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今天是:
原来可以这么问——余映潮教学赏析100篇(023)
作者:朱佳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5

原来可以这么问

  南京市西善桥中学 朱佳伟

                                 语文潮 

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进行支撑的。余映潮老师的主问题设计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一问能抵很多问,因此深受广大教师欢迎并模仿借鉴。余老师的提问艺术不仅简洁巧妙,出人意料,而且在提问语言的呈现方式上也设计精心,不落俗套。今天我想以几个关键词来汇报我的学习心得。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余氏提问”的几个关键词

1.因果之问

在教学《中国石拱桥》时,余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主问题“本文全文构思严密,极有层次的布局。读课文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余老师的这一问,其实是引导学生去理解说明文的行文思路。一线教学常见的问法大都是:构思的特点是什么啊?层次是什么顺序啊?我们似乎喜欢由原因推导结果的直线思维。余老师的提问也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内在的因果关系,但与我们不同的是,他不喜欢这种生硬的问法。即出示一个让学生比较感兴趣,同时又具备一定思维含量的论点,让学生在此论点的指引下,在文本中去揣摩、咀嚼、发现。

无独有偶,在教学《祝福》一文时,余老师采取了类似的问法:“有人说‘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这种看法。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巧妙,“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个教师阅读的感受,余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将教师欣赏小说的角度巧妙地转化为学生细细梳理文本情节,采取让学生阅读、细读、理读文本再进而证明教师的观点,从而领会作者构思的过程。

在我们常见的教学提问中,大多喜欢“文章的特点是……?作者为什么……?”这类的提问句式,这种方式有时候比较浅显生硬,学生用眼睛就可以在文章中搜寻出答案,而且这类问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次数的增多,让学生能学会用套话来回答,所以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并不大。

余老师似乎很偏爱“由果溯因”这种问法,从实际的教学来看,这种问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牵引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理解,在老师预设的某个学习专题内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理解。而且这类问法也训练了学生反向思维的能力,问的是语文,练的是思维。

2.假设之问

在教学《说“屏”》一文,余老师设计了的一个问题:“假如没有这一段”。 余老师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了解段落大意,理清文章层次,理解作者意图。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给当时的我以极大的震撼。真可谓“于无声处听惊雷”。 

余老师的一个“假如”,将学生引入了智力训练的道路,给了学生思考的方向,更给了所有学生“都能思考出成果”的可能。一个假如,便让课堂有了无限的可能。

而我们通常的问法呢?可能大多是:作者按什么顺序写的啊?这段写了什么啊?作者为什么这些写啊?和余老师的提问方式相比,我们的问法显得僵硬,有时候对于一些懒惰的学生的而言,这样的问题往往会让他在思考五秒钟之后会选择放弃。最要命的是如果我们经常用这样的提问,我们的课堂恐怕会在两个月内甚至更短的时间因为提问的单调变的索然无味。

3.选择之问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余老师的第一个主问题非常有趣,他首先让学生猜测他的教学设计,学生按照惯例回答了“朗读课文、熟悉生字、熟悉内容、分析课文”等答案之后,他出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这几个词和短语,哪一个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这个板块的名称是文意理解)

余老师的这个提问,将文本中符合济南冬天特点的词语和短语全面的罗列了出来,并且给学生选择。看似选择,其实是让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进而更深刻的了解文章的大意。为什么罗列并让学生选择?给学生选择,展现的是教师对学生阅读成果的尊重。为“师生对话”创造美好的情境。在生成中不仅帮助学生确立更为准确、深刻的理解,也可以有效的保护学生的自尊与积极性。

4.省略之问

在教学《卖油翁》一文时,余老师设计的问题是“课文中有两个……”,引导学生进行发现。省略号里的内容由学生根据对文本的阅读,从标点、字词、段落、人物、写法、内容等自由回答。

“两个”是教师研读文本后总结出的教学切入角度,教给学生的一把钥匙,体现的是教师研读文本的水平。省略号则欲言又止,促使学生在此角度上阅读文本,并理读文本的一束火焰。体现的是教师提问艺术的高妙。余老师的的这个省略,单从课堂现场感上来说,就极有阅读的韵味,营造了一个轻松、柔软却又蕴含无穷乐趣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不仅是阅读的欲望,还有发现的乐趣,竞争的趣味。

与此相似还有《散步》的教学。余老师说“让我们走进美文《散步》,这是有……?”

还有《邹忌讽齐王纳谏》“课文里有三个……”

由此看来,省略的岂止是问题?

5.不问之问

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余映潮老师的两个主问题非常有意思。因为这似乎还不能算作是问题。在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说说孔乙己与“酒”。让学生围绕“孔乙己与‘酒’”自读课文,从课文的人物、场景、情节、结构等等方面读一读,写一写,并说说自己的阅读所得。在教学的进行阶段,设计安排了这样一个主问题:谈谈孔乙己的“偷”。让学生围绕“孔乙己与‘偷”’自读课文,从课文中任选一个点进行品析,写出自己的简短发言稿,以准备参加课堂讨论。

余老师除了是主问题的首创者之外,我认为他还是“主话题”的创造者。他的不问之问主要体现在给学生许多可以发挥的话题,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余老师就给了八个话题:1.于勒的“称呼”欣赏2.巧合让故事如此美丽3.说说若瑟夫的“看”4.文中的景物描写欣赏5.千姿百态的“说”6.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7.课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8.船长形象欣赏。

这种不问之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毫无压力,却又分明感到魅力与动力,所以学生的学的活跃,学的充分,学的厚实。

在这种“不问”的话题里,学生不只是学生,更是研究者!

