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苏教版教案 >> 苏教七下教案 >> 正文 | 今天是: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 | |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教师明确: ① “小心”画出了“男子汉”既想到少林寺去当和尚又舍不得不吃冷饮的心态。为了去少林寺,“他”已经任疼割爱不吃冰淇淋、雪糕了,但连棒冰都不准吃“他”就不能忍受了。“小心”就表现了“他”在问话时的这种希望得到肯定答复的心态和神情。 ② 表现了“他”内心的沮丧、空虚和想说又吞吞吐吐不敢说的神态。 ③ 表现了“他”失败后沮丧的心情和失望的神态。 情境写作 (学生表演一家三口晚饭桌上的情景) 组织学生边看表演边观察,为下面写作收集素材。 课堂小结 课后学习 阅读王安忆的其他作品《王安忆中短篇小说集》、《流逝》等。 补充资料,写作特点: 1、按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安排材料。一个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很多,如果不很好地组织材料,就会显得杂乱无章。作者在材料分成几个方面,再加上小标题,这就使文章条理清楚,眉目分明。作者在材料的安排上也是动了脑筋的,按现在的顺序安排材料,不仅条理清楚,而且可以使人清楚地看到“男子汉”的性格是怎样逐步显现的。 2、细致的观察,细腻的描写。作者对“男子汉”的一举一动十分熟悉,文章写得很生动。如写“男子汉”吃大拇指,作者说“以至前边的嘴唇都有些翘了起来”,生动地表现了他“吃得十分专心”;写他第一次买东西失败后,“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来表现他的“沮丧”;写他挨打后的笑和流泪,“甚至哈哈大笑起来,很响亮很长久的笑,两颗很大的泪珠便在他光滑饱满的脸颊上滚落下来”,生动地表现了“男子汉”想表现自己不怕挨打而终于又忍不住的情状;写他第一次到托儿所时,是“一声不响,很镇静地四下打量着”,表现了他的坦然以。这些细腻的描写都来自细致的观察。 3、生动、风趣、幽默而又含蓄的语言。文章的许多语言十分生动,如写“男子汉”的醉拳是“足以乱真”,“耍起来,眼神都恍惚了”“他”不愿 让人搀他的手:“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这些描写都使人如见其人。许多语言写得风趣、幽默,如写“男子汉”吃青菜:“他不愿死,似乎是深感活的乐趣的。”写他买橘子水:“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等等,使人忍俊不禁。许多话写得很含蓄,如“历史真是螺旋形地上升”是,特别是文章的最后一段,值得好好回味。 柳叶儿 ●○ 教材简析: 学习这篇课文,最终应达到理解作者苦乐相伴、苦中带涩的特殊感情,从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目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需学习文中生动的语言描写,找出饱含感情的句子。因此,教学本文的起点,要从了解文章内容开始,把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作为学习本文的基础。 ●○教学目标 ③能与其它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语言特色和思想内容。 ●○ 课前学习 认真预习课文,提出五个左右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准备课上讨论。 ● ○ 课时安排 一课时 ●○ 教学内容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探究文章内容,进行拓展、比较阅读。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谈作家与我们对柳的不同感受导入。 (或由柳跟人们生活的关系导入。) 朗读课文,挑战播音员 (整体感知) 导入语:让我们人人来争当播音员。请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将你对课文的理解表现出来。 朗读指导:读文章时,要在脑海里想象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要求: 1.先小组展示:每人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语段,读给小组成员听。 2.再推荐展示:请大家推荐本小组的一位成员为全班表演。 3.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播音员的朗读并挑战朗读。 老师组织学生活动。 精读课文,试做一回小记者 1.预习时同学们每人都提出了五个左右的问题,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解答。(可不全部解答) 2. 每大组推荐一位同学以作者的身份上台接受采访。 3. 台下观众就自己的疑难以记者的身份向“作者”提问,台上同学予以解答。(如遇不会的,可向作为“专家”的老师求助) 问题示例: 1. 第4段中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有什么作用? 2. “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句话除了写“我”吃柳叶儿包子时的贪婪和吃的数量之多外,还表现了“我”的什么状况?是有意夸张,还是写的真实样子? 3. 我看痴了,三叔便仰头问我:“你看什么?”我说:“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一句中,“我”把太阳称为一个“肉做的”“鲜红鲜红”的大樱桃,是有意想打个比方,还是真的这样看的?