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余映潮工作室 >> 正文 今天是:
119.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作者:张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6/3
 

 

 

余映潮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鄂尔多斯东胜区实验中学 张丹

 

还记得2009年12月东胜区实验中学专家工作室成立时,余老师第一次来实验中学时,学校要求我讲一节汇报课,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选择了一篇难文——《人生》。我觉得这篇文章虽然长,难以理解但只要向我以前那样上就行了。因为我以前上的时候,要求学生仿写那一个环节学生写的特别好,对人生的感悟我认为很深,于是我这样设计:

最初的设计

一、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古往今来,许多大师用他们的生命和智慧诠释了“人生”的内涵。你知道哪些呢?(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示例引入)

二、明确目标 走近作者

三、朗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大声朗读课文,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探讨回答:

1)作者把人生比作高塔,你认为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你还能想到那些别出心裁的比喻?

2)确实,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和感悟不同,就会对人生作出不同的诠释。文章描述了哪些场面?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四个组,每个组负责概述一个场面,研讨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相机点拨明确。

四、品读探究 小组讨论

1.教师设疑,学生品读讨论交流。

作者描述了哪几类人?各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意念,肯定或赞扬什么精神?(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给以点拨明确)

2.品读文章语句,启发学生质疑探讨。

3.写法探究。

按说本文还可以描写更多的人的生活场景,但作者只是举例性作简单概述,这是为什么?(如此表述是为了突出这几种人的特点和优秀品质,表达了他的人生志向。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即通过个别展现一般,寓深刻的道理于一系列形象之中。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写法。)

五、延伸拓展,学以致用(教师创设情境,学生片段写作)

你会对人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把人生比作什么?请写一段有深意的感悟。

仿句:人生幅画,绚丽的调色盘绘出夏天的激情和冬天的沉静;人生如一杯美酒,只有慢慢酝酿才知其中的芬芳。

课后反思

讲完之后自己感到这课上的有些吃力,因为《人生》这篇文章都在探讨人生问题,学生学习本文是以阅读和研讨的形式体验揣摩人生意义。学习本文,除了进行必要的语文基本训练而外,还需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的教育,但我在授课之前还是有些犹豫,对此方面的教学该侧重什么?最终我经过反复思索感觉语文课不应该游离于语文基本技能之外,而是应以之为基础,作自然的延伸。于是我选择了以课文为主进行授课。上完课,我自知有许多不当之处,但又不能准确找出毛病,余老师说:“对于一篇文章一节课什么都讲,可能什么都讲不透。”我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我在处处抓,处处松。经他一点拨,我心里幡然醒悟

余老师教我这样上课

修改建议:

1.建议你这样初读:要点概括。

2.建议你这样细读:比喻解说。

3.建议你这样美读:佳句集锦。

亮点:“问题探究”以化解难点。

弱点:少了精段细读。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要点概括及概说,虽然我的第一个问题:一句话概说内容就是余老师所谓的概说,但这样的专业术语也只是在这之后我才用。随着后来的培训我也明白的确一节课没有精段就不是一节好课。

 修改后我的设计

板块一:概说全文

请自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说文章内容

板块二:精段品读

仔细品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将人生比作一座高塔,你会对人生发出怎样的感慨呢?把人生比作什么?请写一段有深意的感悟。

仿句:人生幅画,绚丽的调色盘绘出夏天的激情和冬天的沉静;人生如一杯美酒,只有慢慢酝酿才知其中的芬芳。

板块三:佳句集锦

将文章中的好句凝缩成二百字左右的文章。读出你的意味。

示例: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的人都必须去攀登的。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然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年复一年,这些人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在人们眼前,还有一个无穷无尽地延伸开去的广阔领域,就像撒旦在高山上向救世主所显示的那些王国。然而还有这样一种工场──劳动者在这个工场中是如此自在,终其一生,他们就在那里工作,每天都能得到增益。

这样深奥的文章经过这样的梳理就做到了化解难文的作用。

我的感受

在余老师的教诲下我们懂得了选点突破这种化解难文的好办法。他真正的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能力,通过以读为基础,培养语感,对课文没有肢解分析,扎扎实实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教材引入了不少深奥的选文,尤其向《人生》这样的文章与学生的思想情意间有一定的距离,显然当初我怕学生不懂就一一析来,不能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而用余老师的办法有效的解决了这一矛盾,它能使学生悟得他们可能悟得的收获,并在这一悟得的过程中感悟了语言,培养了对语言的感受力。真正的做到了每节课师生都有收获。

总之,余老师让我们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方法,能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让我们成为了有思想的人。

 

 

2014年3月27日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