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106.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李娜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1/23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我这样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鄂尔多斯东胜实验中学 李娜 2012年2月17日余映潮东胜实验中学专家工作室培训中我教学了《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板块一:我的教学设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开头形象地描绘了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原因,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自主探究课文内容与深意,提升自学能力,训练说话能力。 2.说变化--寻原因--发呼吁--联现实;学习运用读、说、写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略读课文,说变化。 美丽的罗布泊怎么会变成了现在连一滴水都没有的罗布泊呢?同学们打开课本,请同学们先给课文的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然后略读文章。 说话导航: 1.今日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沙漠”“神秘”。 2.过去罗布泊是怎样一个地方?关键词是“绿洲”“仙湖”。 说话要求: 1.平实地说 过去的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湖泊。今天的罗布泊则是没有生命迹象的荒漠。 2.生动地说 过去的罗布泊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遍地的绿色、金黄的麦浪、水面像镜子一样,有很多野鸭在湖面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人在其中,仿佛置身仙境一样。 这样美丽的仙境该用怎样的语气去朗读呢?(欢娱的、愉悦的、高兴的) 今日的罗布泊是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我国科学家彭加木、探险家余纯顺在那里失踪、遇难。 此时的罗布泊是怎样的?(荒凉的) 这真让人感到恐怖,这些文字该怎么朗读?请同学示范朗读一下。 活动二 跳读课文,寻原因。 从前碧波荡漾的罗布泊现在没有一只鸟,没有一条溪成了荒凉的痛苦的罗布泊,成了恐怖的罗布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人们盲目用水;因为人品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 明确:原因是“改道”“四盲”。(板书:“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经常说“吸血鬼”,这里为什么说“吸水鬼”?(用水、堆水、引水、抽水,都和水有关,所以是吸水鬼。) 我们知道:“盲”是指“盲目”,那“盲目”又是什么意思呢?(没有目的,不考虑后果,只注重眼前。) “盲目”与上文中的哪个词相照应?(“任意”) 文中又说“四盲”是巨大的吸水鬼,这“巨大”到底有多大?书里告诉我们了,大家找一找。(12段) 用一串具体数据告诉我们这个吸水鬼巨大的程度,这叫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文中还有哪些地方用数字告诉我们具体问题? 悲剧仅仅是罗布泊吗?(还有青海湖、月牙泉)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作者呼吁,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那么怎样救呢?(减少盲目开发,用水,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作者通过文章告诉我们,要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有一种忧患意识,让我们看看文章结构,作者把令人恐怖的罗布泊呈现在我们眼前,告诉我们其中的原因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写罗布泊的过去呢?把对罗布泊的美丽的过去的描写去掉好吗?为什么呢? 活动三 精读课文,品语言。 研读15——28段,分小组合作学习,找出你最欣赏的句子,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讨论,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 2.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大地以生命,罗布泊像人一样,暴露在70度的高温下,怎能不痛苦呢?让人为罗布泊的消逝痛心。) 3.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接抒发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的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 4.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一针见血的指出罗布泊的消逝是人为的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 5.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了拯救) 课堂小结: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是生生所系。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地期盼,还是无助和茫然?让理性回归吧,让智慧插上理性的双翅,让睿智赶走狂热,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罗布泊的悲剧将不会再重演。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做一个环保小卫士,铁肩担道义,妙手绘蓝图。 板块二:余老师评课 优点: 1. 覆盖面广 2.完整又有一定的训练性 3.整合信息,概括语言不错 4.品词论据体现教师的基本功 不足: 1.跳读课文,说原因,因果诉因环节时间较短 2.从文中找一个或者两个能训练学生的点就行 3.第三板块的小结太漫长 4.开头部分不用强调,如“泊”字 板块三:我的再次实践 余老师评课之后,我一度陷入深思,原来这篇文章还可以这样教。余老师叫我这样来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方案一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读一读 任务:把握文意。找出文中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如:①对过去美好的罗布泊的描述 ②对胡杨的描写 ③对题目的表述 设计这一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读有所悟、读有所得。因为只有对文意把握了学生才会对文章有整体的认知与感受。 活动二 写一写 任务:从科学的角度来写一篇文学小短文,截取文中科学性的数据。 这一活动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整班学生都动起来,达到有训练力的实践活动,还可以锻炼老师的想象力。 方案二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任务1:理清字词,速读课文,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罗布泊过去是怎样的?(女生完成) (2)现在的罗布泊又是怎样的? (3)找出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和愿望? 任务2:结合课文,联系现实,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由于人为的破坏导致生态恶化的例子。 活动二 细读课文 文学赏析 曾经美丽的仙湖就这样消逝了,曾经充满生命力的绿洲就这样变成了令人恐怖的绿洲,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是一种怎样的感情?请快速阅读课文,勾画和批注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并对此做赏析。 活动三 抚昔思今 借文练笔 从罗布泊消失的原因中,我们应吸取教训是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而现在我们的家乡鄂尔多斯市正处于开发中,大家就鄂尔多斯的建设对生态环境有何担忧与提议呢?请你将它写下来。 板块四:我的思考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在这之前我也上过,实话说我好像并没有多少映像。只记得让学生感知作者在文章流露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过多强调文章主旨的领会。之后发现学生领回主旨很容易,但是探究兴趣不浓,缺少激情语文课缺少了应有的“语文味”。在余老师的指点与建议下我重新修改了教案。激活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增强了“语文味”。 余映潮老师说过:“语文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解读文本。”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文本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通过深入的文本解读,我发现:作品的思想,要用“形象”来感染,要用“语言”来烘托;只有把情感的体悟与语言的品味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避免对主题的架空分析,使感悟真实有效。 三次教学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 1.咬文嚼字,欣赏语言之美 叶澜老师曾经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所以,在教每一篇文章时,我都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之美。也就是在教学中,通过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想象的翅膀展开以后,我还要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某些词句作一番细致的咀嚼、推敲,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语言美,细细去品味语言美,去体悟言语表达之美,从而成为学生内化的语言。 2.语言实践,借文练笔 在阅读教学中,余老师告诫我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学生练笔,争取让学生体悟读写不分家,学以致用。所以在三次的教学设计中我都有小练笔。如:假如你是奄奄一息的罗布泊,你将如何写遗嘱。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余老一再强调的教语文就要教出“语文味”来。我不敢说我的语文教学“学生徜徉其间、浸润其中,以情悟情、将心契心,在语文对话中得到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但是我到敢说我的语文教学体现了浓郁的语文味。这也是我对自己语文教学的最低要求。 真的,说句实话,我能有今天的进步完全归功于余老师。是余老师教会了我如何研读课文,是余老师教会了我如何品词论据,是余老师教会了我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如何教出语文味。如果我还能在此基础上进步,我都得感谢我的老师余老师,是您教会了我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 2014年4月3日 |
|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