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今天是:
015.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作者:张雯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6/6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015)

 

                 珠海市第七中学   张雯

 

2012年11月19、20日,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培训班第三期活动在珠海市第七中学举行,本次培训重点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我作为培训班的一员,11月19日向余老师和培训班学员以及市、区许多同行呈现了一堂精心准备的《杨修之死》阅读教学公开课,课后,经余老师准确点评、精心指导,于第二天按照新的思路和设计,重新再上一次《杨修之死》。本次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从中受益匪浅。

第一,《杨修之死》原教案设计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杨修之死》,节选自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杨修是曹操的一位谋臣,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可是他最终却因“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丢了身家性命,你能说说这个故事吗?

生:(概括鸡肋事件,明确故事发生的背景)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其实已经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把握情节,理解内容,揣摩人物性格,感受经典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板块一: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杨修之死》是明清时期的白话小说,有一些文言词汇需要积累,下面请大家根据预言读准字音,解释词义,翻译句子。

活动方式:课前预习,完成自学练习,课上检查、订正。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官(    )  恃才放(    ) 军(    )  夏侯(    

害(    )  刀(    )     佯装(    )  食   )

2 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庖官进鸡汤(         )      犯曹操之忌(          )     

 人皆不其意(         )     ④ 其言    (          )     

 其言     (         )      ⑥ 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

①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②(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

③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④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

三、板块二:把握情节,欣赏结构

活动方式: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回答。

1. 概说课文:这篇文章写的是                 (从情节、人物等角度概说)

示例:这篇小说节选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原因,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性格特点,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

或: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而且一件比一件严重,最后触犯军法,为曹操所不容,被曹操杀害。

2. 杨修之死看似由于“鸡肋事件”,用曹操的话说是“造言,乱我军心”,其实

另有原因,文中有一句话进行了高度概括:“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自读课文,研讨以下话题:

话题一:这件事可以这样概括——

话题二:假如不写这件事——

说明:设计话题一是为了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试给每个小故事拟一个小标题。示例:“改建园门事件”、“分食酥饼事件”、“梦中杀人事件”、“告发曹丕事件”、“教植斩吏事件”、“教植作答事件”、“鸡肋事件”

在此基础上,可以适时提出一个小问题:插叙的六件事如何分类?

明确: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属日常生活范围,另一类属于政治活动范围。

设计话题二要让学生明确本文运用插叙手法,用多件典型事件写多个人,每一件事都从一个方面或角度表现人物性格,推动人物命运发展。作者按照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顺序安排内容,从日常生活范围到政治活动范围,生动地反映了曹操待人接物常以小慧售其奸,故意乱人耳目,每次都被杨修揭穿,而杨修逐渐深深卷入宫廷斗争之中,必将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为曹操所不容,因此操“此时已有杀修之心”

插叙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中心人物或事件的必要补充,是课文的核心所在,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杨修、曹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值得品味

同时,本文在顺叙的同时运用插叙,可谓“冰糖葫芦式”结构,由大小故事连缀而成,这样的结构平淡中蕴涵美,使文章结构紧凑严谨,激发读者的兴趣。

四、板块三:分析人物,品味词句

 活动方式:学生再读课文,分组、分工共同思考、品析。

1. 主问题:杨修是怎样的一个人?

    抓住典型事例,结合人物的语言、行为,揣摩细节描写的妙处,分析杨修的性格特点。

    示例:“修入见之,竟取匙与众分食讫。”这一句中“竟”和“讫”两字用得好。杨修的聪明之处在于:把“合”字拆开来读,明白曹操的意思,不过他胆子也太大了,竟然把塞北送来的酥全部分吃完了,表明他为自己正确解读了曹操的意图而得意洋洋,行为放肆的性格。

“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惟修知其意,临葬时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操闻而愈恶。”这件事中,曹操想杀一儆百,杨修点破这一骗局是出于正义和对死者的同情,众人皆醉他独醒。“指而叹”通过动作和说话语气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杨修狂妄轻率,口无遮拦,不讲策略,不看场合,而一个“闻”字表明此时杨修已经让自己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杨修是一个恃才放旷、狂妄轻率、才思敏捷、卖弄聪明、料事如神、目中无人、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耍小聪明的人。

