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
|
048.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付凤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4/28 20:19:33 | |
---余老师这样教我上《论语十二章》 天津市华辰学校 付凤英 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树枝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最有魅力的地方。能够与名师近距离的接触,亲耳聆听他们的教育思想,目睹他们的教学风采,感受他们的教学魅力,这本身是一种荣幸与恩赐。 我非常幸运的在天津市北辰区初中语文骨干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第四周期的活动中再一次得到了余映潮老先生的亲自指导,回想这段时间的接触,完完全全地没有感受到他一点“名师”的派头,觉得就是一位邻家的长者,慈祥而温厚。直言不讳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智慧与众人分享。 走进经典,与大师对话,聆听到的是智慧的声音,感觉到的是自己的心灵之树在智慧之水的浸润中逐渐枝繁叶茂的喜悦。此次我讲授的是《论语十二章》,翻开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二单元的《论语十二章》大家就会惊喜的发现这一次新修订的内容很接地气。由原来的十则删增修改为现在的十二章,从内容让少了一些道德伦理的说教更多了一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指导与引导。我想对于刚刚步入初中大门的孩子来说犹如指路的明灯,让他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 赵普曾说《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梁漱溟说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论语》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在他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就不枉费专家学者对教材的精心修改。 初教《论语十二章》时就带着敬仰之情细读文本,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言说为一个五千年的泱泱大国打开了先知之门,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不靠金钱不依权贵却使得门人三千贤士七十二心甘情愿追随他到老;他是中国教育的先祖他总结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难怪被称之为“圣人”。高大的孔子在历史的深处向我们走来,把五彩的世界和历史连接在一起,为我们奉献了《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两千年以来中国政治与社会伦理的基石;是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一把钥匙;是影响人类文化的一百本书之一。堪称经典。圣人的一言一行,经典的字里行间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它记言简洁,全文以只言片语表现孔子及其弟子的学习、生活、做人的方法态度,处世立业的观点及风格,堪称语言的典范;描写简练,对中心人物孔子的思想性格的描写用语十分简洁;句式多样,使人诵之朗朗上口,叠句重语,令人寻绎不尽;修辞多种,综合运用排比、反问、比喻、对偶、顶真等多种修辞手法,表达如行云流水,从中享受到我国古代汉语语言的典雅美;再加之哲理化的格言警句,使之说理深刻透彻、别具一格;成语的哲理化,这些成语言简意赅,隽永有味,至今还广为流传的如曲肱而枕、富贵浮云、三省吾身、见贤思齐 、箪食瓢饮 、笃志好学等。美点多多,这么多的美点,一节课怎样解读完毕,成为了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 更何况本文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面对文言文的学习应该不陌生,即便掌握得不是十分好,凭借书下注释理解课文应该不成问题。但面对没有情节、没有故事,有的只是片言只语,况且又没有层次、没有条理;语言深奥,仿佛均是讲大道理的名言警句,真是离他们的世界太过遥远,缺少亲和力的《论语》;想说爱他又太难!如何浅文深教?成为了摆在我面前的又一道难题。 细读了余映潮老师论著以及关于先生关于《论语》的教学设计后,感觉有仰望星空之感。针对北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且考虑到学生已经学习完此文,并且进行了期中考试。所以从板块一:说文解字入手,感知课文内容。这个板块中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按顺序朗读课文二是不按顺序朗读课文。旨在帮助学生从内容上感知课文。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虽然学生学过考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营养部分所剩无几。原以为按内容分类后不按顺序朗读这一环节不成问题但还是纠缠了十多分钟,就像余先生所说方法直露,没有铺垫与暗示“说文解字”形同虚设。而且出现了话语量增多的问题,我想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与我的设计环节有很大关系。 余老师的指导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最重要的,还是让自己潜下心来,深入地研读文本,走进文本,才能带领学生在文本中自如地畅游,才能从文本中汲取到更多有价值的语文素养。余老师从字词教学、语文朗读、教师范读、知识积累的角度进行了细致的教学观察,最让我感动的是利用课余间隙,余老师还亲自示范帮我修改教学设计,望着满头白发的长者内心除了感激以外更多的是愧疚与自责,教学是个细活,一点都马虎不得。在课堂教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也都有自己擅长的某个方面。对于我的不足的不是回避,而是要细细地加以研究。自己而言,对朗读教学、诗歌教学、作文教学一直耿耿于怀,少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余先生自创的教学技法甚多,然而他给我的最大的启迪是——认认真真做学问的态度。 经过余老师的指导与示范,重新设计如下: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5分钟) 1.作者简介 2.介绍《论语》 知其人才能论其事,走进经典,与大师对话,聆听到的是智慧的声音,感觉到的是自己的心灵之树在智慧之水的浸润中逐渐枝繁叶茂的喜悦”。 板块一:寻宝准备 活动一:读顺课文 要求: 1.同桌接龙朗读课文,互相纠错 2.订正字音 3.齐读课文 活动二:读懂课文 要求:同桌互译课文,互相纠错。 教师检测: 教师检测:相关习题以巩固。 读熟了,读透了,读进骨子里就会成为学生的精神营养。因此通过读即自由读、分类读、复原读以达到读熟了读透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寻找《论语》的核心思想、词语的特殊用法、句式的特殊用法、完成成语的积累。通过以上2个环节以期完成教学目标1、2,突破重点。 板块二:寻找宝藏 孔子及其《论语》曾经长期被人神化,其实《论语》是一部内容很平实、很富于人情味儿的充满了人生智慧的书,一部可以用审美鉴赏的眼光去读的书。只要善于读,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一种美的愉悦,而且可以得到很多的人生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感染。 思辨:《论语》的语言美 《论语》的智慧美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总结本文的美点后试着以小论文的形式将研究结果呈现出来。 美点如下: 一、语言的简洁美 (一)记言简洁。 (二)描写简练。 二、语言的音乐美 (一)美在句式多样 (二)美在修辞的运用 三、语言的理趣美 (一)美在哲理化的格言警句。 (二)美在成语哲理化。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七年级的他们,通过合作探究对课文的美点可能探讨的不够深入,可能智慧之点还不能够完全领悟,文字可能很稚嫩但我想通过教师授之以渔,给他们思考的方向的引导,再加之教师出范文,指导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此环节。定会为学生开启一道赏析之门,定会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别样的成功之感,“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板块三:收藏宝藏 活动形式:背诵比赛 分类背诵 接龙背诵 按顺序背诵 情景背诵 捧读《论语》,我们至今仍有许多感动,所以最后以崇敬与感动吟诵课文结束本课。 我想着就是语文课,要紧贴地面行走,语文课就是语文课,需把握它的本质属性,要在语文知识教学、语文能力训练中贯彻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达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功效。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得意得言”;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书声琅琅;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要走马观花;语文课就是语文课,要静心听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