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
|||||||||
012.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王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5/16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珠海市第八中学 王瑞 2012年5月8日下午,在珠海八中的阶梯教室里,我有幸参加余映潮“中学语文实用文体的阅读教学技能”研讨会并讲授《中国石拱桥》一课。由于这是初二的课文上给初一的学生,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有意降低了难度,做难文浅教的尝试。 这节课我是这样上的: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巧用举例抓住事物的特征 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些诗句都是写桥梁的。 投影: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从《诗经》时代开始,就有许多文人墨客开始吟咏桥梁了。桥梁你们陌生吗?你们知道哪些桥?那好,今天就和老师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说明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文章。 桥在你们眼里是什么样子的?茅以升先生曾经风趣幽默地说: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茅以升是什么人? 二、 作者简介 三、 佳词认读 要求:1.四人小组认读,在文章中划出,并大致理解含义。考问“巧妙绝伦”“惟妙惟肖”的含义。 2.齐读两遍。 四、刚刚同学们说了那么多种类的桥,那么我们能用一句话来说明所有桥的共同特征吗?字典里面的解释:桥就是架在河面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发展,桥的含义也有扩大哈!好了,我们同学要记住:抓住事物的特征首先就应该抓住事物的共同点。(在此环节,学生如不懂,可以举笔的例子来把握共同特征的含义。) 下面我们把说明对象的范围缩小到石拱桥。请同学们从书中找到石拱桥的共同特征,并告诉我在文章的哪一个自然段。 板书:形式优美,结构坚固。(1、2) 那么中国石拱桥是否具备这些共同特点呢?还有没有其他特征?对“历史悠久”做说明。中国现代依然有石拱桥,因此不能认为是中国所有的石拱桥都具有历史悠久的特征。 那么,既然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征作者已经写清楚了,是不是文章就可以这样结束了呢?那么怎样说明才能把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说的清楚明白呢?引出举例子来抓事物的特征。 书上说中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那要怎么择选例子呢? 引出精选例子要具有典型性。 这两个例子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吗? 既然两个例子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征,那为什么选两个而不是选一个呢?这两座桥同中有异。精选例子的时候还是要考虑例子的个性特征。 出示图片,使学生一目了然两桥的差别。 综上,写作说明文应该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 先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点,然后通过精选例子来证明。同时精选的例子既要典型,全面,又要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说明文的语言也是非常讲究的,现在让我们研读“赵州桥”“卢沟桥”两部分,体会一下说明文的语言。 赵州桥:准确性 分寸感 卢沟桥:形象性 (对摹状貌的解读) 看来准确的说明语言对表现事物的特征也很重要。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练笔:说说“我们的笔” 先说说我们都知道哪些笔? 表格:
余老师的评课要点: 1、 在讲课的过程中,碎问太多。教学语言没有经过自己琢磨和锤炼,追问太急,碎问过多。与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过于紧张和谨慎,有故意引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之嫌。 2、课文的讲解部分缺少深度和高度。巧用举例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必讲的内容,如此典文,用一节课来讲这两点,显然太过简单和随意。 3、 可从文章的脉络和内部结构角度揣摩这篇文章的逻辑关系。 4、 课堂小练笔显得画蛇添足,这篇文章需要挖掘细究的地方还很多,不要把阅 读课上的不伦不类,既不是阅读课,又不是写作指导课。 修改后我再上这个课: 教学目标除了余老师肯定的两点之外,又加入了段落层次之间的思维训练活动。将课堂的练笔环节删去,着重引导学生对实用类文本的阅读和思维训练。如: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脉络层次及每一段之间的小层次及层与层、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设置为: 1、 分析第五段的层次。 2、 分析第六段的层次。 3、 分析第七段的层次。 4、 分析第九段的层次。 5、 分析第十段的层次。 6、 分析第一、二段与后面六个段落的关系。 7、 分析第九、十段与前面六个段落的关系。 8、 分析赵州桥与泸州桥的位置关系。 9、 分析赵州桥两个段落之间的关系。 10、 分析卢沟桥三个段落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参考余映潮老师给的更改意见之后,将课后的小练笔改为揣摩说明文的逻辑关系(自己以前也是懵懵懂懂的),并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慢慢改变碎问和无效的追问,自己上录像课反复观看和力争改变,写教学反思等方式改正不足之处。 这节课最精彩的细节是: 通过重新上这节课,我明显感觉这节课学生讨论最多,学生最积极参与,学生和老师之间最多思想火花碰撞的地方就是余老师提建议的地方,针对文章的逻辑结构探讨脉络层次之间的关系。学生从不懂不敢说到在老师的引导和提示帮助之下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敢于大胆地与同学争论,进行“交锋”并能够对实用类文本的一些专业术语和基本常识多一层了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