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 今天是: |
110.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 |
作者:宋岚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3/3 | |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鄂尔多斯东胜区实验中学 宋岚萍 2011年9月20日,全国中语会第六次培训即中期验收活动中,我承担了《蜡烛》一课的教学任务。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教学过程 (余:导语没有写。要简短,简明。) 活动一:概说训练——(8分钟) 1. 通读课文(余:没有时间这样做。),积累语言卡片: 注音: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释义: 匍匐:爬行。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 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久流传、永不磨灭。 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2.导入:(余:这里不是导入。) 同学们,阅读课文之后,你认为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请自选角度,思考一下,自由说话。 示例:这是一篇弥漫着战争硝烟的文章 这是一篇赞颂国际友谊的战地通讯 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烈士与英雄共存的文章 (余:不行。) 这是一篇军民相拥、血浓于水的文章 (余:不行。) 这是一篇异国母亲埋葬红军烈士的通讯 (余:与例子重复。) 这是一篇充满力量、诞生希望的文章 (余:说空话。) 这是一篇祈愿和平、维护正义的通讯 (余:不行。) (余:以上需要全部重新写。小结中连故事背景都没有出现过一次,连“蜡烛”都没有出现过一次,边主人公都没有出现过一次。连手法都没有出现过一次,) 3.作家作品: 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 活动二:略读训练(12分钟) 文章中不顾生死的南斯拉夫老妇人,没有一句言语,却似(余:“似”字去掉)有无限母爱;她艰难掩埋红军烈士,自己则更像一位枪林弹雨里走出来的英雄。这一切感人的艺术魅力,要归功于她身边如影随形的敌军的炮火。 文章对法西斯德军的炮火进行了十一次描写,特别是在写老妇人爬出地窖,穿过方场,去掩埋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时,六次提到德国人的炮击。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交流:找出这些描写,讨论其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示例: 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在炮火 下,他们伏在地上有半小时之久。最后,炮火稀了一点儿,两个轻伤的抱着两个重伤的爬了回来。 作用:渲染故事背景,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那种残酷的战争气氛。 学生发言讨论的内容可能有: 炮火为下文老妇人的艰难出场做了铺垫,烘托人物形象。 教师小结: 综观全文,炮火描写的表达作用有: 1.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残酷的战争氛围; 2.烘托人物形象,凸显老妇人不顾生死的崇高形象; 3.推动故事情节,老妇人掩埋红军烈士的全过程才得以展开。 4.表现穿插手法,优化文章结构。 (余:继续往下说几句:同样,课文中还有多次的黑头巾的描写,还有多次的……还有多次的……) 这样,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很大程度地丰盈了文章内容。(改为:这一切,都是为表现文中的人物――老妇人服务的。) 活动三:精读训练(18分钟左右) 请同学们对所给文章片段,进行精读。分析这一部分的表达好在哪里? 话题:这一部分的表达好在哪里? (余:老师举一例。) 学生分组活动3分钟,然后交流。 精段选读:“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示例: 文中的烛光欣赏: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余:这一部分,前面已经有了话题——这一部分的表达好在哪里,所以下面的“话题”要全部取消。下面的内容,是教师自己阅读教材时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应该将教师自己对“这一部分的表达好在哪里”写成千字文,这样才能作好这一部分的“课中小结”,然后才能与课堂上与学生对话。现在看来,教师对这一部分的表达之妙还是没有比较深的感受,需要再读课文,再欣赏。再提炼。) (余:取消下面“话题”,将它们融入到“教师小结”中去。) 让我们来有选择性地讨论如下话题: ⑴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 ⑵反复强调蜡烛的来源 ⑶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 ⑷红军士兵们的描写欣赏 ⑸前后出现坟头的花烛 教师小结: 这一部分的表达,好在六个方面: 妙(好)在语言精辟,字句铿锵(余:哪里有铿锵的语言?) 妙(好)在描写精练,无声胜有声 妙(好)在结构精巧,环环相扣 妙(好)在结尾精彩,升华主题 妙(好)在反复手法,适时强调(这四个字要改) 妙(好)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余:以下内容不需要。只需要用两句话收束课堂教学就行了。) 全文小结: 1.文章拟题精准,暗含线索 2.选材精小,凡人伟事 3.构思精深,意犹未尽 当我努力完成这教学设计后,心里感觉还算满意,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基本落实,于是,将之传给余老师。