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
|
053.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刘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6/7 18:51:26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天津市北仓第二中学 刘巍 余老师对我们第四次研修培训结束了,但余老师对我文言文教学技能的培训与点拨还使我记忆犹新。 按照预先安排,我在培训的第一天上了《观潮》一课。 对于这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通过研读课文,了解学生的情况等,我在这一课中安排了这样三个活动:读一读、写一写、品一品。 “读一读”中解决读音、节奏、重点字词、特殊句式的翻译等。力求学生读准、读顺、读懂。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以学生对知识的读记为主,现在反思这一过程中忽视了最重要的一个能力的培养,即朗读教学。 “写一写”中设计了这样的一个主问题:“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并展开合理想象,就文中的一个画面写一篇报道”。紧承上一环节的“读懂”,要求学生能写出规范的翻译文。增加学生对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品一品”中“从写作特色入手,说说本文美在哪里。”引导学生从修辞、动词蝉联、层次清晰、侧面烘托等方面赏析课文的语言和章法之美等。 下课之后余老师耐心细致的给我的课“把脉”: 没有作者简介;“读一读”环节中老师应交给学生怎么读,且要长读,舍得给学生时间;“写一写”应该让学生落实到“这个词写得好……”“这个句子写得太美妙了……”;“品一品”中的“第一段美在哪里”,教师视野不宽。钱塘江潮之盛,议论运用了很高雅的手法,如章法,手法,语言之美;下课无小结。教学观察:字词教学课件中没有出现;读一遍太少教师范读没有;课文背诵,课堂笔记没有。最大的弱点是师口难开,不肯指导学生读。 余老师很耐心,虽然是说缺点,但是句句鼓励。看着余老师慈祥的面容我深深体味到了做学生的幸福和快乐。其中很多温馨的画面仍能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先生宽厚而渊博。 在余老师的帮助下我复上了这节课: 首先介绍作者和出处等文学常识。 第一个活动译读大概用时10分钟,主要解决字音、节奏和疏通文意问题,为后面教学活动做好铺垫。 第二个活动品读分别设计了: 背读一段,即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以朗读的形式读出第一段的层次美——概说与细说;读出描写与议论等。进而背诵。 精读一段,即研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以批注的形式标注本段的语言之妙。如动静、动词蝉联、修辞等。再组织学生朗读,要求读出场面的宏大与变化。 译读一段,即利用书下注释翻译第三自然段。点拨特殊句式、“幅”的翻译。 听读一段,即最后一段。教师讲,学生思考、笔记为主。(侧面烘托、风俗画卷、白描手法、夸张手法) 最后小结如下:这四幅画面中既有风景,又有人物活动。风景画与风俗画相融合,人与潮相映衬,共同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正可谓“人借水势更勇敢,水借人势更壮观”。人潮与海潮共同组成了这其实磅礴的“天下之伟观”。 我认为这个课的最让我满意的细节是:精读一段时,课堂上学生深读静思,自行标注、展示交流时也能比较充分的从动词蝉联、动静、四字词语、修辞以及人文精神等方面来说自己对这一段的赏析与理解。学生充分活动,教师也避免了碎问。是很“经济的”设计。体现了余老师常讲的实实在在,重在落实,活动充分等文言教学理念。 复上之后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一篇文言文的每一个段落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各有侧重的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就比如余老师指导下我背读一段、精读一段、译读一段、听读一段,手法变化、内容充实。以前“枯燥”的文言文也能通过多边的手法,充满雅趣与乐趣。佩服余老师超深高妙的研读能力和教学技能,更感动于老先生的诲人不倦。通过这次复上,我发现这对我的语文教学设计理念和课堂教水平的发展与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给了我的课堂教学有一个很好的帮助。 总之,余老师在语文教学方面的全新理念和丰富的教学实践,影响着我,影响着我们这一代语文老师。 感谢余老师! 愿先生永远年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