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今天是:
007.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作者:丰忠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4/12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007)

 

                      珠海市拱北中学丰忠东

 

2011年9月,参加了区组织的“余映潮教学艺术培训班”。第一次培训,按照余老师的要求,没有抽中上课的学员每人完成一篇说课稿并要求在培训班上说课。我选中了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这是一篇众所周知的童话,正因为太熟悉,所以很难讲出新意。我参考了不少背景材料和相关的课件资料,阅读了孙绍振老师的《名作细读》、福斯特《小说面面观》等书,撰写了一篇说课稿。

我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理清线索,把握故事的细节。(2)通过与故事原型比较,体会作者在情节设置和人物描写上的匠心。(3)把握人物的特点,理解主题。教学过程分为六个环节:(1)理线索(2)作比较(3)析人物(4)明主题(5)评续写(6)再复述。我自认为这种设计有一些新意:让学生从明暗两条线去把握文章的内容,通过将作品与原型的比较体会作者构思和表现手法的精巧,通过探讨主问题来把握人物特点和主旨,通过点评续写的优劣来拓展学生的思维,采用换叙事角度复述课文的方法加深理解。我满怀期望等待余老师的肯定。

但结果令我有些失落。12月,收到余老师的反馈意见,看来他对我的说课稿不是很满意。他的评价是“说教材,要说出课文的精美之处,教课文,要利用课文训练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此说课稿还需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显然,他认为我的说课稿从“说教材”和“教课文”两个方面来看,没有做好教材处理和阅读训练的工作。一开始,我对余老师的意见不能接受,在培训班上的说课,我依然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说。对我的说课,余老师的意见基本不变,认为没有很好地利用课文,比如文中“愚蠢的和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在故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值得好好赏析。 

在听完余老师的示范课和《教材处理艺术》的讲座之后,我才有所领悟:处理教材关键是要用活教材,解决“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的问题。用余老师的话说:教材处理是艺术地、科学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精选。其着力点就是“实”、“活”、“巧”地运用教材;其制高点在于如何利用教材增加学生知识,训练学生的能力;其艺术性表现在:简化、优化、美化。 

回头看我那篇说课稿,存在几个问题:(1)对教材研读不够深入。表面上看似教的内容很全面,从线索到人物,从主旨到评价,实则多游离于文本之外,解析过多,品读太少,尤其是语言文字上的精美之处没有挖掘出来;(2)切入点过于分散。表面上有品析,有评价,有写作,但训练的焦点不清晰,也没有很好地利用文本材料;(3)没有很好地把握阅读能力训练的着力点。课文是一篇经典的童话,“童话有什么样的特点?”、“怎样赏析童话?”、“这篇童话有哪些特色?”应该在处理教材时加以考虑,通过精心设计主问题来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的赏析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如果让我重新设计这一课,我会简化教学流程,把它变为:复述——赏读——品析——续写。复述环节,要求学生从皇帝、骗子、大臣、官员、小孩等角色中任选一个角度复述故事,目的在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角色的心理和性格特点;赏读环节,先要求赏读第一段,体会其在整篇文章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赏析精彩片段并点评,目的在于理解段落的作用和精彩的人物描写;品析环节,则先设计一个主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个显而易见的谎言,为什么皇帝、大臣和官员、普通老百姓都会上当呢?目的在于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设计几个小话题让学生赏析这篇童话的特色;续写环节,可以提供几个续写范例,让学生评点优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趁势进行续写的片段练习。

在这几环节中,最精彩的当属利用小话题进行赏析的活动,初步设想有这样一些话题:(1)谈谈皇帝对新衣服的爱好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2)浅议新装的功能在情节中的作用

(3)《皇帝的新装》的明暗两条线索的设计(4)《皇帝新装》中人物语言的品味(5)说说《皇帝新装》中的夸张手法的运用……甚至可以让学生围绕文章的线索、情节、人物、表现手法等方面去设计一些有意思的话题,先说后写,既深入研读了文本,加深了对课文的深层次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开拓了学生思维空间,可谓一举多得。

通过对这次说课作业的反思,我领会到学习余老师阅读教学艺术的三个关键点:文本研读、板块设计和主问题(话题)设计。第一读好文本。对文本一定要做到读透读深,读出我的体会来。光简单地看看参考资料,课堂上搬用教参,不可能上出好课。对文本的研读,一方面要尽可能搜集相关的资料,全面地深入地了解文本;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要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准确把握文本的特质;第二板块设计要简化、优化、美化。在研读文本的基础上,要按照教学目标条分缕析对文本进行整合,简化程序,优化要素,合理组合,美化手段;第三主问题(话题)设计要有价值。所谓“主问题”是指“对课文阅读能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以主问题带动全篇的阅读,是余老师一贯的主张,他反对课堂上无需动脑的“碎问碎答”,认为这样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降低了课堂效率,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没有益处。余老师认为最神秘最有趣的事是研究“不提问”。不提问而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这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

余老师的作业指导、上示范课和讲座,让我慢慢体会到语文教学的一些本质,心中对一堂好课的标准逐渐明晰。虽然还不能完全做到准确、深入地解读一篇课文,设计好一个利用文本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课例,但能让我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有价值的反思,明确努力方向,余老师的教学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一点足以让我感受到教学的快乐所在。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