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今天是:
望潮 听潮 心潮起伏——当一回余老师的“学生”有感09
作者:王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4

望潮 听潮 心潮起伏

——当一回余老师的“学生”有感

 

 

2013125日,余映潮老师来到南京鼓楼区,参加“潮水之家”的教研活动。

在这次重要的活动中,余映潮老师将要给大家讲两节示范课,还要讲一个学术讲座。

但恰逢雾霾严重,南京市教育局通知全市中小学生当天全部停课。

“潮水之家”的活动在南京12中如期举行,可是没有了上课的学生。

教研员顾敏老师果断决定,请参会的80后年轻的语文教师当“学生”,与余映潮老师一起上课。

共有30几位语文教师当了一回余映潮老师的“学生”,连上了两节课。

于是大家就有了非常美妙的感受。

 

                            ――题记

 

 

 

每年一次聆听余老师授课的活动已经在潜意识里成为我教学生命中必备的充电程序,甚至可以说是上了瘾,如果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碰到了瓶颈或挫折,就总想着翻翻余老师的课例或是想着今年余老师什么时候来啊。

今日云雾缭绕的南京成就了学生们的偷得一日闲,也因此圆了我们许久不曾坐在课堂里回归学生身份的梦,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曹文轩会说“如果孩子能有一个这样的语文老师,真是他们一生的幸福”。因为我已经体验到了那种幸福感。

坐在课堂里时,同时举起的手太多,我也就遗憾地错过了被面批的机会。然而,让我自己特别兴奋的是,在余老师穿针引线式的指导中,我的确比平时想得更宽、更深、更多了。所以,很没条理地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思考或感想:

1、 “片段细读”:《风雨》第五小节

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了一下屈蜷的手脚,一下子像一条死蛇,哗哗啦啦脱落下来,软成一堆。无数的苍蝇都集中在屋檐下的电线上了,一只挨着一只,再不飞动,也不嗡叫,黑乎乎的,电线愈来愈粗,下坠成弯弯的弧形。

这一段中具体描摹出了两样事物。(1)先写了葡萄蔓,并且细致地点明了是缠在“槐树上的葡萄蔓”,生活中常见的这些藤蔓类的植物本来就对它们所缠绕的对象有很强的依附性,它们绝不是松松垮垮地随意挂在所要缠绕的对象上,而是一圈圈紧紧箍住那个主体的,为了自己的稳固生长。因而这段描写中用到的“再也攀附不住”似乎就将葡萄蔓变成了一位有意识地与狂风较上劲的人,它有着非凡的毅力在拼尽全力地抗争着、坚持着,但是力气总有用尽的一刻,“才松了一下蜷屈的手脚”,以为瞬间的放松能躲过风的侵袭,然而就是这一瞬的放松使得它彻底被风征服了,不仅是在写风的猛烈,更是通过这样一种隐含在文字中的好像发生过的挣扎场面来体现狂风的一刻不歇、持续时间长。

2)接着写的是最常见的“苍蝇”,平日里无孔不入的它们在如此猛烈的风中却选择“集中在屋檐下”,最喜炫耀自己存在的“嗡嗡声”也在风里静默了。记得自己在上这课时,我把提问的权利交给了学生,“苍蝇为什么选择的是屋檐?为什么电线会下坠成弧形?”学生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课堂里一度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学生觉得选择屋檐的理由是:这是相对能避开风力最猛的地方。电线之所以下坠成弧形是因为有“无数的”苍蝇“集中”在电线上,并且情态是“一只挨着一只”,说明苍蝇数量多而且密,这些是学生读到的。但是我也在思考,如此轻微到可以忽略不计自身重量的苍蝇得有多少才能将电线压弯,另外“电线愈来愈粗”也说明了这是一个慢慢变化、越聚越多的过程,如此小的生命也在利用集体的形式企图最大可能地为自己在与自然力量的抗争中赢得生的希望。(3)“葡萄蔓”与“苍蝇”这两样事物在狂风中也都显示出了与平日完全不同的状态。属于几乎为静止状态的葡萄蔓被风刮“松”了,接着“脱落”、变“软”;属于闹腾不停的苍蝇却在风的影响下收敛了行为,转变成“再不飞动”“也不嗡叫”的静态。我想,贾平凹想写的就是它们的截然不同,反常态的动静对比恰恰衬托出狂风,这种自然界力量的不可违逆性,气势磅礴、压倒征服一切的强大。

