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
|
030.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黄春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7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030) 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 黄春平 2013年12月19日,我校余映潮工作室开展主题为“教材研读与教材处理”的培训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有幸且怀着忐忑的心情在余老师面前上了一堂课,课题是初一上学期的一篇神话《女娲造人》。 当初接到上课任务之时,我拿着教材斟酌了许久。到底要选一篇什么样的课文,上一堂什么样的课才能得到学生和余老师的认可。也许是偶然灵感的触发,我发现《女娲造人》这课课后研讨与练习一当中这样说道:这篇课文是根据《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改编的,同学们看看课文丰富了哪些内容,哪些地方最见出作者的想象力。 “改编”和“想象力”不正是这节课的亮点吗?尤其“想象力”也正是这个单元的一个重点。灵感就在这一刻触发。 经过长时间的设计与修改,再设计再修改,这节课的教案终于敲定下来。19号下午第二节,我走上了讲台。 这节课我把它分为四个板块。 活动一为“默读课文,复述情节”部分。我先在白板上展示出这节课重点字词的字形和字音,并且让学生齐读积累。之后我给出两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完之后我回到活动主题上,找出几个学生让他们来复述故事情节。 活动二为“比较阅读,丰富内容”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我先抛出一个问题“在《风俗通》里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基础上,本文丰富了哪些内容?”之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对《风俗通》短文和课文进行对比阅读。最后学生发言得出答案——丰富了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2.人类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3.女娲的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的情绪。答案出来后我顺势点拨为什么读《风俗通》索然无味,而读本文饶有兴趣?这就是想象和扩充的魅力。 活动三为“抓住细节,分析人物”部分这一环节是这节课的主要部分,也是这节课的亮点。我在白板上展示出一个主问题“文章的主人公女娲在你心中到底像一个人,还是像一个神?如果像人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像神又是一个怎样的神?”并且让学生在文中找根据。3分钟的思考后,学生们一一发言,从各个角度来阐述女娲像人抑或像神的根据。之后在学生们回答的基础上一起归纳了女娲亦人亦神的形象。 活动四为“发散思维,展开想象”部分。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对女娲造人,怎样造人,另做一番想象,并且写出来读给大家听。这一环节极大的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5分钟的构思之后大家都争着发言。这也极好地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既可以充分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又让大家在课堂上练练笔,一举两得。 课后,余老师对我的课进行了点评。 他首先肯定了我的优点,发掘我的亮点:设计巧妙的思考题让学生遍读课文,善于利用教参来设计教学内容,能够利用课后练习设计细读课文的活动。他认为活动二对比分析课文和活动三分析女娲形象这两个环节设计得较好,让学生能够充分的融进课文中去读、去思、去写。 其次,指出我这节课存在的弱点:整堂课没有进行朗读体味,以至于课堂教学中太平淡,教学节奏基本上没有变化。 再次,余老师对我这节课进行了课文深读的指导:应着力地去分析故事中的“描写之美”。 最后,余老师给出了他对该课文的教学创意。 第一、在上课之初老师应该给出背景材料——女娲造人的神话是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作出科学的解释,而人类又想要掌握自身的起源,就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第二、设计让学生充分朗读的环节,这个环节要十分中左右。让大家在都当中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情趣美。 第三、设计“写读十分钟”环节,让学生诗意地写,并且在句子当中用到“女娲造人”这四个字。 第四、再次朗读第五——第十段,感受女娲造人之后“人”表现出来的欢欣的场景,以及体味女娲这个母亲的形象。 第五、品读10分钟(2----12段)品读课文中的描写美。 当余老师展示出他的教学设想之时,我才感觉我对课文的研读是如此的肤浅。余老师通过一个“读”贯穿了整堂课。“认读十分钟”,既让大家在读当中了解了全文的大意,还能初步的感受文章当中语言美、情趣美、人物美。“写读十分钟”让大家诗意的写感受,这又进一步的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这一环节的出现不光立足了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读写的结合让课堂富有层次感。“品读十分钟”抓住文中描写的句子来读,读出课文的描写之美。这一环节又在上一环节上提高了一个层次,也是整堂课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课文中的描写句子很多:有环境的描写,有人物动作、神态和心理的描写。对这些句子进行赏析,可以进一步分析女娲这一亦人亦神的形象。也能在这样的赏析当中提高同学们阅读现代文、解答现代文的能力。 这一创新设计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这一设计既立足了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让学生在45分钟里大有收获。又把课堂充分的还给了学生,让他们真正的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这次活动让我收获颇深,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就像余老师所说的,这是与我们平时积累不够有关。是的,要想当一名好的语文老师,就一定要在平时做大量的积累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备课时左右连接,得心应手。只有这样才能上出一堂真正具有语文味的语文课。路漫漫其修远!有了这个方向,彼岸就在眼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