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
|
028.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杨林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7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028) 东莞市塘厦镇林村小学 杨林玲 2012年10月8日,我在本校电教室上了《秋天的雨》一课。在这节课中,我是这样设计及执教的: 一、简导入、查预习。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二)跟随老师板书并齐读课题。(板书:秋天的雨) (三)检查预习情况: 二、知秋意、赏秋色。 (一)自由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在文章中,作者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 出了他的感受,请默读课文,把相应的句子画下来。 (二)小结:秋雨是一把钥匙,秋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雨藏着好闻的 气味,秋雨吹起金色的喇叭,告诉大家秋天就要来到了。这些句子可真有意思,你发现他们是每节的哪一句吗?(第一句) (三)把每一节第一句连起来读一读。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真能干!一下 子把主要内容抓住了。(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初读课文时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情况,根据三年级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学生应该很容易找到答案,或者经过补充将问题说完整。)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设计意图:通过想像提高孩子对文本的感受力。在孩子难以理 解的地方,在孩子进行想象后通过课件把课文中的文字用图象表现出来,同时向学生渗透了背诵的方法的技巧。) 三、品秋香、听秋声。 (一)请同学们根据这种方法学习第三、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读懂自然段的要求: 1.这段总的写了秋天的什么?用“——”画出。 2.分别具体地写了哪些景物?用“△”画出。 3.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用“﹋”画出。 (二)学生默读、并自学。 (三)学生汇报自学成果。相机教学“你挤我碰“并简单向学生渗透拟人的修辞手法。“你挤我碰”是形容人的,现在用来形容果子,这种手法叫做拟人手法。它可以使文章更生动有趣。(设计意图: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因此,要给学生明确的提示,让学生学会理解进而欣赏、模仿这种艺术化了的语言。) (四)引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背诵课文。 四、抒秋情、写秋风。 教师小结:古往今来,秋天是一曲唱不完的歌,是一首诵不尽的诗。古人曾留下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等千古名句,同学们,拿起我们的笔,去描绘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吧! 小练笔:如果以秋风为线索,或者以秋天的阳光为线索,又可以怎样写呢? 余老师是这样评我的课的: 优点是:问题问得好“第一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使学生去发现总起句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过当堂背诵的形式在课堂中扎实地实现了学生的积累。集体训练在大量的读课文、划句子、作笔记中得以实现。动笔训练能结合课文内容安排了拓写训练。 优化点:同样是精读训练没有体现出来。要把概写一笔后细写几笔的文 章特色,让学生品读出来。这篇文章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文章,也要向学生交代清楚。 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这是一篇美文。教学资源丰富。首先它的层次分明,可以试着让学生划分层次。其次结构整齐。每段都是先总起一笔后细致的描写,是很适合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写作方法。其次文章语言优美,适合学生积累背诵。最后,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不容忽视。 根据老师的建议、修改后。我再上这个课是这样的设计: 1 美说“秋天的雨是怎样的文章”,让学生体会文章“咏物抒情” 的写作特色。在美说中受到启发。 2 美读“我发现了……”让学生试着给每个自然段划分层次, 体会总起句的作用,学习概写一笔后细写几笔的表达形式。 3 美析“我读懂了……”让学生自由地读,重点指导好两句对 称句和拟人句。 4 美诵“我会背”凡是美文都要背诵,这是学生积累的一个重 要方式,同时也达到了集体训练的目的。 这个课的最精彩的细节是: 通过“我读懂了”这一教学环节,把精读训练体现出来了,让学生在品读中把握概写一笔后细写几笔的文章特色。并能过朗读和背诵文章的最后一段,把“咏物抒情”的文章特点,向学生交代清楚。 我的感受: 经过不断的学习,我对教材的欣赏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并在实际的教学中认真向老师提出的“目标明确、课型新颖、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读细腻、活动充分、评点精美、积累丰富”的要求进行备课、上课。同时认真整理好每次老师对学员的评课记录作为自己的资料。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学以致用的水平,牢记课标的要求,牢记老师的教诲。加强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 杨林玲 2012年12月2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