2、 “知晓章法”:《风雨》中第8小节再读

余老师在设计教学第8小节写人的活动时, 提到的是“知晓一种章法”,即有时写景之作会将最后一笔落在人上,从而以变化节奏、深化意境、增加韵味。在我上课的过程中,我和学生也就最后一段的写人进行了探讨,也查了部分资料,始终未找到我们满意的解答。昨日在听余老师点评这一段时,突然明晰了思路,从写景文章的通论角度去读,以规律带动具体实例的理解,所以我也在边听边继续思考。于是,也得出了些自觉合理的想法。

《风雨》中17小节都是在浓墨重彩地渲染风势的迅猛强劲,狂风带来或是造成的结果似乎都是负面的,是其他弱小力量无法抵御的,带给读者的也是一种压抑、摧枯拉朽的感受。在写景的文章中我们往往只见景致不见人,而事实上在文章最后一段中,作者或许是想把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凸显出来,显出人也是自然界中的组成部分,也有对于这种风雨自然现象的反应,另外在人类不同的个体身上我们也能读到他们对风雨不同的态度。这里就用对比显出了“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的埋怨情绪;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这样还不够,还要“一只一只放出去”,不愿一股脑地丢出去,结尾意蕴深长的省略号恰恰表现出孩子们享受这疾风骤雨所带来的不同寻常的乐趣。这是不是也是作者处理文章结构的一种技巧呢,符合我们平日里对风雨的认知,雨登场之前多半是风先露面,并且一阵胜过一阵,终将夹带着雨点而来,在雨刚出现时就以孩子的眼光收束,戛然而止。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在看待事物时,尝试多角度去体会它们的存在意义,偶尔也可以从孩子单纯、快乐的角度去看世界,因而结尾的省略号也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再造的空间。在这课的课后训练中,我就让学生尝试对雨进行“不著一字”的侧面描写,学生们的习作大多描写的是城市中见到的雨景以及人们躲雨的情景,也很真实、细致。

3、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在余老师教授《陋室铭》的过程中,当余老师的“趣说”话题一出,我的脑海中就自动蹦出了余老师以前多次提到过的“主问题设计”。《陋室铭》中的“有”一下子就带动了文章从整体到细节的每一处理解,主线始终在余老师手中捏着,而作为学生的我们也有了在一定范围内自由言说的权利。

《陋室铭》是刘禹锡贬官时期所做,和《秋辞》一样,似乎传递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正能量,是他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我读到的有一个“有”是刘禹锡人为刻意远离世俗纷扰、贴近自然的用意,如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何尝不是他有意留下的自然之景,我觉得也是古人不同于今人的那一种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态度体现,任自然之美熏染人为环境,刘禹锡的“陋室”也就“无”了横斜于自然中的突兀感,显得和谐美好。所以这里自然理趣的“有”即是人为营造的“无”,刘禹锡远离喧嚣的“有”意成就了志趣高雅的“无”边。

4、 “细中见深”:扎实“课”外功夫

余老师讲座的题目“细中见深 —— 外的功夫”就让我想到前面潮水之家的活动“向文本更深处漫溯”和“解读经典”,其实都和余老师的此次讲座密切关联着。每一次潮水活动之后,我都会重新翻阅活动所记,并在活动时及时在旁记下自己对同样一处设计或问题的思考。

 此次听余老师“细”谈,我也在一边听讲座,一边反思我平日的教学和研究中哪里做到了,哪里是疏漏,还是哪里想到了却不知从何处下手的问题。

1)“整体反复”这一方面,我做得还很不够,对于一篇文章的整体把握和主问题设计、课堂活动的有效性还在不断地进行探索。对教材本身反复研读的角度挖掘和视野宽度明显不够。

2)“片段细读”方面,我已经在学习余老师课例的基础上进行过若干次的教学尝试,发现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对于这样精细的阅读任务,在刚开始时表现出的是耐性欠缺,不愿或是原来根本没有养成耐心读书的习惯。所以在课堂里,我会预留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读一段文字,并像余老师要求的那样,强调阅读时手中要有笔,心到、眼到还不够,一定要将闪现的零星火花及时记录下来。

3)“提炼规律”和“专题探究”是我一直想做,但是在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又愧于自己的理论指导和方法指导的不足,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在看到余老师罗列出的那么多自己“资料集纳”的做法和实物之后,由衷地敬畏这样一位细致、严谨的老前辈,也终于在迷雾中被余老师领上了正确的道路。我自己的问题出在素材积累的系统性、完整性上,平日的教学反思虽然坚持在做,但是缺少精细的分类、定期的汇总,或是在某一研究方向有想法时没及时理清思路、进行材料收集,导致一部分想法的夭折。

我想,最重要的是我从余老师身上学到了他对语文教学的职业坚持和没有丝毫动摇的执着,这才是支持我们像他这样一直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进行积累、思索、创新的最根本动力。

 

南大附中 王琎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