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今天是:
060.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作者:陈思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7/29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   陈思

 

 

     2013年9月23日,在余映潮老师第五次培训活动中,我讲的课文是文言文的名篇《醉翁亭记》。

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

活动一:读。体会“也”字的妙处。

教学过程:

1.学生齐读——师生对读——再读其中的三句话——颠倒语序后再读这三句话。通过多角度的读书,学生们明白“也”字的妙处是:一咏三叹,回环往复,朗朗上口;景观的目不暇接和思绪的源源不断;摇头晃脑间一个随遇而安,自信乐观的醉翁形象跃然纸上。

2.“也”字通篇都有,共出现21次。生生互动,读2,3段,根据带“也”字的结尾句,概括两段段意。教师明确:2段:四时之景,朝暮之景;3段:滁人游,众宾欢,太守宴,太守醉。

活动二:赏。赏文中之乐。

教学过程:

1.介绍背景,问:“乐”从何来?

2.山水之乐:环境优美;朝暮四季乐亦无穷。

     人情之乐(宴酣之乐):没有物质负担没有生活压力,物质精神均平等

   3.乐民之乐。以人民的乐趣为乐趣,表现了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         

活动三:寻。探寻文中之最。

教学过程

提示:最能贯穿全文的一个字——乐

      最具有韵律的一个字——也

      最用法多彩的一个字——而

      最具有神韵的一个词——翼然

      最能揭示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最能同其乐

      最精彩的结构——宏大到精微

      最变化多姿的句式——

      最简练而生动的描写——

      最具有独特艺术效果的写法——第三人称的写法

 

      ······

教师小结,结束新课。

 

 

 

 

23号下午,余老师对五节课进行总体点评,他谈了五节课存在的共性。点评内容如下:

文言诗文的教学,能尖锐的表现出教师素养的缺陷。五节课的共性弱点是:落实不够。想一想你们这节课积累了什么?训练了什么?具体来说是:

(1)重要作者的背景材料薄弱,缺乏扎实的有厚度的背景介绍。有厚重的教学铺垫,才能知人论事。

(2)朗读的训练方式太少,自己应该有意识的训练朗读,既训练学生也要训练自己,要突破教师朗读的瓶颈。

(3)没有字词教学的落实。比如:积累一词多义,积累近义词辨析等。

(4)教学的逻辑性有问题,只有逐层铺陈才能水到渠成,但在五节课的实际教学中有的老师没有背读训练却结尾背诵。

(5)知识渗透的问题:提炼的精致的知识点要落实在笔记本上,在教学里渗透知识并强化落实。

(6)时间意识表现不好。学生起码得有3分钟才能做出点什么事情来。

(7)集体训练的意识不强。教师要谨记高效课堂的秘诀就是集体训练。小组活动让一部分学生赔时间,集体训练才能让学生缩小差距。

(8)课堂上教师要限制对话的频率,对话的个数。

(9)教师话多是非常讨厌的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话多的原因:教师本身想讲话;个体对话多碎话就多;给学生的时间少教师就得多说话。

     关于我的这节课《醉翁亭记》余老师是这样评价的:

教学设计启迪:读,赏,寻。这是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

教学技巧借鉴:“点”中有“点”,如“点”是第一段,此中的“点”是“也”字的作用。细化,美化,知识化。

教学细节优化:如何化解教学的难点?如赏“乐”字。教学在这里是虚晃一枪。

教学弱点指正:基本上没有深入到课文之美,有一点硬上的味道。原因是铺陈不够(应该进行10分钟的铺垫,例如作者的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等);板块过多。

课文深读建议:《醉翁亭记》的意境美;《醉翁亭记》的镜头美;《醉翁亭记》美段细读。

评点后,余老师给出了这样的教学创意:

(1)背景铺垫(10分钟左右)

(2)理解一篇,全文诵读

(3)美读一段,第三段

(4)背诵一节,第一段开头或者第二段

因为这是一篇鉴赏评论课,所以教学创意应该围绕读、写、议、评来进行,目的在于训练学生在精读课文上学到的东西的运用。基本步骤为:背景铺垫——浅析全文——专题研讨《醉翁亭记》的镜头美。例如大远景——空镜头——长镜头———全景镜头。

在余老师的指导下我重新整理思路,结合这是一篇比较探究类的文章,重新设计了教案,过程如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醉翁亭记》。这是一篇千古名文,我们一起来探寻其千古传诵的原因。