二、我们应该怎么问?

1.明确提问的目的。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提问的有六大目的: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

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问甚至是教学设计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而我们平时有许多问题在提问时随意性比较大。比如说漫无目的的随意之问,比如说连环炮一样的无价值追问,比如说偏离了教学预设的不经意之问等等,有人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评价某些游离课堂的提问:指哪打哪,打哪吃哪。这些游离于教学设计的课堂提问现象其实还是在于我们很多时候对提问的目的不够明确。问的多不如问的少,问的少。

学习余老师,我们除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备课方式、教学设计思路之外,还要认真研究余老师提问的艺术,在提问语言的呈现方式多做考量。不仅明确自己为什么提问,提的问题要解决教学进程中什么问题。更重要的是,呈现的问题最好能让学生明确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领会到教师到底是在问什么,知道自己是在回答什么,在积累什么,或者是在教学活动完成后知道自己所参与的活动究竟积累了什么。

明确提问的目的,则教师便不需要一节课无数问题问到底,而是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合理提供问题数量,使问题最终发挥问题的效用,而不仅仅是一个流程;明确提问目的,教师就可以精心思考提问语言的简洁、明晰、精致、诗意、趣味、哲理等要素,让学生在较少的问题中得到最充分的思考,最完整的表达。

2.选准切入的角度

余老师提问艺术的一大特点是能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文本说话。

好的提问,就像好的作文题一样,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写上手,但是又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写好。而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问题说上话,这就需要教师在明确问题重心之后思考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就要求问题不能是超难度的问题,不能是仅为部分优秀学生甚至是个别学生独自享用的智力套餐。

选择了一个好的切入角度就是成功的一半。余老师的问题就像一扇门,每个学生都能走进去,问题既是完全开放的,又是紧扣文本的。这些切入角度或是雅词积累,或是朗读吟诵,或是梳理层次,或是文意理解,或是情节概括,或是手法赏析,又或是术语点评等等,教师呈现给学生的问题可以从一个角度切入,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则可不拘泥于一个角度,达到由一生二、生三乃至生万物的效果。

最好的切入角度应该让学生听到问题后便迅速的回忆起文本的内容,而后在字里行间去根据问题的要求寻找关于文本的最主要的信息,并既而思考到教师所问问题与文本所表达的内容之间的联系,最终在师生共同对话中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

选准提问的角度,能让学生进入文本的脚步更加舒缓,线路更加清晰,由一点牵引出对文本的整体理解。

3.呈现思维的深度

有人总结出课堂提问的六大功能: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提供教学反馈信息。好的提问应该是能启迪学生思维的,而不仅仅是让学生用眼睛去在文中搜索答案。

余老师从来没有问过“一望而知”的问题,即使是看上去很开放的问题,余老师也在问题的设置上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让学生静静的读懂问题,进而走进文本,深入理解。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法,还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应启而发,

启迪学生思维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余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让我们明白了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引导学生多向或者反向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这样的独特思维过程,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这是我们在设计提问时尤其需要注意的。

体现思维深度的问题,有时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是比较长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设问之后要有足够的耐性等待学生,而不是为了急于完成自己的教学进度而速战速决。余映潮老师曾说课堂上如果没有10分钟的沉思,那么,这个老师的教学艺术是不成熟的,课堂上是学生思绪在飞扬,而不是学生的行动在飞扬。一个有着思维深度的问题,学生思考的内容也是呈先易后难,先散后全的,在与教师不断对话的过程中,生成出具有思维力量的板块式的知识。

4.要有一定的趣味

兴趣是学习持续的不竭动力。教师如能创设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充满趣味的问题往往具有吸引学生积极探究的魅力。从语言表述的角度而言,诗意的提问语言能促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乐于回答;幽默的提问语言则能促使学生得到心理的认同,富有哲理的提问语言则能让学生在理性思考中感受智慧的力量。在与教师的对话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智力和情感体验。

提问语言的趣味性首先在“出其不意”。很多学生在语文教师单调的频繁往复的教学提问中养成了较好的答题习惯,也形成了说套话、空话、大话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初三学生,几乎可以自行整理出一套语文答题公式了。作为教师而言,提问的内容很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提问语言的形式上可以向余老师那样精雕细琢,出其不意。教师问的出其不意,学生学的就乐在其中了。

提问语言的趣味性还表现在智力的挑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教师提问的难度偏低而显得意兴阑珊,如果在问题设置上让学生必须跳一跳才能够到,则学生学习的兴致也会更加高涨,也会产生智力上的成就感,这比知识习得更让人欣喜。

5.变化提问的手法

余老师的诗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其实在不同的课文中以不同的形式提问也属于一种诗意的手法。追求变化的手法是教师提升思维品质的一个途径,在此条件下的学生则会享受语文的丰富之美,灵动之美。

变化提问的手法,就需要依据文本特点设计符合该文本体裁、内容、思想、手法、情感等问题,给学生以“文体不同、老师提问就有变化”的印象;变化提问的手法,还可以有意识的在同类课型中追求提问的问法差异,如说明文的层次理解,可以尝试“因果之问”和“假设之问”,务必使学生在变化的问题中积极开启思维,针对教师的提问充分挖掘文本,从而更加深刻、全面的理解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