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今天是:
094.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作者:王慧卿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9/23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宁晋三中  王慧卿

 

2012年  4月 18 日,“河北师大余映潮语文工作室”第一次活动在沙河举行,此次活动得到沙河市教育局沙河市教师培训学校的大力支持。在这次活动中,我讲了河大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六课《小时了了》。

这个课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教学铺垫:

1.导入:学生复数“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入本文。

2.作者与作品

教学过程

(一)读的清楚 其标志是要讲的清楚

1.教师补充解释重点词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然后找个别学生翻译。教师对学生翻译中出现的字词错误进行纠正并再找学生翻译,最后展示译文,学生齐读。

(二)读的好听 其标志是把握停顿

教师明确:1.顺应语法停顿(句式结构要读清楚)

2.特殊语境的停顿

(三)读的有味 其标志是能品味语言

教师小结

余老师进行了这样的评点:《小时了了》这是一篇精短的文言课文教学。老师的优点在于多角度的反复来组织课堂活动,每一次活动都有一次明确训练目标及训练目的。细节做得很好,特别是第一个环节里学生自读自讲集体训练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所有学生都在读课,都在讲课文,这是很不容易的。落实到位。班级教学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集体训练,这是要求教师更多的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读,让他们写,让他们记,让他们背,把整块时间交给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这样的时间里面尽情的自由的学习,当然,对教师要求很严格。一定要让他们达到会读会讲的地步。这个课同样表现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第三个环节给学生讲课融以文学知识,讲出了很好的文学知识。

同时,余老师对这个课提出了“创新”的教学创意。因为这毕竟是一堂“仿余”课。我在余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个课重新进行了设计。

教学铺垫

1.导入:学生复数“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入本文。

2.作者与作品

3.字词

训练一 朗读课文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课文。

2.朗读好文章节奏

3.朗读出文章层次

训练二 品析美点:

一、语言准确精练

在表现人物身份上:

2.表现人物动作神态上

二、艺术空白的使用

教师小结

余老师说:短文细教,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对短课文的教材处理,应该在“细”字上下功夫——怎样教得细一点,怎样教得深一点,怎样教得多一点,怎样教得实一点,教学层次怎样精细一点,教学的角度怎样丰美一点。对短课文的处理进行研究同样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短课文在教材中大量存在,如果对短课文处理的研究比较到位,那么,大量的短课文在教学效益上就能够得到基本的保证。”

对《小时了了》这篇文章来说,是典型的短文;是一篇很好的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一篇小说,有故事的孔融对守门人所言:“我是李府君亲”——初步展示(开始) ;有孔融与李元礼对话:“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逐步展示(发展) ;有孔融回陈韪之语:“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进一步表现(高潮)等等。经过修改,这个课重点完成了两个训练:朗读和品析。朗读这一环节,学生们经过大声读课文,对文本有了一定了解,在此基础上再确定文章节奏及层次。

余老师说:对内容浅显的课文进行比较有趣的教学。浅文趣教是一种教材处理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的设计。研究短文趣教,是为了充分开发利用课文的价值,也是为了在一定情趣的课堂氛围之中进行教学。在所有的课文处理艺术的研究之中,对‘短文趣教’的研究是最为稀少的,这是因为不失庄重而带有雅趣的方法实在太少,这也说明了浅文趣教研究的难度和重要性。”《小时了了》是一篇表现人物的文章,里面有三个重点人物,也就是李元礼、陈韪、孔融,三个人物性格、身份的体现只能通过语言。比如李元礼的儒雅、孔融的机智、陈韪的盛气凌人等从一个句子就能体现,为此安排了对于人物语言的品味。而对于孔融见李元礼的心态,见到李元礼的神情,李元礼及宾客“奇”的言谈举止,陈韪说话的神态,孔融答话时的心理等,我们都看不到,这就是艺术空白,安排这个环节让学生很好的对人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揣摩、品味。

这样安排课堂,让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而朗读课文、品析美点两个板块清晰简明,使教学重点突出而又内容丰厚,学生的活动充分而深入,形成对学生非常有训练力度的课堂阅读活动。这也给了我一个启迪:过硬的教学本领要靠自己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创新。要实用教材、活用教材----要利用教材增加学生知识,利用教材训练学生能力。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