2.自读课文,试分析曹操、曹丕、曹植、吴质的性格特点,写出百字左右的小短文。

示例:曹操在梦中杀人事件中,“恐人暗中谋害”“佯惊问”“痛哭”,表现他虚伪狡诈,他对杨修的“恨”是逐步升级的:“虽称美,心甚忌之”,“曹虽喜笑,而心恶之”,“操闻而愈恶之”,“愈恶”,“大怒”,“此时已有杀修之心”,最后借“鸡肋”这件事杀掉了杨修,表现他深谋远虑、心狠手辣的性格。

小结:本文语言凝练简约,作者尤其擅长不动声色地妙用“一字、一词、一句”寄寓褒贬之意,揭示出人物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人物性格全凭那“一言一行”而出,不刻意描摹,而人物个性纤毫毕现,真是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不仅可以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行动等刻画,还可以通过典型事例表现,因此我们平时写作时,也应大加借鉴。

五、布置作业:

杨修到底死于什么原因?将题目《杨修之死》的“之”字换一个字,表达你对杨修死因的看法,从中得到的启示。

﹝点拨﹞冤 、找、想、该、必、妒、惨、屈……

 

第二,  余映潮老师评课

《杨修之死》的教学设计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是处处有抓手,学生能够抓住它,而且能够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比如积累词语,疏通课文 就抓住了词语,进行了注音,解词,翻译的工作。把握情节,欣赏结构抓住了一句话“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用概括用概说的方法,来解说数犯曹操之忌。这就是抓手,抓得住,说得开。然后有一个很好的小话题:假如不写这个事怎么办?又是抓手。不写这件事怎么办呢?就是某一个方面不能够表现杨修性格,不能够表现曹操性格。话题二:杨修的恃才放旷表现在哪里?又是抓手。一直到最后,杨修之死的之可以换一个什么样的字。就是为数不多的让学生实实在在开展活动。像这样的课是比较深入的,老师是比较得体地进行教育,什么叫得体呢?就是得其文体。

这节课的弱点表现在不够深刻,文学赏析不强。建议重新考虑方案,上得简单一些,深刻一些。字词教学部分保留下来,然后引入很简单的一个话题,第一 微型话题欣赏:杨修被杀的原因。老师概括的或者是同学们达到的那种深度就是到数犯曹操之忌,事实上不是这样,杨修被杀的原因,是他介入了政权斗争。第二,微型故事欣赏。

精读第四个故事,品析这一段里面最关键的一个字“告”,还有波澜的欣赏,人物关系分析等。不仅仅把难文的深度上出来了,美度也上出来了。而且在教材处理上,简洁,明了。

              

第三,《杨修之死》新教学设计

一、 导入新课。

二、 字词积累。

(以上两个环节基本保留原教学设计内容。)

三、把握情节  欣赏结构

1、师:从题目不难看出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杨修之死的原因,那么我们就来赏析微型话题:杨修死因。杨修真的是因为“鸡肋”口令看透曹操心思后以“霍乱军心”之罪而死吗?此处作者设置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吸引我们深入阅读。

    想要弄清楚答案,还是要从读懂故事入手,文中一连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七个小故事,请大家默读课文,结合故事内容想一想,谈一谈:杨修被杀的原因。

生:从梦中杀人事件中我看出杨修指出曹操杀人的真正动机,得罪了曹操,让他没面子,杨修是因为正义而被杀的。

生:从告曹丕事件中我看出杨修做事鲁莽,不计后果,反被别人陷害,他是因为轻率鲁莽而死。

生:从一盒酥事件中我看出杨修卖弄聪明,目中无人,他是因为恃才放旷而死的。

生:我发现后三件事,杨修都卷入了曹室的争夺世子的政治斗争中,曹操先立曹植为世子,后不喜欢他,要立曹丕,当然要杀杨修,铲除异己。

师:大家的分析由浅入深,真理也是越辩越明。

师:所以杨修死因鸡肋事件是直接原因,而介入最危险的政治斗争才是根本原因,而曹操的“忌”绝不仅仅是妒贤嫉能,也不仅仅是杨修恃才放旷,最可怕的“忌”恰恰在于杨修参与了曹操家族的权力斗争。至此,悬念才得以解开。(板书)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在情节设置、结构安排上的巧妙,你能说一说吗?

