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100.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张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3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河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 张娜 2012年9月17日,在石家庄市第19中学,余映潮语文工作室第三次活动中,我讲了《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我是这样进行课文教学的: 本课的教学创意是“长文短教,经典细读”,分为三个板块进行教学,即选读一个故事,品析一个用字,品味一处精段。 我先检查学生对本课的重点词语“憎恶、骇破、掳去、诘问、哀悼、咒骂、震悚、粗拙、守寡、惶急、疮疤”的掌握情况作为教学铺垫。 然后开始第一个板块活动——选读一个故事,要求学生读出回忆里的少年童心,读出回首时的中年感慨。活动形式为学生选读阿长的故事,并简述理由。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对这篇长文、难文的初读把握情况。在师生对话交流时,穿插了对文中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大”、“挤”、“烤”字)的品析以及人物形象的初步把握。交流完毕,学生齐读部分选段加以体会,我随文进行朗读指导——读好几个“一”字;读好两个标点。最后我进行课中小结:作者采用了双时空的叙述视角,中年回忆少年事,本文选自《朝花夕拾》也是这个意思。文中涌动着两种心情:当时的心情和现在的心情。这样能使文章情感丰沛饱满。这个板块进行了23分钟。 第二个板块活动:品析一个用字。此板块采用主问题的形式推进教学,我抛出主问题:题目中用“与”字,有什么特殊的用意?活动形式为学生默读课文,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发言。师生讨论交流后明确:“与”字表明阿长和山海经之间的联系,《山海经》代表着我对阿长态度的转变,这是抑扬的笔法,对比的笔法。“与”字能有效地突出我对阿长态度的转变。我憎恶时的称呼放进题目,也是抑扬笔法的体现,表明我对阿长的态度是有变化的。接着,领学生齐声串读文中表明我感情变化的句子,让学生在分析交流后加深对我情感变化的思考和体会。这个板块进行了8分钟。 第三个板块活动:品味一处精段(23-28段)。此版块依然使用主问题的形式推进课堂活动,即:作者在课文第23—28段里设置了很多精妙的对比,请依据这几段,并联系上文把它找出来。活动方式:师出示例,学生仿照示例,默读课文23—28段,批注,交流,发言;教师指导,小结。然后学生一句话评价阿长,用“阿长是一个 的人”的句式说话;我出示关键词加以明确(阿长无姓无名、无家无夫、出身卑微,身世可怜;阿长粗俗迷信、愚昧麻木、目不识丁,命运可悲;阿长真纯直率、忠厚善良、认真热心,人性可爱),并在学生笔记时讲解:无姓无名的阿长,无家无夫的阿长,目不识丁的阿长,她虽然难逃粗俗、愚昧麻木的陋习和无法选择的卑微,但是却难掩她善良、热心、忠厚、真诚的人性的光辉。鲁迅以饱含深情的文字,真实地再现了这个生的卑微,但爱的高贵的可悲可敬的底层妇女形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写作时,内心对阿长的哀与爱。 随后引出学生对“仁厚黑暗的地母呵,请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个难句的理解。学生交流发言后,我小结明确:地母就是地神。中国有“天神至尊,地神多福”的说法。地神是黑暗而又仁厚的,阿长埋在地下,鲁迅祈祷地神赐福于她,让她的魂灵得以永安。文末处,鲁迅念物思人,书遗失了,人也辞世了,怅然失落,无限的怀念之情溢满笔端。这个环节进行了21分钟。 最后,师生齐读课文最后两段,加深体会,在小结板书中结束本课教学。 余映潮老师在课后进行了细致深入的评点,实录如下: 我的评课的关键词是“你训练了吗?” 张娜这个课,板块分明,逐层推进,老师对课文有着比较好的了解,能够设计细节到位的学习活动,但深度不够。深度不够的原因在哪里?就是枝节性的内容过多,不简洁。由于不简洁,我们的课的时间就不够。比如“读出回忆里的少年童心”这一块就够了,无端地加上“读出回首时的中年感慨”,这是无端地加进去的。为什么?作者在写回忆时的少年童心的时候,已经渗透了中年时的感慨,字里行间到处都是这样的文字。于是我们就把这两个情感的内容肢解了,不是整体地把握文意,于是这个地方就多花了6分钟。再看,“题目中的‘与’字有何用意”,如果这一个动作放在第一块来做,倒是文意把握的很好的切入口。你看,选读文中的故事,已经开讲了,然后再回过头来,体味题目中与字的用意,不就逻辑性发生了问题吗?首先是品“与”字的用意,然后顺势切入课文,选读文中的一个故事,前者大,后者小。“阿长与山海经”是统管全文的,然后再到故事里面来,这就叫顺理成章。所以这个“与”字带来的是5个小段的碎读,没有一点的训练性,浪费了8分钟的时间。就这两个位置是个大问题,一个6分钟,一个8分钟,14分钟浪费了。 如果把它放在精细的研读这个点上,并且对学生进行有力度的阅读能力的训练,这个课就既简洁又深刻。我们来看,为什么说我们的教学仍然只是停留在解读式的层面上,而不是训练性的层面上?一字传神,“大”字用得好,“伸开”用得好,“摆着”用得好,“挤”用得好,“烤”用得好,这恐怕是八年级学生已经力所能胜任的教学品析内容。现在我们来看第3段,这就是老师品析“大”字那个地方。 