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今天是:
精读和笔记融合  积累与训练并举——余映潮教学赏析100篇 (081)
作者:陈振林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9/13
 

   精读和笔记融合  积累与训练并举

——听余映潮老师讲《夸父逐日》说说短文长教法

 

湖北  陈振林

 

余映潮先生是全国中语界的大师,我们听他上课,如坐春风。201147日,我有幸又一次听到余老师的课,又一次感受到了大师的风采。余老师上课的篇目是《夸父逐日》,短短37字的小文。在这里,我不想细述余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只想谈谈听课后得到的启发,即短文长教法:精读和笔记融合,积累与训练并举。

以精读为抓手。余老师曾说:“语文老师的第一功夫是读出教材的味道。”这说出了语文课堂的本色。读,识字义;读,解文意;读,知情节;读,析人物;读,品语言;读,生观点。读,是语文教学的真正利器,也是语文课堂走出泥泞还语文课堂本来面目的一剂良药!37字的《夸父逐日》,余老师教学时将自然地分成了三个板块:精细地认读,精妙地朗读,精要地品读。这三步,其实也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的。“精细地认读”板块中,余老师从“认识一种语法现象:省略句”入手,让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故事情节的把握。学生在认读中寻觅语感,在语感中补填省略成份,在懂得省略句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大意。“精妙地朗读”板块中,余老师也是层层递进。让学生读出故事的味道,在读中知道了“故事”;让学生读出分号与句号,在读中知道了“层次”;让学生读出雄壮与悲壮,在读中知道了“情感”。“精要地品读”板块中,余老师让学生品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句话的妙处,借想像,拓思维,懂神话。

以笔记为辅助。精读是抓手,笔记是辅助。余老师的课堂,也让学生学会了记笔记。余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先后动笔记下了“神话”“省略句”“美妙成语”“巧妙结构”“阅读常识”这些关键字词。学生记下了笔记,记住了知识,也学会了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

以积累为方法。“美妙成语”环节,学生做笔记,积累了大量的美妙成语:不胫而走、求贤若渴、饮水思源、无微不至、宾至如归、道听途说、背信弃义、竭泽而渔、化干戈为玉帛……在“巧妙结构”环节,学生积累了故事的常见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在“阅读常识”环节,学生积累了神话阅读经典格言:人类借助神话在幻想中征服自然。以积累为方法,是学生一步一步提高语文能力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以训练为突破。余老师在课堂上,除了积累语文知识,更多地贯穿了语言训练。巧妙地安排语言训练,可以使教学难点得到突破。余老师在“精细地认读”环节中,从“认识一种语法现象:省略句”入手,让学生补充文中的省略内容。这个环节,让学生真正地懂得了什么是省略句,也让学生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余老师从文中拿出“走、渴、饮、泽、至、道、弃、化”八个字,让学生用“成语印证”法理解字义,方法新颖,学生有兴趣,训练增加了强度,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精要地品读”环节中,余老师让学生分析“弃其杖,化为邓林”这句话为什么写得好,先写后说。这一小环节,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扣住了神话的最主要特点,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以补充为妙笔。课堂的结尾,余老师补充了“夸父是谁”这一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夸父是盗火英雄,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播撒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夸父是华夏第一个农业科学家,他追太阳的目的就是测量日影以及黄河涨落的情况。”“夸父,部落的一首领,夸父逐日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次长距离最终悲壮地失败的部落迁徙。”这种以恰当补充资料的方式,更是这节课的生花妙笔,其实是巧妙地将“夸父”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可谓余味无穷也。

短文长教,只是余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中冰山一角。余老师美丽的教学艺术冰山,还等待着更多的语文同仁一起来开发。

 

 

陈振林,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荆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自由写手。

(通联:433300湖北监利一中语文组陈振林013986664880,邮箱  chzhenlin@126.com   QQ53315553)

 

 

                       余映潮课堂教学艺术亮点探幽

  余映潮是语文特级教师,是一个深受广大语文教师喜爱的特级教师。究其原因,余映潮对语文教学不仅有全新的理念,更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每次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他总能为广大语文教师展示“鲜活”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听完余老师的课,总是如沐春风,受益匪浅。现就余映潮课堂教学艺术亮点写点感触。

  一、“美”的舞台

  可以这样说,“美”是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的灵魂。余老师每一堂课的设计都以“美”为原点来构思的。其教学思路讲究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讲究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讲究教学时空的造型之美,讲究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

