教学研究”中的“小说教学”,进行富有创意的活动,受到了与会语文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 本次研讨活动共设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由潮水之家老师上汇报课,第二个环节是与会专家与团队老师答辩,第三个环节是余老师上示范课、做报告,水鱼老师做报告。这次研讨活动的形式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变化,教研员策划了以“团队教研”开展研究、交流的汇报方式来开展活动。由三所学校分别组成三个教研团队,三个团队分别选择古典小说、现当代小说、外国小说进行研究教学,用一周时间备课,推出一人上汇报课来展示团队研究成果,上课后团队答辩。这种“团队教研”的方式意在以学校团队的研究推动校本教研的开展,促进教师以团队的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研究来求得自身的高位发展,促进团队教师一同研究小说的教学规律,研究小说教什么、怎么教、怎么教更好,促进团队老师一同研课、磨课,在研磨中提高科研能力。 首先上场汇报的是金陵汇文中学团队。由王晓庆老师执教鲁迅先生的《社戏》。王老师课堂的第一问:“你认为那夜去时更好玩还是归来更好玩?”一下子就把学生拉到了“看戏前”和“看戏后”的主要语段中,在感受看戏前和看戏后的好玩有趣中去品味文中的景美、人美和情美,去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观照了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用一个生动的主问题巧妙地引导学生以孩童的视角去品读,读出了孩童的趣味。这一问,问得高明。这一“选点突破”的设计融合了余老师教艺中长文短教、主问题引领、抓精段阅读的教材处理艺术。余老师评价这节课说:“从课文尾部切入,然后用一个主问题作为抓手,一线串珠,在设计上很有匠心。第二个汇报的是29中团队。由王晓青老师执教澳大利亚的小说家泰格特写的《窗》。王老师从课文结尾切入:“请同学们说说当看到本文结尾时你的第一感受”,由此牵引出对小说中两个人物一层深入一层的分析,进而引导学生去理解环境设置的作用,理解这篇小说独具匠心的构思。这节课最值得称道的是:老师课堂问题精致,在问题推进中一步一步走进人物内心世界,一步一步漫溯文本的更深处,问题环环相扣,分析层层深入,最终水到渠成。余老师评价说:“这篇课文的教学很生动。老师也是从课文的结尾切入,引导学生从近窗病人、远窗病人两个方面来逐层推进,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品性,最后落实到照应,回扣教学的开端,整个教学的过程很圆满。”第三个汇报的是宁海分校团队。由高源老师执教古典小说《智取生辰纲》。这节课的设计从“智”字入手,紧扣一个“智”字,由“智取”来梳理小说的情节,通过“智护”分析来把握杨志的人物形象。最后从“智写”这个角度来赏析小说的写作笔法。这节课的创意表现在以“智”贯穿整节课,老师巧用“杨志为什么失败?”把学生带入第4段进行精段品读,把握人物形象。创意还表现在引用名家的点评作为资料助读,打开了学生赏析写作笔法的思路,拓展了学生赏析的视野。余老师评价说:“这节课最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是选了一个点进行品读,这无疑是一种教材处理方面的手法的进步。老师在和学生的对话中,顺势用插入的方式,巧妙渗透文学方面的知识,值得欣赏。” 三个团队的三节课努力做到重文本细读,重语言品味,重方法指导,重课堂活动,重学生积累。“好的研读才能成就好的课堂”,老师们学习了余老师的教学,深深地懂得只有精细的文本研读,才有好的课堂设计,才有精彩的师生对话,才会有灵动的课堂驾驭,语文课堂才会有浓浓的语文味,学生才会有丰厚的积累。 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是团队答辩。三个团队在答辩中经受了两次拷问。先是会议主持人突然要求执教老师用2分钟陈述自己的教学创意,面对主持人的“刁难”,三位老师从容镇定,他们自信流畅地陈述,让在场观摩的老师暗暗为之叫好。接着余老师从文本研读、教材处理、学生活动方式等方面向三个团队各提出两个问题,着实让团队老师感到问题的“刁钻”和难度。例如,余老师就小说《窗》的教学提问:“第一,如何理解‘窗’和‘墙’的深刻含义?第二,如果以第4、5段为抓手进行精读能力训练,请谈谈你们的教学设想? 29中团队王生福老师代表团队解答余老师第一问。他说,“窗”是这篇小说至关重要的线索,是贪欲的远窗病人想要得到的对象,更指小说中人物的心灵之窗,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融进了这样的理解。余老师听了解答后作进一步点拨,他说:“‘窗’和‘墙’是这篇文章构思的着眼点,没有‘窗’就没有‘墙’,缺少任何一方面,这个小说的构思都可能不成立。作者用这种特定的‘窗’的含义和‘墙’的含义来构思关于人性方面的、含有深刻理性的一种思考。‘窗’,它是一个线索,是为全文张本的一个字眼,它引出了人物、引出了环境、引出了故事的细节、引出了故事的波澜,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窗’来展开的。那么光秃秃的一堵墙,‘光秃秃’这个用词是很精妙的,第一,作者运用了意外结尾的构思方法。第二,用一堵墙和近窗人的美景的描述形成极其鲜明的对比。第三,用‘墙’来表现远窗病人心灵的冷酷。第四,用‘墙’来表现生活的现实对这种人的惩罚,或者说‘墙’就是一种情感的象征。”经过余老师的精妙点拨,老师们立刻有拨雾见日的感受,无不佩服余老师深厚的学养和精深的文本解读。29中团队王晓青老师以自己课堂的实际设计和操作来解答了余老师的第二问, 徐溪老师接着做了补充,她说:如果让我们重新来设计第4、5段的学习活动,我会抓这两段中的一些词语,比如“有的……有的……;有时候……有时候……;这边……那边……后边……。