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苏教版教案 >> 苏教七下教案 >> 正文 | 今天是: |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 |
作者:荆建东 文章来源:未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 | |
•以为且噬己也( 将要 ) ( 咬 ) •觉无异能者(特殊的本领 ) ( ……似的 ) •蔽林间窥之( 隐藏 ) ( 偷看 ) 4、复述文章大意 四.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1)课文对驴进行了那些描写? 明确:体态:庞然大物;声音:鸣;动作:蹄。传神地写出了驴在“庞然大物”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技能。 (2)分析驴的形象特点? 明确:庞然大物,善于怪叫,蹄踢,装腔作势,借以骇人,是一个虚有其表,实际无能的家伙。 (3)课文对虎进行了那些描写? 明确:心理描写有:以为神 ;慭慭然,莫相知 ;以为且噬己,甚恐 ;觉无异能者 ;终不敢缚 ;技止此耳。 动作描写有:蔽林间窥之 ;远遁;往来视之,进出前后 ;荡倚冲冒 ; 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 (4)由这些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可看出老虎认识驴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食驴的动作有表现了老虎怎样的性格? 明确:在没有弄清对方底细之前,存有戒惧之心,他反应迅速、行动灵活、谨慎小心、善于观察、反复试探,在弄清驴的底细后,大胆果断地攻击对方的要害,立即至敌于死命,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形象。 (5)理解本文的寓意 明确:A、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际无能的外强中干的人。B、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五.课后学习 收集带有“虎”字的成语十个。 六.板书设计 驴 虎 形态:庞然大物 -------------- 以为神 声音:鸣 -------------- 甚怒 动作:踢 -------------- 喜(技至此耳) 《黔之驴》教案(方案B) 一.任务分析 学习本文,不仅要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而且要使学生学习动作和心理状态描写的方法,并且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人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利用页下注释疏通文意。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理解故事的寓意。 三.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确立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文中两个形象所带给人的启示。 四.课前准备 课前把知道的有关的这个寓言故事讲给父母听,找找原文与你所了解的故事内容有何不同。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 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疏通文意,概括主要内容,说出文中两个形象的特点,故事的寓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交流学生知道的寓言故事,激趣导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二.疏通文意 学生四人一小组,交流文章的翻译,老师质疑。然后把学生分为两大组,互问互答,交流文意。老师板书重点字词。 三.整体感知 学生结合想象复述文章,做到声情并茂。 合作探究,文章的内容及写法 1. 从词语运用,形象塑造以及情节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构思特点等方面体会课文的妙点,以使自己透彻地理解课文。 2. 形象塑造,对比鲜明,相映成趣。 文中有两个鲜明的形象,讨论交流其特点。 归纳:明在写虎,暗在写驴,揭示作者创作意图:以虎衬驴,以驴为戒,用寓言形式揭露官僚贵族貌似强大,实则腐败无能的本质(驴被虎吃的角度)。变换一个角度,理解寓言,虎吃掉驴的角度:对于任何事物,不应被表面现象迷惑,只要弄清其本质,认真对待,就一定能战胜它。 3.发挥想象,新编故事 柳先生害驴不浅,自从《黔之驴》一文以后,千百年来,人们对驴心存偏见,驴的名声一败涂地,驴成了蠢笨的代名词。现代教育提倡创新思维、多向思维,咱们来一个奇思妙想编故事,让这头蠢驴、笨驴利用自己的聪明智慧战胜兽中之王老虎。 学生可任选一题,编写故事,相互交流。 课后学习 课后找一些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摘抄下来作为积累。 点评:本节课能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活动,课堂环节重点突出,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习本节课让学生了解到我国传统的寓言故事的魅力所在。 朗读与欣赏——《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 通过上网,查图书资料,了解三位诗人概况。 2、 借助诗下小字及页下注,反复诵读,体会诗中的情感。 3、 赏析诗歌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一 、《蝉》 (一)检查预习:请你来说一说你了解的虞世南 明确: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他在陈、隋二代都做过官,入唐时已上年纪,唐太宗让他当了“参军”。贞观七年封为永兴县子,又一年进封为县公,故后人也称虞永兴。虞世南幼年学书于王羲之七世孙,著名书法家僧智永,受其亲传,妙得“二王”及智永笔法。虞世南为人沉静寡欲,志性刚烈,议论正直,深得唐太宗器重。他的书法,笔势圆融遒劲,外柔而内刚。人们评价如裙带飘扬,而束身矩步,有不可犯之色。他的书法,得到智永的传授,继承了二王的传统,收到很好的效果,称得起接魏晋之绪,启盛唐之作,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号称初唐四大书家。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 (二)、熟读成诵: 1、请几位同学进行朗读,然后请其他同学加以比较和评价。 教师指导:这首诗是咏物诗,要读准字音、节奏,读出言外之意。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关键要把握住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出艺术上的契合点。 (1)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有何象征意义? (ruí音近于“锐”),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冠缨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 (2)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有何深层意义? 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流丽响亮。这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所致。这些诗句的弦外之音,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这种居高致远完全来自人格美的力量,绝非依凭见风使舵,或者什么权势、关节和捧场所能得到的。 (3)教师总结: 咏蝉包含着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二、《孤雁》 (一) 导入:同学们,我们经常看到成群南飞的雁阵,请你来谈谈大雁的团队的精神,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把目光定格在一只离群的孤雁身上。让我们来体会一下作者借此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二) 请几位同学进行朗读,然后请其他同学加以比较和评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
文章录入:dlzxxiangzy 责任编辑:dlzxxiangzy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