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
|
049.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季树涛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5/7 18:36:35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例 天津市大张庄中学 季树涛 说起参加“余映潮名师工作室”带给我的变化,我可以用“脱胎换骨”来形容。 参加培训之前,我的语文课基本上是处于“自由式”的状态,在我的课堂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诸如“碎问碎答”“脱离文本”“盲目拓展”“教学随意”“课堂低效”以及“教师话语量大”等诸多现象。这些余映潮老师在培训中严厉批评过的现象,我已经处于“无意识”状态。 通过余老师的几次专业培训和“严厉批评”,这些缺点在我们的课堂上逐渐减少并且最终将被克服。 但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成长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3月28日—3月30日,我作为“余映潮名师工作室”的学员代表,到河北省沧州市参加了《中学语文教学》、商务印书馆与河北省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初中同班同篇对课观摩研讨会”,并且在会上执教《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课。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取了“板块式、主问题”的模式,在备课中余映潮老师对我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和最终认可。备课和上课的过程感触颇多,收获颇多。 在最初的教学设计中,我设置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驳论文的基本特征,明确文章观点 找出支持论点的相关材料,学习驳论的方法;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学习文章结构严谨、 逐层推进的论证过程,品味辛辣犀利的语言,分析作者观点的价值与是非。 为了完成这些目标,我采取了“资料助读”和“板块精读”的教学思路。 我准备的“助读资料”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资料一:作家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资料二:作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属于鲁迅晚年的作品。本文体裁是“驳论文”。 侧重于批驳错误论点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 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驳论点。 资料三:“九一八”事变 中日之间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 日军以此为借口,向驻守沈阳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日军9日就占领了整个沈阳城。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事变后,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到1932年1月,面积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日本人利用投靠他们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亡国之苦。 资料四:字词 玄虚(xuánxū):解释一—形容神秘莫测, 使人摸不透;解释二—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掩 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脂(zhī)粉:比喻美化、伪装,用来掩盖事实真相的欺骗手段。 脊梁(jĭ liang):比喻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 搽(chá):涂抹(在脸上或手上等) 前仆(pū)后继:仆,向前倒下;继,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 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诬蔑(wūmiè):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埋头苦干的人,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 拼命硬干的人,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岳飞、文天祥、李自成等。 为民请命的人,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 舍身求法的人,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为追求公平正义,不惜牺牲性命,舍生取义的人,如商鞅、玄奘、谭嗣同等。 “正史”:清高宗(乾隆)诏定从《史记》到《明史》共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即二十四史。梁启超在《中国史界革命案》中说:“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这些资料提前发给学生,既可以帮助学生课下完成预习任务,又可以大量节约课上的学习时间。 在最初的版本中,我设置了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这篇文章的内容值得我们探究 话题:作者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为批驳对象,有什么目的和意义? 资料展示(一) 蒋介石于1934年2月17日《新生活运动发凡》一文中说:“反观吾国国民,颓唐,污秽,散漫,零乱,有如今日,安得不见轻取侮于列邦?” 资料展示(二) 1934年7月,蒋介石又大肆兜售“三日亡国论”,说“现在他(指日本)一切军事的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要充足”,“不仅十天之内,三天之内他就可以把我们中国所有沿江沿海的地方都占领起来,……灭亡我们中国。” 资料展示(三)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曾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 1934年4月,国民党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菩萨保佑”。 资料展示(四) 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说:“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那一天,是鲁迅53周岁的生日。 师生讨论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回击自轻自贱的悲观亡国论者,表达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心,热情歌颂“中国的脊梁”。 这个步骤的设计目的,是要让学生在整体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完成对文意的整体把握;同时,探究作者写作的目的,读出作者的心意,也是阅读的中心任务。 活动二:这篇文章的写法值得我们借鉴 话题:有人说,本文直接反驳与间接反驳相结合,结构缜密,衔接自然,层层推进,无懈可击。请你试做具体说明。 【参考分析】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摆出对方的论据和论点。 文章开头列举三种事实: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事实见之于“公开的文字”,言之有据,事实确凿。其态度是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通过有人“慨叹”,引出本文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3—8):驳斥对方的观点。 第一层(3—5):直接反驳。 作者指出,对方的提法本身就不确切。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都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 文章在指出一部分人“他信力”都已丧失之后,笔锋一转:“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这里的“新生路”,反衬下文的“死路”—“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失掉自信力、发展自欺力,表明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自己的论点。这种驳论证的方法,使文章在从容不迫、层层递进的推理之中,始终蕴含着一种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第二层(6—8):间接反驳。 第6段:在批驳论敌的论点后,作者的目光转向我们民族的历史,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致“笼罩了一切”。然后,作者用“然而”一转,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这一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了我方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第7段:列举古代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论点。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国的脊梁”,作者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8段:列举当今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论点。 作者认为,除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鲁迅在赞美革命者坚定信仰和不屈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 当然,现实生活里的“脊梁”,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也包括中华民族中其他阶级和集团中的杰出人物。 资料展示(五)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地。1932 年1月28日夜间,日本侵略军向闸北一带进攻。