  例如设计《提醒幸福》,余老师认为其语言与情感的亮点主要表现在语言生动、意蕴丰美、哲理深刻,所以他将这篇美文的教学活动设计为字词品味活动、句段欣赏活动、课文编创活动三个环节,这三环节无一不透着美的气息。教学余光中《乡愁》,余老师引导学生欣赏品析其结构之美、感受其音乐之美,并用歌曲《乡愁》作为课堂教学的收束,让课堂之美回味无穷。教学郭沫若《天上的街市》,他插入了《蝶恋花?答李淑一》这首词,起到了烘托作用,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体味了音乐美,品析了图画美,感受了情感美。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余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美点寻踪:全文美在夕拾朝花、美在性格刻画、美在细节描写、美在情感抒发。

  课堂教学设计美,课堂教学用语也美。教学《七颗钻石》完后余老师小结:读起来,让我们心情激荡;说起来,让我们发现闪光;想起来,让我们思绪飞扬。这,既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小结,更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了自信。

  因为有“美”,余老师的一堂课,就是一首诗,含蓄、动人;因为有“美”,余老师的课就是一支曲,轻快、美妙。

  二、“块”的碰撞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设计以板块式思路为主,一节课就是几个板块的组合,其教学过程就是“块”与“块”的碰撞。所谓“板块式思路”,即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块”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这几个“板块”,它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是有机地整合,其最高境界或者说最终目的便是几个板块的浑然一体。板块式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语文课堂繁杂无序的问题,让教师有一种可操作性,给人以看得见、想得到、用得着的感觉。

  例如教学《夏天也是好天气》,余老师构思了四个板块:告诉大家——读妙文;提醒自己——导雅词;评说课文——品奇字;表现生活——用美句。这四个板块步步为营,有序延展,形成了这篇课文清晰明朗的教学过程。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他将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整合在一起,将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板块:个性化朗读、艺术性改写、对比式评说,极具文学欣赏品位。很多的时候,一篇课文教学设计也可以简单地由两大板块构成:读——理解课文内容;写——分析课文内容。教散文《秋魂》可以,教小说选文《林黛玉进贾府》也行,均可用此由读到写两大板块结构法。

  对于“块”的生成,可以迁移,可以拓展,可以穿插,可以烘托,从而形成一种综合的审美效应,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三、“品”的海洋

  有了“美”为灵魂,有了“板块”做框架,那么完成一节课还得运用手段或方法,这便是“品”——品读、品析。

  余老师的“品读”,其目的是品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当然,“读”的品种不同,目的、作用便不同。教学《秋魂》中的“读”有三步:快速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中速读课文,要求读得有抑有扬,渗透感情;选点精读,读出其中的意蕴。教学《口技》,余老师要求朗读课文五遍;第一遍要求读得流畅响亮,第二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第三遍要求读得层次分明,第四遍要求读得有情有景,第五遍要求读得有急有缓。五遍读好读完,就完成了全文的主要教学过程。

  此外还有极富特色的串读、点读、选读、悟读、比读、联读、类读、练读、演读、写读、背读等,教师能够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也就完成得轻松自如。

  “品析”更是余老师课堂教学的亮点,它是建立在充分的品读的基础之上,注重培养学生的“说”和“写”的能力。比如教学《故乡》,余老师引导学生品析文中之妙:一个场景之妙,两个孩子之妙,三处长烟管之妙,四处老爷之妙,五次无言之妙,第六个孩子之妙,七个苦因之妙,八个单音节动词之妙。教学《荷塘月色》,余老师设计的品析话题有:《荷塘月色》中的写景抒情、《荷塘月色》中的融情入景、《荷塘月色》中的“心情”、《荷塘月色》中的描写手法、《荷塘月色》语言的音乐美、《荷塘月色》的动与静、《荷塘月色》的比喻美、《荷塘月色》的叠词美、《荷塘月色》的画面美、《荷塘月色》的结构美,用文学的语言评点一段话、用绘画的语言评点一段话、用音乐的语言评点一段话、用影视的语言评点一段话……

  很多时候,“品析”借助提问来完成,如:《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试举例说明;阅读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纸船》,并与冰心的《纸船》比较,谈谈你的感受……

  课堂上有了充分的品读、品析,这节课一定是一堂富有生气的、有血有肉的课。

  以上仅是笔者的点滴感悟。

  纵观余映潮老师课堂教学特点,我以为凸显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要:

  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3、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4、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5、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余映潮老师的课堂教学,以“美”为灵魂,以“块”为框架,以“品”为手段,突破了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死板、枯燥的氛围,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长远、全面的发展,给了广大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抓手”,为新世纪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而秀美的广阔天地。   (陈振林)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