活动一:了解欧阳修。

教学过程:Ppt展示:欧阳修的经历;欧阳修的写作风格;欧阳修写此文的背景;欧阳修其他作品展示

活动二:了解全文。

教学过程:读全文,通过课下小注疏通全文,教师ppt展示重点字词句及文章主旨。

活动三:研讨《醉翁亭记》的镜头美。

教学过程:通读全文:思考文中的镜头之美。

教师提示:大远景,空镜头,长镜头,全景镜头等。  

 

 

 

 

 

 

 

 

 

 

                      《水调歌头》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  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

2、  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

3、  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教学层次:

一、  朗读词文,整体感知;

二、  借月抒情,走进词境;

三、  名句重读,读懂词情;

四、  拓展体悟,读透词心。

 

一、教学导入

师:说起月亮,几乎没有人不喜欢。中国古代文人更是喜欢。有人说,中国人随便拿起一本古人的诗集,抖一抖,叮叮当当地会掉下好多“月”字来。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真的,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啊,好诗多在明月中,诗人都拿月亮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的苏轼的《水调歌头》,看看它将围绕月亮身我们诉说什么。

 

二、诵读品味

1、字正腔圆地读。注意“阙”“不胜”“绮”等字音的准确。

2、有板有眼地读。体会声音形式的有板有眼,提醒注意朗读中的停顿与节奏。

3、有情有味地读。这一环节中,学生先听录音朗读感受,然后自由读,要求读出味道与感觉来。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是在理解词境理解词意之后。

教师预设穿插问题:

①解读从小序入手,问词中借月亮来抒怀作者怎样的情怀。读懂怀子由的思念之情,赏析并诵读上阙中的前几句。(补充作者与子由兄弟情深的资料与词作)

②重点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的含义。

“不关我月,是君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对应“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句的对话练习,来充分理解怀子由的离愁别绪。

③“兼”字告诉我们作者举杯对月,还另有一番感慨在其中。小序中没有介绍,下面老师也给大家读一次《水调歌头》,你从词中去发现。(配乐朗诵)

④赏析上阙,抓住“不知” “归去”读懂词人借月怀的内心祈愿,从 “欲”“恐”的矛盾中,理解作者的抱负及遭遇,从而体会“寒”字背后的愁苦与幽愤。

⑤作者是否一直陷入这样的幽愤与伤感中?从哪些词句中可读出来?(古难全;但愿)

重点读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意蕴和旷达情怀。

(理解: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伤悲,在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三、体悟拓展

1、出示李白的《把酒问月》和《月下独酌》给大家。

比较诗句:

青天有月来几时?

我今停杯一问之。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问:比较中发现了什么?

(有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原来《水调歌头》的问月、舞月、愿月是从“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诗中继承而来,借月亮来抒怀的词作中它确是属于顶峰之作了。)

2、同学们,这让我想起评论家周啸天的一句话:“向上看一首诗的继承,可知推陈出新之妙;向下看一首诗的影响,则可见其衣被百代之力。”词中的更妙处且不论说,就来看看它衣被百代之力。”衣被百代中的被是动词,该读披,披及的意思,换一个成语就是——流芳百世的魅力。想过它为什么会有流芳百世的魅力吗?

(从苦闷的悲观中走出来,到了豁达乐观的人生境界,一位从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的文人留给后人的温暖与美好,慰藉着千年来普天下不得意与离恨的人,超脱的灵魂装着美好的东西就会永世活着。)

3、评述中接着还有一句“好的作品,往往在一个或几个方面给后世之人以启发。”

这就是说好的作品能让我们更好更多地读出自己所思所悟的东西。

(借余光中的诗句脱化一下,来对名句说出你的味道与理解……)

师:点拨长久与婵娟

千年后你的一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轻叩我额头

   “当”地一弹

   挑起回音袅袅…… 我明白

————————————

————————————

4、词读到现在,你肯定相信一种评价了——清代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千古绝唱的中秋月词作,用你共鸣感悟到的情感有情有味地再来读读这首东坡词——《水调歌头》,能背诵就更好了。(配乐朗诵)

五、结束语:

优秀的作品优秀的人值得我们一生用心去读。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去……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遇,让我们都能从心底生发出一个真诚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下课,同学们再见!

 

 

 

板书:

水调歌头

苏轼

                                      

怀子由      离愁别恨

叹人生      失意矛盾      

悟真谛      超然高格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