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今天是:
022.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作者:叶柳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7/24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022)

 

东莞市塘厦三小 叶柳萍

 

20121010日,余老师来三小听我们的课。我上的是三年级下册的《孔子拜师》。

一、这个课是这样讲的: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感受孔子和老子的品行,激发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3.积累一些读书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好学,为人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教学过程:

导入:

1、 出示孔子的名言,齐读,引出课题

2、读准词语

2、 理解词意

 

 

学习活动一:概括一个故事

认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结概括课文内容方法之一:要素串连法

 

学习活动二:聚焦两处细节

细节一: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思考:从这处描写中,我感受到……

(重点抓住“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这几个词语来引导说感受,体会路途的遥远,一路上的艰辛,以及孔子求知若渴,有毅力的品质。)师相机板书:求知若渴 有毅力不怕苦

提醒学生及时在关键词语旁边做批注。

小结读书方法之一:边读书边做批注

 

细节二: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思考: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        )的孔子;

               我仿佛看到了一个(        )的老子。

小结读书方法之二:抓住细节描写认真体会

 

学习活动三:品味一段对话

1.出示孔子和老子相见时的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

2.品析词句

细细读对话,思考:在对话中,我发现孔子……

                             我发现老子……

(重点理解“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体会。)

3. 对比理解一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这两个词互换好不好?为什么?

4.全班分角色读好对话

 

学习活动四:欣赏一个结尾

1.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2.初识写法:这个结尾在整篇课文中有何作用?

(叙议结合,画龙点睛)

 

 

二、 余映潮老师的评课要点:

(一) 从一节好课的四要素来点评这节课:

1.教学铺垫做得好:人物简介 字词过关

2.从四个环节展开教学:

1)概括一个故事:这个环节老师处理得比较聪明。因为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所以老师给了一些铺垫语,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补空白。引导学生通过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三个要素来概括课文大意,点出概括文意的方法。此环节体现了集体训练时间很充足。动笔训练也做到了。

2)聚焦两处细节:这个环节的精读训练处理得很好。课文这两处细节找得很准,通过这两个细节进行品词论句,贯穿批注,训练学生理解能力,教会学生做批注,重积累训练和动笔训练。

3)品读一段对话:也是立足于精读。稍有不足的是两个教学环节都使用:我感受到……,在这个环节可以稍作改变。

(4) 欣赏一个结尾:可以欣赏句式。

 

(二)新方法展开教学:

第一大环节:扩写课文标题(这是训练文意把握的教学手段之一),让学生运用文中高雅词汇进行扩写,既训练了概括能力,又训练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能够扩写到350字就足够了。

第二大环节:精读,品析第2

采用“一段5学“的方法来展开教学:

1、 学概括

2、 学分层,说说2层的意思。

3、 学字词,抓住本段一些重点词语,如: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迎候等等。

4、 精读字词的表现力

5、 学知识:对话在文章写作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作者利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细节处理手法。

 

三、 修改后我再上这个课。

这个课的最精彩的细节是:精读,品析第2段的教学环节的设计。采用“一段5学“的方法来展开教学:一学概括;二学分层,说说2层的意思;三学字词,抓住本段一些重点词语,如: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迎候等等;四学精读字词的表现力;五学知识:对话在文章写作中的作用,让学生明白作者利用对话展开故事的细节处理手法。在落实这“一段5学”的过程中,学生动心、动口、动笔,有精读训练,有动笔训练,有集体训练,更有丰厚的课堂积累。学生们虽然对这种“训练”式的课堂教学有点陌生,但在整个课堂上,学生们都是在动的。他们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较好地完成了这个精读环节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的长远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模式和创新的理念都是极好的。如果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够如此扎实地训练,如此扎实地读书,那对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都是有着莫大的帮助的。

感谢师傅的赐教和引领!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