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
|
050.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靳春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5/14 18:47:36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天津市北辰区实验中学 靳春水 2013年11月22日至23日,余映潮名师工作室暨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第四专题研修活动在集贤里中学举行。本次主题为《文言诗文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技能》,11月22日上午我在集贤中学借班上课,给八年七班讲《湖心亭看雪》 这个课是这样讲的:我设计的课堂分三个板块。读懂文意,品析雪景,赏读雅趣。而每一目标的达成都以朗读课文贯穿。上课初,我大量铺垫作家及背景,让学生知人知事,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开展活动一,朗读,读懂文意。包含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知文意、趣读发现。趣读发现指学生在译读中或许会发现,有些词语在文中出现两次,且两次的词义全然不同。请找一找到文中的一词多义,拿起笔做一做批注。这样既熟悉了课文,又加强了字词的积累。活动二,朗读,品析雪景。找出雪景句仔细品读,哪些词语最富表现力?静静品味写景的精妙,感受作者的情怀,学习白描的写法,这一环节学生品析较为吃力。活动三,朗读,赏读雅趣。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我们感受到了白描手法的神奇魅力,现在让我们把目光由景转向张岱。舟子喃喃说“相公痴”,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余映潮老师对我的评课要点:课堂关注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训练,老师的提问量少,学生的活动较多,对于课堂的利用也较为合理。但是,他也非常犀利地指出,我在课上课文朗读少;课文背读是注重讲解技法但没有提醒学生笔记;课中有小结但没落实,所以这堂课的弱点是美文淡教,教师缺乏指导朗读;美析马虎,笔记指导少,只是赏析技法,课堂缺少美感,优美的文字需要优美语言的赏析…… 余老师的点评让我对于这篇课文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虽然我的环节设计虽然似“板块”,但是缺乏对学生朗读训练、指导笔记、美点赏析却缺乏。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这堂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案,希望活动结束以后,回到自己的班里,再次进行尝试,争取讲课堂打磨的更好。 我采纳了余老师的建议,在铺垫导入后,朗读五遍,字词疏通;奇景美析,美句读背;雅趣品味,手法探析。三个创意板块使原本沉寂的文字一下变的灵动起来,学生们的思维也活跃起来,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开阔起来。从而训练了学生品读的能力。 我认为这节课的最精彩的细节是:奇景美析,美句读背板块,找出雪景句仔细品读,你认为哪些词语最富表现力?请静静的品味写景的精妙,感受作者的情怀。学生找到雪景句后齐读,并引导学生品读。“与”好: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造就了天地苍茫磅礴浩渺的大场景。连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态的融合美,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提醒学生笔记,指导男生读“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这句时,拖长音调,要读出大气、读出浩大的气势来。三个“与”要读得舒缓点。量词好:“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提醒学生笔记,指导女生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句时,要读出轻柔、渺小的味道。“而已”的言外之意即罢了,它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滴水之于浩瀚的大海,一粒星之于深邃的天空,一座山之于连绵的峰峦,一棵树之于无边的森林……使人体悟到:宇宙何其阔大,人生何其短暂!琐事何必计较,心胸尚需豁达!指导朗读:让我们齐读这两句,读出天地苍茫的气势和事物朦胧渺小的轻柔。感受追求与自然融合的天人合一的雅趣。这么融情于景的佳句,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背呢?同学们让我们背起来吧!就这样学生读写背品都得到了训练。 我的感受:经过余老师指点的这节课呈现出了与我之前课堂截然不同的水平和境界。如果不是余老师,我不会深入的去思考这样一堂课,也不会发现自己课堂上的这些问题,更不会精益求精、反复修改几易其稿,从而逼着自己钻研语文课堂教学。作为指导专家,余老师在带来理论指导、课堂观摩的同时,他真正做到了态度严肃,工作严谨,要求严格。让老师们肃然起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