驻守上海的19路军在军长蔡廷锴、总指挥蒋光鼐的率领下,奋起抵抗,重创敌人,使之四易司令。上海各界人民组织反日救国会,纷纷参加抗日义勇军、运输队、救护队,积极支援前线。 在这一层中,鲁迅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最后鲁迅郑重宣告:“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观点鲜明,感情强烈。 第三部分(9):得出结论。 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分清是非,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向英雄学习,积极投入革命。同时,重申作者的观点——从古至今都有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文章结尾提出判断自信力的正确标准: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状元宰相”,泛指古今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上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也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这样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与开头“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文章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 驳论以事实为依据,内含逻辑推理,极其雄辩。立论则直抒胸臆,充满激情;排比句式的运用,更增添了文章气势;议论与抒情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驳论文,学习过程中难免有畏难情绪,所以这个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本文驳论与立论相结合、先破后立的结构;同时,理解文章衔接顺畅、过渡自然、层层推进的特点。 活动三:这篇文章的语言值得我们学习 话题:本文的哪些语言特点让你印象深刻?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词句生动,语言犀利;爱憎分明,感情充沛;多种修辞,感染力强。 【参考分析】 1.词句生动,语言犀利。 (1)文章开头部分,“中国人”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字含有“一向”的意思;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唯一”的意思;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 。这些词句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刻画了悲观论者的嘴脸,充满嘲讽意味。 (2)“笼罩”一词准确形象地描绘了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 (3)“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句中“简直”一词,表明作者对“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这一观点确信无疑;“诬蔑”则直言不讳地指出国民党反动派捏造事实、凭空论断的极端错误。 (4)“状元宰相”,泛指古今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也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5)“脂粉”,指的是古今统治阶级的欺骗宣传,尤其是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反动宣传,提醒国人不要轻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表象。 2.爱憎分明,感情充沛。 鲁迅在这篇文章中对敌人深恶痛绝,语言犀利如刀;而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则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一曲高亢激越的“脊梁颂”之后,又热情赞颂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这样字字含情,句句有意,寄托着这位伟大革命作家对革命的钦佩敬仰之情,难能可贵! 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这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谐地统一在一篇优秀文章里,二者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显示出鲁迅语言艺术的色调丰富、绚丽多彩。这也说明,不同的思想感情要用迥然相异的语言才能出色地表现出来。 3.多种修辞,感染力强。 (1)文章题目运用设问修辞,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既点出了当时某些中国人的悲观论调,又表明了作者对这一论调的批驳与揭露,表达作者愤激的情感;同时,这一题目暗示了文章先破后立的写作思路和驳论的体裁。 (2)开头列举三种事实,运用排比、反复的修辞,刻画出国民党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自我炫耀、夜郎自大、软弱无能、仰人鼻息而又自欺欺人、软弱无能的丑态。 (3)仿词的运用产生了辛辣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自信力”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字眼,鲁迅抓住不放,剖析出反动政府没有“自信力”只有“他信力”,而求神拜佛则发展着“自欺力”。 “他信力”和“自欺力”这两个新造词和原词“自信力”对照,生动刻画了反动统治者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丑恶形象,不仅使人耳目一新,而且睿智闪烁、机趣横生,增添了辛辣犀利的讽刺锋芒。 (4)“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一句运用了反问修辞增强了语气,强调没有失掉自信力的大有人在。。 (5)“中国的脊梁”,比喻踏踏实实地为国家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 (6)“状元宰相”、“脂粉”和“地底下”,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亲自到被压在下面的另一个世界里去观察。 这个步骤,是希望通过对文章语言特点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提高学生感悟、分析、体味语言的能力。 而且,为了检验课堂的学习效果,我还安排的一个“当堂测试”的环节。 请解释下面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指所有的中国人)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指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3.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指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4.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指广大人们) 5.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们) 这一检测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厘清易混词语的具体含义,二是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含义丰富的特点。 最后一个问题——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79年前写的文章还有意义吗? 这个环节,主要是想让学生站在教材编写者的角度,明确今天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我以为我的这个设计很全面,但是余老师看后,告诫我:这个设计一节课绝对完不成。他希望我进一步修改。 按照余老师的建议,我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三次修改。 最终,在沧州的会议上,我的教学设计重点保存了两个环节。 话题一:文章的驳论极其雄辩 同学们细读文章“驳论”部分,说说这一部分好在哪里。 话题二:文章的立论掷地有声 同学们精读文章的“立论”部分,说说这一部分好在哪里。 由于抓住了两个重点问题,学生在课上充分分析和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写法,教 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反思,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关注8个重点问题—— 1.关注语言和知识的积累训练 包括生字、雅词、美句、精段的识记积累,文言诗文的读背训练,这其中必然包括教师的范读。 2.关注精读训练 每一篇课文都要设计一个精读训练,这有赖于我们对教材深入、细致的解读。 3.关注主问题的设计 这是关系到课堂中是否存在“碎问碎答”的大问题;同时,主问题的应用,教学活动的充分展开,也可以有效减少教师的话语量。 4.关注学生课堂安静学习的时间 语文课要有动有静,给学生安静读书、认真批注、深度思考、精心写作的时间。 5.关注一次有力度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上要有形式丰富的训练活动,听说读写,手法多样,灵动多姿;要扎实训练、厚重积累,不能操之过急、架空分析、无谓拓展。 6.关注板块的切分和课中小结的写作 在我们的课上,还存在着板块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 每一板块结束后的小结和板块之间的衔接过渡也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我们每一节课的收束,还缺少精致的教师总结,使我们的课缺少回味,缺少意犹未尽的感觉。 7.关注课堂教学效率 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要过多指望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 8.关注教师的教学素养、语文素养和文学素养 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关注学生文学性知识的积累,给学生一些高层次的写作技法之类的知识熏陶与积累。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教学语言要与课文本身的“基调”接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