假使我们只用第3段对学生进行阅读分析能力的训练。第一,赏析这一段的中心词,这就是能力吧?第二,分析这一段文字的结构。第三,概括这一段文字的内容,并说明这一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这就是能力训练题,第四步才是“大”字用得好,“挤”字用得好,“烤”字用得好,“推”字用得好。这个能力层次就上来了,利用课文训练学生的能力就要达到高深的地步,让学生觉得很有困难,很费斟酌,然后在这样一种历练中才会有阅读能力的提升进步。 所以如果我们要讲这一段,老师要很好的细读。第一句话是概写一笔,“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不大佩服”就是中心词。后面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她说话的样子,第二个例子是她睡觉的样子。后面两笔是细写两笔,所以文章层次清清楚楚。后面两笔属于素描,属于白描,用词生动,很可品析。 余映潮老师在评点之后,就《阿长与<山海经>》的教学提出了独到新颖的教学设想,设定本课的教学创意为“阐释三个词,欣赏一个片段”,即让学生在文意把握、片段赏析的活动中得到赏析能力的训练。 首先,可以让学生解说第6段的“但”,第13段的“然而”和第19段的“但”这三个字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由这个主问题的讨论分析来帮助学生完成文意的把握和文脉的梳理。接着转入片段研读,即第22—27这个部分。可以利用这个片段进行朗读训练,也可以利用这个部分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品析能力的训练(例如第26段在全文中的重要作用)。 余老师的点评和指导纠正了我对于“活动”和“训练”的错误认识,给我今后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我在余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课的教学进行了重新的设计修改。本课的教学创意为:难文浅教 ,经典细读。修改课的课堂活动分两个板块展开,即阐释三个字,品读一处精段。 检查字词的教学铺垫后,进入第一个板块——阐释三个字。此板块在完成文意把握时以主问题的形式推进:请同学们解说第6段中“但是”的“但”字,第13段中的“然而”和第19段的“但”字,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学生默读课文,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发言。实际教学中,学生默读课文后花了很长时间思考,感觉对学生来说,这是个有难度的任务。学生独立思考后,与身边的同学分享思维成果,互相启发补充,最终完成了这个主问题的讨论。这样的文意把握的训练,就比修改前的碎问碎答显得简洁得多,有力度得多。学生虽然费了力气,但是能力得到了训练和提升。 第二个板块——品读一处精段(22段—27段)。在这个板块中,我按照余老师的要求设计了分层次的能力训练: 首先是朗读训练,读出语调的抑扬,强调重读词语:“太”、“连”、“很”、“最初”、“最为”;读出感情的变化,指导读第25段:“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读出我内心由怀疑到将信将疑再到确信,进而狂喜、感动的情感变化。这样的设计,就保证了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扎实、实用的能力训练。 第二个是品析能力的训练,品析这一部分的细节之美。活动方式:学生默读、批注,然后交流、发言。抓住细节,才能引领学生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才能保证能力训练的深度和力度。尽管《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难文,但是这样的训练能让学生在某个能力上有所收获,就等于找到了教学的落脚点。学生们的观察力和感悟力不同,找的词句细节也不同,他们在发言中相互补充,相互启发,形成了一个很好的探究、对话气氛,这是碎问碎答式教学根本做不到的。这个课堂活动已经脱离了解读文本的浅层次,而是尊重的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在真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完成了能力的训练和提升。 最后,我小结了阿长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情感,收束本课教学。 修改课上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有能力训练的课,有真正的语文活动的课,才能让学生真有收获,大有收获。余老师的点评和指导,精准到位,直指要害,纠正了我对于“学生活动”的错误认识,引领着我从解读式教学的误区中走了出来。修改课中学生们真实的活动,真切地体验,能力的提升,让我深刻地意识到:用科学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有效地设计教学是多么重要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感谢余老师的细心教导,它为我开启了走向进步的大门。 |
|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