为什么? 4. 文中在去抢柳叶儿的路上,有一段生动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5. 文中第10段具体写了上树的情况,当时的感受如何? 6. 文中对柳叶儿的加工过程描写很详细,为什么? 答案参考: 1. 三个“吃光了”和一个“抢”字,既可以想见饥荒的严重,又可见柳叶儿的救命作用。 2. 从文中还可以体会到“我”饥饿、瘦削到何种地步。这是真实的写照,从下文奶奶的担心可以看出。 3. “我”是真的这样看的。这个比喻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是极端饥饿在头脑中的折射;太饿了!随时都会想到“吃”,真希望太阳是“一个大樱桃,鲜红鲜红,全是肉做的”,多么好吃啊! 4. 如果没有去抢柳叶儿这个背景,我们会感到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啊:湿润,清凉,朦胧,宁静,充满了诗情画意……可是如果一联想到这是在去抢柳叶儿的路上的环境描写,一种“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就会涌上我们的心头:太早了,万物还都没有醒来,八岁的“我”就已经和三叔去抢柳叶儿了……这一段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我”作为孩子的心理:少年不识愁滋味,这里的景物描写对“我”来说一点没有渗进苦涩的味道。 5. “仰头看看”,突出树高;硬地上“冰凉”,足见其早;牙齿都“咯嘣嘣响”,可见其冷;“飕飕”地爬上去,可见其爬树技术之高;肚皮“凉飕飕”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阴凉”可见滋味并不好受。 6. 是为了说明加工过程的复杂。这是为了把柳叶儿里面“苦涩”的味道去掉。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介绍刘绍棠的《榆钱饭》,并把这篇文章与《柳叶儿》作比较。 榆钱饭 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小时侯,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家的救命粮。杨牙儿和柳牙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 那时候,我六七岁,头上留个木梳背儿;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摘杨牙,采柳叶,捋榆钱儿。 杨牙儿和柳牙儿先露头。杨牙儿摘嫩了,浸到开水锅里烫一烫会化成一锅黄汤绿水,吃不到嘴里;摘老了,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只有不老不嫩的才能吃,摘下来清水洗净开水锅里烫个翻身儿,笊篱捞上来挤干了水,拌上虾皮和生酱作馅,用玉米面掺合榆皮面擀薄皮儿,包大馅儿团子吃,可这也省不了多少粮食。柳叶儿不能作馅儿,采下来也是洗净开水捞,拌上生姜小葱当菜吃,却又更费饽饽。 杨牙儿和柳牙儿刚过,榆钱儿又露面了。 村前村后,河滩坟圈子里,一棵棵老榆树耸入云霄,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就像一串串霜凌冰挂,看花了人眼,馋得人淌口水。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关了脚丫子,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叉开腿骑在树杈上。 我站在榆钱树下,是个小跟班,眯着眼睛仰着脸儿,身边一只大荆条筐。 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我接住这几串榆钱儿,盘膝坐在树下吃起来,丫姑在树上也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 我们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 九成榆钱儿搅合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春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顺口,也能哄饱肚皮。这是我童年时代的故事,发生在旧社会,已经写进我的小说里。 但是,十年动乱中,久别的榆钱饭又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谁说草木无情?老榆树又来救命了。 1979年春天,改正了我的“1957年问题”,我回了城。但是,年年暮春时节,我都回乡长住。仍然是青黄不接春三月,1980年不见亏粮了,1981年饭桌上是大米白面了,1982年更有酒肉了。 或许,物以稀为贵,榆钱饭由于极其难得,将进入北京的几大饭店,成为别有风味的珍馐佳肴。 1. 合作讨论:比较两篇文章在结构、感情、语言、对苦与乐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异同点。 2. 组织学生在组内进行学习、交流、评价。 3. 组织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我送作者心里话 学生就学习本文的体会给作者写一段话,要求:感受真实,感情真挚,语言通顺。 但叙述角度得换成观众,陈述对象为作者,以“我今天了解了您的《柳叶儿》这篇文章,感受到……(或了解了……)”的形式说说写写。 课后学习 积累写柳的诗句,增强知识储备。 附: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再别康桥 作者:徐志摩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dlzxxiangzy 责任编辑:dlzxxiangzy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