作者用这些词语刻画了一副完美的画面,通过这些词语运用,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学会描述画面,可以进行一次语言运用的训练。余老师听了团队的作答后,又站在更高的层面对这两段做了详细的分析:“这两段文字无论从全文中的重要作用、谋篇布局的详略、对近窗病人的衬托作用看,还是从语言运用之美、从段的结构、段的展开方式来看,都有非常多的教学资源,都是可以被我们用来设计有效的训练,作为很好的训练板块来利用的。”余老师的一席指点,让老师们感受到他对语文教学的追求是如此高远,同时也使老师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需要加强学习研究,学习是无止尽的。 下午进入第三个活动环节,先听余老师上示范课。这次他带来了一节新授课——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余老师全课只设计两个环节:“品读人物”与“赏析细节”,余老师先以“用一句话概括人物形象”的活动来完成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对人物形象的初步认识,与此同时,余老师还要求学生在概括中要“用上一个四字短语”,使学生们在完成概括训练的同时,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这节课最精彩的是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在课文第9段—16段徜徉,赏析细节及其表现力,在余老师的课堂里,学生变得异乎寻常的聪明和踊跃,学生把课文每处细节都找出来了,把细节独特的意味都品出来了,余老师的课就是这样通过巧妙而有创意的设计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学得实、学得活、学得美,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语文学习的享受。我们再次领略了余老师教学风采和教学魅力。 接着余老师又为老师们做“小说教学的初步研究”的讲座。余老师先是从“小说教学技能”的研究价值肯定了本次“潮水之家”活动的意义。后又结合详尽的课例,为大家讲授了小说课文研读的基本角度和小说课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张水鱼老师给老师们带来了题为《“秀”出你课堂的精彩》的讲座。水鱼老师从“秀”字入手,告知老师论文的关键要用一句话把文章的亮点表现出来,她的开篇点津,让老师有如梦初醒的顿悟,接着水鱼老师从不同样式文章的写作规范和写作要领展开讲解,她的讲座靶向明晰,内容详实,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为一线老师打开了一扇论文写作的天窗,听讲的老师大受启发。有的老师感慨道:“论文写作原来有这些路径。”水鱼老师的指导一定会促进一线教师今后多写文章,写好文章,用文章“秀”课堂的精彩。本次“潮水之家”的研讨活动在水鱼老师讲座的精彩中落下帷幕。 著名学者王国维说过:“研究学问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对教师来说,学习名师课堂的本质就是“入乎其内”,反思实践,不断审视、修正、提升教育行为就是“出乎其外”。 潮水之家老师深知学名师不是简单的模仿名师,重要的是学习名师的教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学习他们所代表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研究和借鉴他们的成长之路。四年来,潮水之家不仅学习研究余映潮教学,还多次邀请特级教师、教授级教师:黄厚江老师、冯为民老师、蔡肇基老师、赵志昇老师来潮水上课、讲座,潮水们站在巨人的肩上开阔了视野,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创造。因为有了发展的方向,有了坚守的决心,有了前进的动力,所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潮水之家”王德庆、刘宏业、朱友林、王生福、何青、王晓庆、徐溪等老师先后在全国著名的语文期刊上发表了40多篇文章;王生福老师获得了2009年“语文报杯”全国课堂大赛一等奖,陈曦老师获得2011年江苏省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刘珍老师获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刘珍、杨辉、王亚萍三位老师获得2012年全国网络团队教研比赛一等奖,刘宏业老师获得2012年江苏省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南京市初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中一等奖第一名,并一举摘得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王德庆老师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几年来,潮水之家团队中还有许多老师陆续被评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区优秀青年教师、区学科带头人,他们成为市级区级的骨干教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刘宏业、徐溪作为优秀教师分别参加了2010年和2012年的南京市中考命题工作。潮水老师们深切体验到的学习研究带给自己的快乐和满足,尝到了自我成长的硕果。“潮水之家”将引领老师继续研究名师,学习名师,激励老师努力敬业、博学、创新、笃学,不断超越自我,追求生命的卓越。 南京市鼓楼区教研室 顾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