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今天是:
018.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作者:郭晓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6/27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018)

 

珠海九中   郭晓东

 

余映潮老师第一次听我上课,我就上了这篇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当时我自信满满,刚刚在市里一个比赛里得了个奖,心想着余老师会怎样表扬我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学习目标有三个,其一,巩固积累常用文言词汇。其二,通过诵读,培养语感。其三,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学习的重点是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学习的难点是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学习的方法是朗读法和合作讨论法。学习过程这样安排,首先课前预热:与学生进行课前互动,听音乐,欣赏明月的图片。接下来导入,进入课题,然后是五个教学环节,环节一、反复朗读,熟悉文本;环节二、咬文嚼字,理解文本;环节三、合作探究,品味文本;环节四、走进生活,运用文本;环节五,掌握方法,背诵短文。最后是作业布置:①课外搜集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名句。②默写《记承天寺夜游》。

这节课非常顺利,由于我上课风格激情澎湃,所以学生的听课效果也非常的好。但是当我们都讲完了课,余老师给我们评课时,我的心情跌入谷底。余老师的评课非常简练。首先,优点。上课过程流畅。老师的个人素质不错。其次,存在的问题。第一,上课环节多。五个环节的一节课让学生眼花缭乱,而且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因为时间不充裕而不能深入开展,容易蜻蜓点水,只走过场。第二,话题设计过于宽泛。“‘闲人’体现在文中哪些词句?说说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话题让学生谈“苏轼”其人,使学生无法深入文本,而且脱离了文本。进一步看,苏轼本身就是“说不清楚”的人物,这个问题实在太宏大了。建议修改。另外,有一个环节是现在语文课的通病——“环节四、走进生活,运用文本”。这个环节可以删掉。“面对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我想对你说……”这样的所谓语言训练,是引导学生没有根据地给“课文和人物”贴标签。这种定性的评价只能局限学生的阅读和思维。

余老师的评价,让我领略了“当头棒喝”。沾沾自喜的我开始清醒过来。在余老师严肃的目光里,我分明看到“忧虑、真挚和疼爱”。现在的集体备课和公开课,已经很少有这样“说真话,说实话”的场面了。听惯了“歌功颂德”的套话和空话的我们,听到余老师“一针见血”的点评,真的会有些不适应。甚至会觉得“颜面扫地”。不过,当自己反复回味余老师的“点评”时,我那颗“贡高心”褪去了华丽的金色,泛出了血色,开始有了“生命的震动”。余老师给我三点警示。其一,语文课环节要少一点,内容要集中,重点突破,反复训练。其二,话题设计既要结合文本,又要针对学生。给学生抓手,扎根文本的话题,才是富有语文味的、扎扎实实进行语言训练的“好话题”。其三,课堂活动的设计一定要有明确的训练目的,不可“邯郸学步”、“人云亦云”,最后“不知所云”。

真的有些脱胎换骨的感觉。那天晚上与余老师一起用餐,余老师更是鼓励我要多读书,多研究,不要停止思考的脚步。余老师“充满深意”的鼓励更加让我懂得有人在教学上及实地给你“当头棒喝”是多么幸运。不过,余老师也有温情款款的一面。在我们面前,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可敬可爱的长辈。201211月,我即将参加广东省语文教研室举办的一个“古典诗歌教学展示”活动。我要代表珠海市上一节公开课。临近赛课,正赶上我们“余映潮教学艺术学习班”开班。那天,余老师上了两节课——《乡愁》和《孤独之旅》。上完课,我们仍然沉浸在文学的诗意中。余老师十分坦诚地询问我,“今天的课怎么样?”我回答道,“两节课都非常精致,很有诗意!”我就借着这个机会请教余老师。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学习目标有两个:第一,了解作者的生平、诗歌的创作背景。准确流畅地诵读这首诗歌。第二,通过朗读、概括梳理诗歌思想内容与情感。学习重点是了解作者的生平、诗歌的创作背景。准确流畅地诵读这首诗歌。学习难点是通过朗读、概括梳理诗歌思想内容与情感。教学准备有背景音乐和PPT课件,教学过程这样安排:首先导入看屏幕,阅读资料:资料1(一组战争的数字)和资料2(一名伊拉克少女的日记)引入课题。接下来熟悉背景,阅读准备出示作者资料阅读书下注解①。然后是本课的三个活动:活动一,读好一首诗;活动二,梳理一首诗;活动三,背诵一首诗(作业)。

余老师很认真地阅读了我的教学设计。他指出两点。首先,创新不够。对于诗歌内容的把握还不够独到。需要进一步搜集资料,写出扎实又灵动的诗歌赏析。其次,活动的设计不够具体。要努力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实际设计活动的具体环节和指令。考虑每个环节的细节。余老师还嘱咐我,多阅读资料,他会将他搜集的关于《石壕吏》的资料由学习班班长刘芳老师转交给我。此时此景,此情此语,萦绕心头,弥久不散。

铭记于心的除了余老师的谆谆教导,还有他的对语文教学的钻研精神,更有他对于教书育人的深沉的爱。余老师常说“我们四个学期的每次聚会,都是我们的节日”!这是所言不虚的。余老师四个学期以来精心准备、认真上课,让我们这些年轻人享受了语文教学的“精神盛宴”。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基本训练是从余老师的课堂上习得的。这是最后一次作业了,留给我的更多是不舍。我真希望与余老师每个学期的“约会”会继续下去。但是,相聚和分离又有谁能决定呢?我冒昧地地总结一下两年来的所得。供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1准备

面对学生,要深入研究学生特点,全面把握学情。

面对文本,要反复朗读文本,自主解读文本,以阶段性地写作“文本赏析文”的方式,不断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并且积累珍贵资料。

系统阅读教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思考教材的使用和处理方法。

关键词2梳理

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梳理学情,深入把握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方向。

其次要梳理教材。每篇文本,我们可以教什么,有哪些亮点,有哪些难点,都要从“语料”的角度进行梳理归类。

再次,要梳理资料。订阅语文教学的主要杂志,对每一期的杂志内容进行梳理归类,按照课文篇目编写杂志信息目录,用好资料,活用资料。

最后,制作课文的资料卡片。

关键词3研究

作为语文教师要坚守自己的“主体性”。时刻铭记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性”作用,一定是在教师“主体性”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成就的。这样,教师就要以“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教学。教师要时刻把握语文教学的最前沿,成为教学对象和教学载体的研究专家。

语文教师要以“实践+反思+总结+创新”作为教学常规行为,不断探索,不断提升。

关键词4写作

语文教师不但是一位传播者、点拨者和演讲者,更是一位写作者、思考者和记录者。写作是深入思考的过程,是爬梳剔抉的过程,是否定并肯定着自己的过程。语文教师就要努力写作,记录下阅读和教学生涯点点滴滴。这是我十分重要的收获。

关键词5训练

训练教师简练准确的语言,训练清晰流畅的思路,训练课堂上机智有效的点评。训练本身还是语文教师课堂设计的“核心观念”。

最后,我要感谢余老师两年来的指导和陪伴,感谢学习班所有学长和袁老师对于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所谓“大恩不言谢”,我会继续努力,将自己的光和热带给蓬勃成长的学生们!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