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105.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李剑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13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鄂尔多斯东胜区实验中学 李剑虹 授课时间:2013年7月2日 授课背景:全国中语会专家工作室东胜实验中学教师培训结业典礼 授课课题:《泥人张》 我的初始教学设计 导入(3分钟左右) (幻灯片播放一组图片。)要求学生对图片进行简单评价. 师:这些作品都出自天津泥人张工作室。现在泥人张已经成为一个蜚声国际的著名品牌。大家知道他的创始人是谁吗?(泥人张) 泥人张的大名叫张明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去认识这位闻名于世的民间艺人吧。 这是一节文学欣赏课,本节课我们从两方面欣赏: 析人物之奇 品手法之妙 一、析人物之奇(15分钟左右) 冯骥才赞叹泥人张为“奇人”何以见得?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阐释。(学生自主阅读思考5分钟) 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涉及到的内容: 手艺奇:面对飞扬跋扈的海张五,泥人张不动声色,始终未开口说一句话,右手饮酒,眼睛瞅着酒菜,左手在桌底下飞快捏弄“就地取材、单手盲捏且栩栩如生、一气呵成”把海张五的话全在这泥团上找回来了。泥像比海张五还海张五。只有核桃大小 行事奇:旧社会的天津卫,“谁有钱谁横,官儿也怵三分。”泥人张却用鞋底的泥捏海张五的头像,意在把海张五踩在脚的下,批量生产贱卖海张五。不失做人的尊严,不畏权势,一招制敌,用自己独特的行事方式写出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彰显出耀眼的人格魅力。 他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羞辱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他是一位个性内敛、应对从容的奇人,以他傲视强权的个性被冯骥才评价为“俗世奇人”。 教师小结: (手艺奇——栩栩如生 就地取材、单手盲捏) (行事奇——鞋泥捏头像 贱卖“海张五”) 二、品手法之妙(20分钟左右) 第一个环节是对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欣赏,这个环节是对小说艺术手法的赏析。 话题: 场景设置 人物出场 气氛渲染 细节描绘 对比手法 伏笔照应 悬念设置 空白艺术 要求:请自选一个话题,表达自己对作者写作技法的欣赏。 师:小小说很讲究场景的设置,很讲究人物的出场艺术,还有气氛渲染,很重视细节描绘,往往会用一些手法包括对比手法,在情节发展上讲究伏笔、照应、悬念,而且会让我们留下很多想象的空间。这是八个微型话题,我们用这八个话题来欣赏《泥人张》的艺术手法。每人自选一个话题,表达自己对作者写作技法的欣赏。这个自选可以是一个人自选,可以是两个人自选,可以是一个小组自选。要求是,选好后通过你的分析把你的见解表达出来。好,下面开始思考。 (生思考、议论,自由组合,发表观点。师巡视、解答。)(约6分钟) 全班交流,师生对话 教师总结 品手法之妙 作者将场景设置在天庆馆内,让人物在这里巧遇,展开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作品中人物出场的艺术、人物介绍的艺术、人物对比的艺术、以及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的艺术、伏笔照应的艺术、悬念释念的艺术都表现得非常的高妙。 这是一篇很有欣赏价值的美文。 师:这一课我们有两个活动: 析人物之奇 品手法之妙 师: 析人物、品手法都是对我们文学欣赏能力训练。也是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必备的能力。 余老师的第一次评点 不要图片。(2)微型话题只选四个最有小说味道的,这样好把握。(3)学生需要就微型话题“写”自己的赏析,然后交流。 艰难的跋涉 (一)评点之后我首先去掉了导入中的图片展示,改为直接进入课文,简单介绍作家作品、小说特点,既节省了时间,又突出了重点: 1.今天我们来学习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俗世奇人——泥人张》。 2.作者介绍。冯骥才,当代作家,生于天津,他的作品以写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他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共收录近二十篇作品,每篇写一个人物。 3.出示教学任务:析人物之奇 品手法之妙 4.小说: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课后余老师评点:规范的、简洁的课文开讲。引入课文教学、作家作品简介、课堂教学内容,表达得清清楚楚。 (二)评点之后我将“人物之奇”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使要求更明确,学法更具体,小结更简洁凝练。 (1)要求:请同学们通读全文,勾画表现泥人张之奇的词或句或段,并批注分析泥人张之奇。 读后能够全面的、多角度的概括泥人张之奇,并能够有理有据加以阐释,以此表明你研读课文的深度。 课后余老师的评点:这里进行的是“文意理解”活动。教师安排了一项任务,说明了学习的方法,给了5分钟自读学习的时间,全班学生集体而又各自独立地读书、思考。此项活动的设计,没有运用零碎提问的方式而是运用“主问题”设置的方式;此项活动的方式,让所有的学生安静地研读课文;此项活动的设计,关注到利用课文学习训练学生的品读技能。 (2)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全班研讨的基础上小结: 泥人张之奇 技艺超群 智慧过人 个性孤傲 课后余老师的评点:课堂对话的环节生动、美好。第一,让学生说成段的赏析的话,在“说”中训练学生的阐释能力,表现学生的赏析能力;第二,教师不是用“碎问”的方式而是用“对话”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这无疑地是课堂教学技能方面的大进步;第三,教师的小结、交代都表现出了教学细节的规范。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一次设计指导之后,在“品手法之妙”我感到很是混乱,举棋不定,力不存心,无存下手,备课又一次陷入了困境。我告诉余老师,我感觉这一课很难上,一点头绪也没有了。余老师和蔼的说:“一点都不难,很好上。两点:欣赏人物、只品细节之妙顺势带出其他手法即可,并且给我具体的示例。”这次点拨后,我的备课有了明确的目标,也进入了艰难的研读课文历程,在逐步深入的进程中终于有了令自己惊喜的发现。授课前我再次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进: (一)教学任务进一步简化:欣赏人物 品味手法 (二)品细节描写之妙时,不仅有明确的要求,而且为了打开每个孩子的思路,精心设计了三个示例。 