   顺叙插叙结合     跌宕起伏    精巧严谨

   插叙是对中心人物或事件的必要补充,使文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独具匠心,当我们在写作中运用多件典型事情表现人物性格是,可以借鉴。

四、品析语言   揣摩人物

1、师:杨修是介入最危险的政治斗争中而被杀的,这个故事中最精彩、最能体现政治斗争险恶的就是告曹丕事件,下面我们就来精读第七段,进行微型故事欣赏。老师给大家选了四个欣赏的角度,你们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研读、思考,并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一个字;欣赏文中的波澜;第一句的表达作用;吴质形象欣赏,学生思考,写作。(5分钟)

   师:有一位文学评论家说,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是,要真的读出点韵味,却又是非常之难,作家真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我们就来仔细地找找作家在字缝里渗出来的真意。

1)“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一个字”

    学生可能会分析“密”“径”“恶”,引导学生注意“告”,告有报告、告发、告密的意思,杨修竟然在父亲面前告儿子,他凭什么告?因为此时曹植得势,就大胆妄为,毫无顾忌,杨修在政治斗争中的头脑简单、幼稚无能在这个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还可以看看第八段、第九段都有一个“告”字,其中杨修都处于极其不利的严峻形势,这些叙述、描写实际都是为杨修最终被杀埋下伏笔。

  师:罗贯中是刻画人物的高手,从第7段带动全篇,请大家抓住杨修的语言、行为、细节描写中的关键词语,说一说:杨修的恃才放旷表现在哪里?

   出示例,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生: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这是语言描写,“岂敢”二字用得好,杨修把酥分吃完已经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还用反问语气对曹操这样说,更表现杨修狂妄、自作聪明。(师:你认为杨修说这句话是什么语气和心理?引导生答表面委屈,心理得意洋洋。请生试读。)

生:指而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这是动作、语言描写,杨修在大庭广众之下,名目张胆地揭穿曹操内心的隐秘,充分表现曹操的虚伪狡诈,杨修的狂妄轻率。(师:请生试读,可加“唉”“摇头动作”,读出杨修的恃才放旷。)

师:本文语言凝练简约,作者尤其擅长不动声色地妙用“一字、一词、一句”,抓住细节描写,形象生动、深刻准确揭示出人物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真是耐人寻味、令人深思。

2)、“欣赏文中的波澜”

    学生回答,主要能说出大致情节及变化即可,引导学生明白小说要想吸引人,就要让情节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在情节的发展中展现人物命运的兴衰沉浮。

3)“第一句的表达作用”

   强调“常邀修谈论,终夜不息”,是看似简单、毫无褒贬的一笔,却是重要的细节描写,刻画了人物在险恶的宫廷、严酷的政治斗争中毫无戒备、狂妄轻率的典型形象。

4)吴质形象欣赏

   引导学生结合故事分析,表现了吴质的镇定自若、老谋深算,以及对形势正确的推断。更重要的是作者塑造吴质,与杨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杨修的轻率、鲁莽。

师:通过刚才的研读,我们至少学到了以下这些小说的知识:情节波澜起伏;只言片语刻画鲜明人物形象;悬念、对比、反衬手法,为以后品读文学作品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拓展延伸  质疑问难

   大家可能在阅读中还有不少疑问,我们还是按平时上课的惯例,留给大家质疑的机会,提出你的疑问?

 1、杨修很有才华,能猜透曹操的心思,难道他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会引起曹操的嫉恨,导致被杀的危险,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

 2、曹操不是早就要杀杨修吗,为什么最后要厚葬杨修?

 3、杨修真的有才吗?

 4、杨修如果在刘备、孙权手下还会因才被杀吗?…….

师:大家的问题非常好,这些都是属于你的、独特的阅读感悟,弥足珍贵。可是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就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自己去寻找你心中的答案,欢迎你们撰写小的品论性文章,拿来和老师一起分享,我希望其中有几篇是写“告”字所表现出的深刻内涵。

 

第四,收获体会

两天之内要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上同一篇课文,难度可想而知,这

是我十五年教学生涯中不曾面临的挑战,但经过余老师高屋建瓴的指导下,我很高兴地做出了新的尝试。对比两种教学设计,我感到余老师提出的方案最精妙的地方就是化繁为简,简明深刻。一个微型话题:杨修死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理解文章所包含的深刻内涵,自然贴切,层层深入,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抓得住同时又展得开。一个微型故事赏析,抓住课文最精彩的段落进行精读细品,为学生提供的四个思考角度切切实实地将学生引进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把文学赏析能力的培养、训练落到实处,起到良好的效果。我还有一个切身感受,教学设计简明、精巧了,老师上课的头绪减少了,反而更轻松,更容易把握教学重点和节奏。

这两天的经历,这两节课的磨练,对我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以说比以前两个月、甚至两年的收获更多,感谢余映潮老师的指导,感谢培训班提供的学习机会,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不断努力,不断提高,积累更多更精妙的阅读教学技巧和艺术。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