在第二天,我就收到回信,余老师进行了以上括号内的评点,并提出新的教学创意。具体如下:教学设计读了,下面提出修改建议。 首先要注意,一节课只有40分钟,稍纵即逝。所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得抓紧。 即使是“概说文章——千人眼中的《蜡烛》”中多余的字也得去掉,只需要“课文概说”四个字就行了。 课文的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次活动:概说活动 不能超过8分钟 第二次活动:略读活动 不能超过12分钟 第三次活动:精读活动 大致在18分钟左右 时间需要留给精读活动。 现在的教学设计中,第一块的小结需要重新写,不是“这是一缕永不熄灭的烛光(主题)”,而是这是一篇什么样文章。 五个或者六个方面的小结都要落脚到“文章”或者“通讯”上,再兼顾到主题、内容之类。 从精读的角度看,从能力训练的角度看,这一部分应该怎样设计学生的讨论话题呢,需要读教材、读教参、读参考资料。 这一部分的话题设置关系到整个课的质量,需要反复考虑。 我在余老师的指导之下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铺垫: 作家作品: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 活动一:概说训练——(8分钟) 话题:这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提示:可以从背景、内容、人物、主题、手法等方面概说) 示例: 这是一篇弥漫着战争硝烟的文章(背景) 这是一篇赞颂国际友谊的战地通讯(主题) 教师小结: 这是一篇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通讯(主题) 这是一篇将顺叙与补叙相结合的文章(手法) 这是一篇报道异国母亲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通讯(内容) 这是一篇讲述苏联红军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的文章(背景) 这是一篇塑造善良、勇敢、不顾生死的的南斯拉夫老母亲形象的文章(人物) 活动二:略读训练(12分钟) 任务:请找出文中有关德军炮火的描写,讨论其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示例: 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16段) 作用: 渲染战争的残酷,推动下文老妇人掩埋红军烈士的故事情节。 教师小结:综观全文,炮火描写的表达作用有: 1.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残酷的战争氛围; 2.烘托人物形象,凸显老妇人不顾生死的崇高形象; 3.推动故事情节,老妇人掩埋红军烈士的全过程才得以展开。 4.表现穿插手法(反复描写),优化文章结构。 同样,课文中还有多次黑头巾的描写,还有多次蜡烛的描写,多次老妇人艰难的动作…… 这一切,都是为表现文中的人物――老妇人服务的。 活动三:精读训练(18分钟左右) 任务:请同学们精读课文32段至末尾段,品味其中的表达效果。学生分组活动3分钟,然后交流。 精段选读:“拂晓前,契柯拉耶夫所属的那一连红军……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示例: 文章好在对烛光的细节描写:“小火花依然在闪烁”,闪烁的不仅是蜡烛的火花,还有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教师小结: 这一部分的表达,好在这些方面: 好在语言精辟,用词准确 好在描写精练,无声胜有声 好在情节跌宕,环环相扣 好在结尾精彩,升华主题 好在反复手法,优化结构 好在对比手法,凸显形象 好在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全文小结: 文章拟题精准,暗含线索;角度独特,善于捕捉感人素材。我们就让这只小小的蜡烛穿透战争的阴霾,照亮在和平世界的前夜。 上课感受: 文章的内容与主题是完美统一的,作者通过一系列感人情景的刻画,高度赞扬了南斯拉夫的老母亲对红军烈士的真挚而深沉的爱,热情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共同反抗法西斯战争中所建立的崇高的情谊,这种情谊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 在余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我用三个板块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并把文章的多种写作技巧巧妙的穿插其中,有效地积累了学生的语文专业知识,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尽管没有使用华丽的现代化课件,但守住了阅读教学的灵魂——以文为本、以生为本。 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对文章的主题把握准确,有的学生的分析比我预设的答案还要全面,表现出较高的个性阅读鉴赏水平。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尤其是不能将课文支解成一些零碎的片段进行问答式解读。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积淀和生活体验等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用自己的情感和知识积淀去激活知识,去感受情感,以心灵去振奋心灵。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迸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就会使学生的思想飞扬、阅读能力得到提升,难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
|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