要求: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以例说的方式品味本文极具表现力的细节描写。 提示:可以品味单个词句或几个词句,还可以上下文联系起来品味。 示例: 细节描写一: “ ……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分析:一个“戳”字表现了泥人张的愤怒和对海张五的鄙视。 细节描写二: “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砍过去?” 分析:“一个泥团砍过去?”表现出大家当时急切期待的心理。产生了悬念。 细节描写三: “一听这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泥人张只管饮酒,吃菜,西瞧东看,全然没把海张五当个人物。” 分析:通过对比表现出了泥人张不畏强权。 课后余老师的评点:教师先进行足够份量的“示例”,为学生顺利地进行细节赏析作出铺垫、指点方法,这就化解了教学中的难点,教学过程推进得很柔和。然后组织学生的自读活动、品析活动,于是又一次形成全班学生认真地研读、思考的教学情景,每个学生都在安静的学习与思考之中。 (三)学生独自细读课文思考后,同桌先互相交流了一下,接下来是全班交流,然后教师小结深化: 1.(1)细节描写: 使人物形象更鲜活 狂人 奇人 众人 (2)狂人海张五 中间一位穿的阔绰,大脑袋,中溜个子,挺着肚子,架势挺牛,横冲直撞往里走。 跟着就是海张五的大粗嗓门说:“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 海张五在那边,隔着两丈远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着正出门的泥人张的背影叫道:“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3)众人 一听这话,吃饭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 人们等着瞧艺高胆大的泥人张怎么‘回报’海张五。一个泥团砍过去? 有个细嗓门的说:“人家台下一边看戏,一边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来一瞧,台上的嘛样,他捏的嘛样。” 2.细节描写: 兼有其他写作手法 多角度对比 场景的设置 侧面的烘托 穿插渲染 悬念设置 伏笔照应 课后余老师评点:这一部分,起着学习小结的作用,主要是教师的讲析。这些讲析的内容是经过提炼的,因此很精致;这些讲析的内容是经过概括的,所以知识的含量很丰富。学生在教师的讲析中开阔了视野,增加了知识,同时因为学习过程中的批注、笔记而增加课堂学习中的“显性积累”。 本节课后余老师的总评:课文用于教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其一是知识教学功能,其二是技能训练功能,其三是情感熏陶功能。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善于利用课文,来发挥课文在教学中的这三个方面的功能。而如果我们只是“就课文教课文”,稍一不慎,就会陷入用大量的提问来进行教学的情景,从而让教学过程浮于课文表面,失去组织训练活动的角度,失去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失去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的价值。 这个课,能在“利用课文进行教学”方面给我们很好的启迪。 我的教后感 《泥人张》是冯骥才小说集《俗世奇人》中的一个小故事,主要讲述的是泥人张智斗海张五的故事。文章妙点之一是泥人张之奇,课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表现:技艺超群、智慧过人、个性孤傲。妙点之二是成功的细节描写,主要表现为:(1)泥人张的描写五处(2)对海张五的正面描写着重四处(3)穿插对众人的细节描写三处(4)对场景的描写一处。这些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鲜活;细节描写的同时兼顾了多角度对比、场景的设置、侧面的烘托、穿插渲染、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写作手法。 我的教学的重点:泥人张之奇、细节描写之妙。 我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欣赏泥人张之奇。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学会结合文本综合评价一个人物。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综合表达能力。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的学习是有法可依的,研讨是富有智慧的、主动积极、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是和谐的、平等的、民主的。 我的第二个环节:细节描写之妙。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细读文章,训练学生语言品析能力,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相机认识小说其他的写作手法,积累知识,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淀是厚重的,对课文的认识是深入的,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是高效的。 2013年7月2日,全国中语会专家工作室东胜实验中学教师培训结业典礼隆重开启。当我和我的学生为与会的领导、专家、老师们献上《泥人张》这一课时,我是自信的。看着台下众多重量级的领导、专家:苏立康、史有为、田万隆。我始终不敢相信的是自己竟然没有怯场。我不禁想到第一次中语会培训的情景,那种胆怯与不自信真是不堪回首。如果说今天的我有一丁点的自信、一丁点进步我都要感激我的恩师余映潮老师。《泥人张》的备课历程是艰难的,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习得的研读之法、经历的困扰与顿悟,历练中的坚持与执着……都远远超过最后的40分钟课堂带给我的喜悦。《泥人张》是我教学生涯中的里程碑,它让我了悟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艰辛、等待、耐心、坚守、执着、从容。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我的恩师余老师,在我平凡的职业生涯中,他就像一轮火红的太阳温暖、睿智、无私、不知疲倦的指引着我们跋涉、跋涉、再跋涉,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我对他的崇敬之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百倍的努力不让老师的付出付之东流。 |
|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